李軍

自2016年起,山西省科技館已連續(xù)5年具體承辦了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教育人員培訓班,并將其打造成為自身的一個品牌,極大地強化了服務會員的能力。在培訓班上,來自全國各地科博場館、會員單位的場館管理層代表、一線骨干教育人員參加培訓。每期培訓班圍繞科博場館的熱點主題,進行深入探討與交流,通過知識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技巧的切磋,為學員們帶來了一場場思想盛宴和學術大餐。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教育人員培訓班已經成為省科技館的一項品牌工作。
為辦好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教育人員培訓班,省科技館一方面充分借鑒承辦以往培訓班的經驗,提前介入、提早籌備,認真研究確定培訓主題,豐富拓展培訓形式,并先后派員赴昆明、哈爾濱分別參加第二屆中國科普研學論壇暨科普研學聯盟年會、第十一屆“館校結合·科學教育”論壇等,了解當前科博場館教育活動開展的前沿動態(tài)和熱點問題,精心選拔優(yōu)秀師資隊伍,最終確定培訓方案。與此同時,省科技館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對培訓班活動進行了全面部署和周密安排,每項工作都進行了具體分工并制定相應的崗位職責,全面保障了每期培訓班的圓滿舉辦。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教育人員培訓班自開班以來,每期開展的主題都與科博場館教育人員自身需求所貼切,從“提高教育人員職業(yè)素養(yǎng),增強科普服務能力”到“科博場館教育活動開發(fā)和科普傳播”“科博場館館校結合”以及“場館研學教育”“科博場館教育人員職業(yè)能力與發(fā)展”,每期培訓班都緊緊圍繞主題,精心設置內容豐富的課程,以期進一步提升科博場館教育人員專業(yè)素養(yǎng)。期間,省科技館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業(yè)內專家、場館管理層代表進行授課。
為了最大化發(fā)揮培訓班的作用,使學員的學習更具有針對性、實用性,省科技館圍繞每期培訓班主題,全方位、多角度的選取與主題一致的課程內容。
在為期3~5天的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教育人員培訓班培訓中,為了突出培訓效果,避免培訓形式過于單一、枯燥等問題,省科技館采取與傳統(tǒng)理論授課不同的方式,即:理論授課+案例展示、專家點評+小組討論、線上+線下以及現場實地觀摩等多種形式展開深入學習,來自全國各地科博場館的同仁心懷熱情、齊聚一堂、專心聆聽、熱情參與、積極互動,學習氛圍十分濃厚。在2021年的第5期培訓中,由于受疫情影響,一些老師無法前來現場授課,省科技館也轉變思路,積極采取線上直播形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廣大學員的一致好評。這次實踐也是省科技館線上與線下融合的一次初探,給省科技館帶來了不少新的啟迪與思路。
為辦好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教育人員培訓班,每項工作都具體分工并制定相應的崗位職責,保障了每期培訓班的圓滿舉辦,從學員報到、住宿到餐飲、茶歇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做到細致、周到。培訓結束后,學員可以采用微信掃碼的方式對培訓班授課的內容、授課老師等進行實時評價并提出意見建議,確保培訓服務各個環(huán)節(jié)有序銜接。在培訓滿意度調查中,根據學員們反饋意見,包括學員對培訓班舉辦的滿意度,對師資隊伍的滿意度以及對課程內容的滿意度等內容,及時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優(yōu)化培訓班的辦班形式,整合師資力量,豐富授課內容,不斷總結經驗,提升辦班水平和質量。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教育人員培訓班從2016年開始舉辦第1期,到現在已經是第5期了。參訓場館數量從第1期28家、第2期33家、第3期55家、第4期68家,到今年第5期已經是70余家了,參訓人員也由第一期的200余人,增加到第5期的300余人。同時,參訓人員所在地域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影響力不斷提升,獲得了業(yè)界的認可,對科博場館教育人員能力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已成為一項廣受歡迎的教育培訓品牌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