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馬向微 張盈

彩虹下的小鎮

北岸沙灘

夜晚的渠首山莊

俯瞰秋季渠首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承載。查哈陽農場有限公司正在全力打造的沉浸式全域旅游項目中,深挖文化基因,突出文化賦能,助推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與大多數農場有限公司的場史館不同,2022年查哈陽農場有限公司把場史館更名為“博物館”。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更名,而且是一次質的飛躍。館內櫥窗內擺放近萬件舊石器時代加工精細的石器,百余件是難見的珍品。距今4000到5000年的大型動物猛犸象、野牛的化石,“金長城”腳下出土800年歷史的箭頭,還有瑪瑙石玉器館......已經超出場史所能裝得下的文化。

會“說話”的石頭

彩石

專家野外踏查

荒原科普館
歷史無聲,唯石能言。
觸摸這些有“溫度”的石頭,凝視著古人刻在石頭上類似文字的符號,聆聽歷史的回聲。查哈陽不再是70多年的農墾史,800年前的戍邊史,而是在一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的史前文化。農場黃蒿溝流域,太平湖管理區8作業區東山坡,吸引中科院古人類研究所3次來發掘,黑龍江省古文物研究所專家組多次到這里探究,發掘范圍已經擴大到10幾公里的范圍。
農場有限公司計劃籌建一個“視覺展廳”,利用數字化電子技術,以大屏幕“聲光電”畫面讓游人有現場感、沉浸感。

云海中的查哈陽
在一片空曠的山間崗地,一群來自遠方部族的狩獵族人在大興安嶺腳下的黃蒿溝畔追逐著史前巨獸猛犸象——披毛犀等大型動物,骨刀石斧下斬獲頗豐。夜幕降臨,他們便在寬闊、疏松的林地里燃起一堆堆篝火熏烤獵物用作晚餐,用動物的毛皮制成外衣取暖御寒,取用大型動物骨架和毛皮搭建棚舍遮擋風雨、抵御嚴寒、繁衍后代,祖祖輩輩延綿不斷地傳遞著人類的文明薪火。
2500公里的金長城有22公里在農場,一處古城堡,兩個關隘口。出土的箭簇、矛戈,無不講述著800年前大漠邊關的刀光劍影、鼓角爭鳴。站在古堡上可與金、元兩朝對話,領略中國第二長城的文明。
日本侵占東北14年,開拓團幾乎遍及黑龍江,但留下大量遺跡的唯有查哈陽農場有限公司。無疑,這些“遺跡”都是今天珍貴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
1939年日本10個開拓團,一個女子勤勞奉仕隊(俗稱大姑娘團)開進查哈陽,實施“大查哈陽”墾殖計劃,給日本百萬關東軍建立糧食補給基地。現在碧波蕩漾,引量每秒90立方米,全長27.6公里,穿場而過的主干渠,就是當年日本侵略者逼迫中國15萬勞工,用4年時間挖掘的一條人工河,當地人都叫它“勞工河”。
勞工河從首至尾,工程構造物星際排列,骨干工程就有十幾處。至今渠首還保留著當年日本“金山組”留下的基礎工程。為從大腦山運石料,修的轱轆馬道水泥建筑物依然可見。一跌水的洋灰橋,欄桿斑駁陸離,見證著80年前的勞工血淚。還有黃蒿溝蓄水池(太平湖水庫)萬人坑累累白骨,無不訴說著我們這個民族被殖民的屈辱史。這是建在查哈陽大地上的愛國主義紀念館,史料珍貴、教育深遠。
水利部的一位專家看過查哈陽灌區。他說查哈陽灌區涉及的技術是一個水利本科大學生3年學習的課程。為方便游人了解灌區骨干水利工程,2022年,農場沿“勞工河”堤岸修白色路面18公里,沿途4個管理站的技術人員免費向游人介紹工程的前世今生。把灌溉文化、水文化展示給游人。

宜居生態新城

壹號公館

開幕式現場

游客打卡遇見花海

俯瞰“遇見花?!?/p>

企業IP形象——陽陽

時光故事打卡墻
查哈陽迷人之處還有寫在大地上的稻田。這里種稻不再滿足于質與量的追求,而是要把水稻種出“畫”來:在寒地水稻園里,農藝師利用水稻顏色的不同,種出一幅幅畫來;還要種出“樣”來:水稻條田化改造,田方渠直,如同平鋪在大地上的碧毯。2022年投資100余萬元建成百余米長的高空玻璃棧道,空中觀稻田、夢幻游稻海,讓人感受到現代農業的魅力。
在滿足游客線下游覽的同時,農場有限公司借助網絡高科技制作水稻全景展示,借助互聯網讓觀眾體驗到與線下觀賞截然不同的沉浸感。
游客動動手指,即可在手機上空中看稻,置身于稻海之中。收聽語音講解,了解查哈陽農場有限公司水稻艱難曲折的發展歷程,看今天數字化水稻種植全過程,滿足游客不能全季節觀光的遺憾,讓查哈陽水稻文化以更時尚、全景式走進公眾的生活,讓游客有身臨其境的享受。
查哈陽規劃建設的800畝景觀區中,有一條景觀大道,長2500米,寬48米。路中間是22個約100平方米等面積的植物園連成的景觀帶。10個銅質雕塑等距離分布在植物景觀帶上,分別代表著查哈陽開發建設70年里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重要事件和重點人物,每一個雕塑就是一個故事,一個里程碑。把這些故事串聯在一起,就是一部查哈陽農場有限公司的奮斗發展史。
毗鄰文化路有一個150畝的文化廣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廉政文化長廊和大型文藝表演場、籃球運動場。城內百畝花海已完成造型和栽植,與文化路一體景觀的300畝水陸公園正在緊張地續建,完成了補水工程、沙灘改造和道路鋪墊、荷花引植。
文化路南側是兩個歐式建筑別墅區:一個叫英倫半島,一個是溫莎半島。環城河穿別墅區而過,花木成蔭,菜嫩果香,既有中國田園元素,又有他國異域風光處處印記著文化符號。在景觀區經過主要路段的墻壁上,彩繪5000余平方米的墻壁畫,讓歷史、讓農業、讓藝術、讓文化在景觀區里一同“遇見”。
“遇見”就是意味著“驚喜”。農場有限公司以“遇見查哈陽”為主題打造出克服同質化,重視差異化的旅游項目,在吃住玩中同中求異、獨具特色。
同樣是朝鮮飯店,農場有限公司把它建在所屬的朝鮮屯。游客在滿足吃飯的同時觀賞到正宗的朝鮮族舞蹈,享受少數民族文化帶來身心的愉悅。同樣是農家樂,選址在場內歐式建筑別墅區,中西合璧的民宿在省西蒙東舍我無誰。
正在打造的“1+7”沉浸式旅游項目別具一格,做到周圍200公里內獨一無二。一個2 天1 夜(2~48小時)沉浸式體驗可自編自演的劇本,將農場有限公司全部體驗項目融入其中。工業風的“時光·故事”,民國風的“渠首”,時尚感的“觀湖”,浪漫的“旅拍基地”,沉浸式粥米體驗館,寒地水稻文化館,含史前文化的博物館7大空間,突出了地域、主業、文化的差異性。

玻璃棧道景區

稻田托馬斯

最美稻田畫

金色稻海

查哈陽灌區——渠首

鳥瞰太平湖
“遇見”查哈陽,就是要在查哈陽“遇見”與外地的不同。傳統的認知沙灘旅游一定要在海灘和河灘,查哈陽打破傳統認知在城內300畝南湖公園的北岸打造出一片沙灘,野炊、垂釣、劃船、爬山(假山)讓游人在城內體驗到在河灘游玩的全部項目。
城中花海是農場有限公司旅游景觀的又一特色。農場有限公司2022年在城內腹地規劃出百畝空地,主要栽種了宿生的花卉,隨著季節轉換次第開放,圖案鮮明、五顏六色,給游人帶來不同的感覺。
特色鮮明的文旅改變了農場過去傳統農業“轉一圈、拍張照”的旅游業態,厚重的文化元素引得了人來,留下了腳步。查哈陽形象品牌、稻米品牌,潛移默化地深深植入游客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