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彩娥

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科技志愿服務又是當代社會志愿服務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之一。作為科普工作的重要力量,科技志愿者在踐行新發展理念、宣傳貫徹《科學技術進步法》、促進城市文明建設,以及開展科普宣傳、科技咨詢、科技培訓、科技下鄉等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中均發揮了積極作用。
近年來,陽泉市科協深入貫徹《山西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不斷強化科技志愿服務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發揮組織和人才智力優勢,團結引領各類科技志愿服務組織及廣大科技志愿者立足新時代、展現新作為,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為陽泉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進人民福祉奠定堅實基礎。
近年來,陽泉市廣大科技志愿者以科普宣傳周、科普日、科技下鄉等活動為載體,深入農村、社區、學校開展各種形式的志愿活動。每年深入農戶家中、田間地頭,為農民分析各類農業病蟲害的識別與防治,現場講解指導科學種植、養殖等方面的知識,組織開展義診和心肺復蘇急救操作演示。
近兩年來,陽泉市已組建1320多人的心肺復蘇科技志愿者隊伍,深入鄉村、社區、企業開展活動1000余次,惠及民眾5萬余人次,發放宣傳資料上萬冊,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家門口的科普課堂”。
近年來,陽泉市科協深入開展了“科技為民 奮斗有我”、科技志愿服務“智惠行動”等系列服務活動。多措并舉開展科技志愿活動,生動踐行了志愿服務精神。在田間,志愿者針對農業病蟲害進行識別防治培訓;在地頭,志愿者深入實地開展現場指導,幫助村民高效生產;在村衛生院,志愿者對村醫進行一對一專業急救技能培訓;在村里,志愿者開展義務體檢和血壓測量活動……志愿者們不畏酷暑嚴寒,將知識和技能送到村民的手中,讓村民身體力行學會各項防治技術,建立穩定長效機制,精準助推鄉村振興,讓廣大農民享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形勢,陽泉市科協快速反應,積極行動,團結引領全市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志愿者樹牢人民至上的理念,發揮專長、履職盡責,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用實際行動助力陽泉市筑牢“抗疫”防線。
陽泉市科協第一時間向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科技志愿者發出疫情防控倡議書,號召大家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鼓勵有醫學、心理、應急救援等專業技能的科技志愿者積極參與衛生防疫、心理服務、救助救護等志愿服務。統籌利用科協公益網站、微信公眾號、科普中國APP等宣傳平臺,引導身邊群眾不信謠、不傳謠,以科學知識抵制流言傳播,維護安定團結的社會秩序。
陽泉市科協積極組織市心理學會會員和精神心理醫生、社會工作者等組成心理危機救援隊,積極加入到疫情志愿服務中。救援隊推出“有我在,請放心”24小時在線公益服務,向有需求者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幫助。
陽泉市科協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讓現代化發展成果包括科技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努力以科技創新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的指示要求,圍繞“科技為民、奮斗有我”“創新爭先、自立自強”等主題,不斷強化科技志愿者隊伍建設,積極組織開展各類科技為民、科普惠民活動。
2022年,陽泉市成立了第一支老年科技志愿服務隊,他們中有古稀之年醫術精湛的老醫生,有滿頭銀發的老科技專家,有德高望重的退休老干部,他們用實際行動服務社會、發揮余熱,退而不休、老有所為,描繪了人生最美夕陽紅。
陽泉市科協黨支部創建了“科普藍海黨旗紅”黨建品牌,積極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黨建引領科技志愿服務活動,點燃了黨建帶科建紅色引擎。他們佩戴黨徽,身著志愿者服飾,主動融入基層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是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傳播者和推動者,更是推動陽泉科普事業發展、建設全國文明城市、服務全方位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紅色先鋒隊。
隨著科技志愿服務的迅速發展,陽泉市科技志愿者和科技志愿服務組織數量逐年快速增長,在全國科技與科普服務平臺上,陽泉市科技志愿者已從當初的幾十人發展到現在實名注冊10263人、科技志愿服務組織47個,聚集了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的科技專家、醫務工作者、教師、農村科技致富能手等科技人才,形成了一支有能力、有熱情、靠得住、敢擔當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