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吳縣中學(215000)譚 凈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 年版)》明確提出,普通高中的培養目標是進一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著力發展核心素養,使學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會責任感,具有科學文化素養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自主發展能力和溝通合作能力。
2021 年,江蘇新高考方案正式實施,高考模式轉變為“3+1+2”,總分變為750 分。與“舊高考”相比,新高考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新課改和新高考的雙重背景之下,思想政治教學如何兼顧核心素養培育與人才選拔,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引導學生運用提綱學政治,不失為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提綱,簡而言之,就是題之綱要,即將主要內容提綱挈領地寫出來,用以梳理知識內在邏輯、形成對所學內容整體性認識的文本。在思想政治課中,提綱又可以稱為“知識框架”,它基于思想政治學科知識的內在邏輯,對知識內容進行梳理和串聯,以幫助學生對知識內容進行整體性認識和架構。
在思想政治課程中,一課有一課的提綱,一單元有一單元的提綱,一本書有一本書的提綱。這些提綱之間的關系紛繁復雜,既層層遞進又相互聯系,它們并非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而是系統與要素的關系。通過各要素的合理配置,可以達到優化系統、提高效率、培養能力、提升素養的目的。
因此,梳理知識提綱的過程,不僅是形成對所學知識整體性認識的過程,而且是培養能力、提升素養的過程。
布魯納結構主義教育理論認為:“任何學科中的知識都可引出結構。”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促進“對學科基本結構的一般理解”。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實際上就是讓學生成為知識的“上帝”。
簡言之,如果把零散的知識比作一磚一瓦,那么學生首先應當成為設計師,把“知識之樓”的設計圖畫出來,再著手修建所設計的樓房,成為知識的建構者和支配者,而不是被知識支配。而知識提綱,就是這張“知識之樓”設計圖,它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和理解學科知識結構,在形成對學科知識整體認識和整體遷移架構的基礎上,儲存學科知識,形成學科能力。
在高中思想政治學習中運用提綱,正是對布魯納結構主義教育理論的借鑒。對提綱的梳理和運用,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發展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體現思想政治學科的德育性,又有助于學生高效理解、儲存和遷移學科知識,體現思想政治學科的智育性。
提綱可以運用于高中思想政治學習的始終,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它起著不同的作用。
知識是能力和素養形成的前提和基礎。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理解知識,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邏輯思維、提升學生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梳理知識提綱是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學科知識、形成對知識結構和學科邏輯整體性認識的重要抓手。
相對于人教版的舊教材,部編版思想政治教材打破了原有的知識框架,以“用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為主線,對整個思想政治學科體系和邏輯體系都進行了較大的調整:從必修課程來看,順應時代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模塊作為思想政治必修課程的總覽和基礎,讓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和發展有總體了解,“經濟與社會”“政治與法治”“哲學與文化”三個模塊從不同的角度闡述我國為什么必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修課程的四個模塊之間形成“總—分”關系,具體到每個模塊的內部,也有其自身的內在邏輯結構。從選擇性必修課程來看,“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法律與生活”“邏輯與思維”三個模塊“重在培養學生用全球視野認識人類社會發展大勢,用法律手段處理日常問題,用科學思維探索認識世界”。
由此可見,部編版思想政治教材,不僅學科體系和邏輯體系發生巨變,學科內容也劇增,尤其是選擇性必修教材,從原來的一本增加到現在的三本,這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教師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學完一課、一單元、一本書的內容之后對所學知識以提綱的形式進行梳理,不僅能夠幫助他們更為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形成對所學知識的整體性認識,使他們更有效率地儲存知識和遷移知識,而且能夠鍛煉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培育和發展他們的學科核心素養,從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培養時代新人。
例如,必修1 第一課第二框題“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的知識提綱,可以總結為“兩次飛躍”:
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科學社會主義的“兩次飛躍”)
一、第一次飛躍:科學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
1.飛躍條件
(1)思想來源:空想社會主義
(2)歷史前提: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
(3)理論基石: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
2.飛躍標志
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二、第二次飛躍: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
1.飛躍事件
(1)巴黎公社: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第一次嘗試
(2)十月革命:科學社會主義實現從理論到現實的飛躍
2.飛躍過程
(1)二戰之后,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
(2)蘇聯解體——社會主義發展遭遇挫折,但科學社會主義并沒有過時
剛進入高中的學生,對于高中思想政治的學習還處于迷茫狀態,一方面他們想要學好這門課程,但另一方面他們又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尤其是在遇到一兩次的打擊后可能就會自我放棄。這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帶領學生一起梳理知識提綱,待學生學會梳理知識提綱的方法后,便可放手由學生自主進行梳理。
復習是學習的關鍵步驟。相較于其他科目,思想政治學科所要記憶的內容更為繁雜,因此部分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習存在著“死記硬背”“背多分”的刻板印象。
默寫知識提綱,既有利于打破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習的刻板印象,又能夠幫助學生查漏補缺,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
背誦教材知識,是學習思想政治的必經之路。但即便是“背誦”如此簡單的事情,仍困擾著許多的學生。常常有學生向筆者訴苦:明明所學知識已經盡數記下來了,可為何在面對教師所提問題或者解答主觀題時仍無從下手?該問題的癥結就在于,他們雖然記下了所學知識,但這些知識是零散的、不成體系的,導致他們在解決問題時,難以從中提取有效信息。如果把他們所學知識比作一顆顆的珍珠,那么這些知識在他們腦海里就像是“大珠小珠落玉盤”,散亂無序。這個時候,他們所需要的是一根細線,把這些散落的珍珠一顆顆串聯起來。而這一根細線,就是知識提綱。
在背誦所學知識之前,先默寫知識提綱,隨后圍繞提綱逐步聯系相關內容,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整體性認識,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在記憶知識的過程中,清晰明了地看到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識、遺漏了哪些知識,及時地查漏補缺,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信心。
例如,對于選修思想政治學科的學生而言,哲學絕對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但是他們如果學會運用知識提綱,學習效率將大大提高。
比如,馬克思主義的知識提綱可以列為:
一、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
三、科學社會主義
又如,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知識提綱可以列為:
1.辯證唯物主義
(1)辯證唯物論
(2)唯物辯證法
2.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3.歷史唯物主義
(1)社會歷史觀
(2)人生價值觀
以上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提綱,每個小點后面又可以繼續展開更為具體的內容。這樣的知識提綱放在初學階段,能夠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哲學的內在邏輯,而放在復習階段,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高效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完善知識體系。
值得關注的是,默寫提綱可以從任何階段開始,也可以在任何階段結束,既可以運用在教師檢測中,也可以運用在學生自主復習時,是學生查漏補缺的有效手段。
課后練習,是學生鞏固所學的重要手段。與中考道德與法治學科的開卷形式不同,高考思想政治學科的考試形式為閉卷。考試形式不同的背后,隱藏著初中和高中學習方式的巨大變化。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考試中,學生很少有主觀題審題方面的困擾。據調查,在初中道德與法治復習中,許多教師將教材內容編制成題目和答案,學生只需記憶教師整理的資料,便可應對考試。但是在高考中,主觀題不僅占比高,而且題型、設問等變化多端,教師無法窮盡,也不可能窮盡,因此,學生要答好題,必須審好題。
實際上,初入高中的大部分學生首先遇到的問題,不是所學內容理解不了,也不是所學內容記憶不了,而是不會審題,他們難以將題目所問與所學內容銜接起來。
這時,列提綱就是幫助學生破解審題難題的有效途徑。
在布置課后練習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挑選出具有一定審題難度的主觀題。學生只需列出提綱,不需寫出具體的答案,待教師確認審題思路正確之后,再組織語言進行答題。這樣操作,一方面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和作業負擔,另一方面能夠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待教師確認審題思路正確之后再組織語言進行答題,也有助于學生提高主觀題的得分率,并由此提升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自信心。
例如,必修2 第一課“我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讓學生完成以下練習題:
有人認為,中國能夠創造經濟發展的奇跡,民營經濟功不可沒,在經濟發展中應該起主導作用,我們要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請你對此觀點加以評析。
針對此題,可列如下提綱:
一、非公有制經濟的作用(肯定:中國能夠創造經濟發展的奇跡,民營經濟功不可沒)
二、國有經濟的作用(反駁:國有經濟在經濟發展中應該起主導作用)
三、我國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肯定:我們要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
由此可見,面對存在審題難度的題目,讓學生以列提綱的方式作答,一方面能夠及時發現他們審題的難點和問題,以便對癥下藥、各個擊破,另一方面能夠避免學生做無用功,幫助學生提高審題解題能力。
總之,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初學知識時梳理知識提綱,幫助學生理解學科知識、構建學科結構,從而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鼓勵學生在復習時默寫知識提綱,不斷對所學內容進行查漏補缺和遷移升華,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信心;要求學生在課后練習時列提綱,幫助學生破解審題難題,從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運用知識提綱的過程中,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德育性和智育性得到了充分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