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銳鋒
(山西省陽泉市農業農村局,山西陽泉 045000)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食品安全問題也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關注。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牢牢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思想,國家有關部門頒布了科學合理的法律法規來確保動物檢疫工作的順利進行,在全面維護動物養殖效益的基礎上,綜合考慮畜牧養殖過程中的諸多條件,針對動物檢疫期間出現的問題,采取有效管控方法,進而提高畜牧獸醫管理的整體水平。
在實際畜牧養殖中,科學開展動物檢疫管理可及時發現養殖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如及時隔離發現的患病動物,從而抑制相關動物病毒的傳播,為提升畜牧養殖水平奠定基礎。據有關資料記載,國外最早出現的鼠害讓人們開始意識到檢疫工作的重要性。大約在17 世紀末,歐洲國家和地區相繼建立了檢疫工作小組,并在各個主要海關港口設立相應站點,以避免病毒傳播范圍逐漸擴大[1]。直到19 世紀,各個國家根據畜牧養殖情況制定了一系列的檢疫管理標準和有關條例,在反復檢疫實踐探索下,規范了具體的操作流程,并密切結合醫藥、公共衛生學科及獸醫理論知識,在各個部門相互交流的同時,構建了與國情發展相適應的檢疫管理體系。我國檢疫管理工作起步較晚,實際的檢疫情況和國際檢疫標準還存在很大差距,具體的檢疫方法和檢疫范圍還存在一些問題,當地動物衛生監督管理部門要根據檢疫手段的應用效果,在各個部門共同配合下提升畜牧業及畜產品安全,推動社會和諧發展。
雖然我國動物檢疫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和其他發達國家的檢疫水平相比,速度相對較慢。養殖戶受到經濟條件等多種因素制約,無法配備齊全的檢疫硬件設備,在得不到檢疫部門的資金支持下,沒有專門的檢疫人員對其檢疫工作進行指導,直接造成畜產品的安全隱患和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危害。在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后,也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因此,檢疫工作管理人員應秉持認真的工作態度,嚴格按照各項檢疫標準,采用科學有效的方式,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各類檢疫問題,并制定合理的檢疫計劃來有效控制動物疾病的發生,從根本上保證畜牧業及畜產品的安全。
屠宰檢疫和產地檢疫是畜牧獸醫管理工作中最為常見的兩種檢疫類型。檢疫人員結合互聯網處理技術,從整體上提高了檢疫效果,但對一些小規模養殖戶來說,其養殖規模較小且形式分散,屠宰檢疫和產地檢疫工作存在一定困難:檢疫范圍較小,難以實現合規統一的屠宰檢疫方式來進行基礎管理,加上檢疫硬件成本較高,間接造成檢疫率較低。
畜牧獸醫檢疫工作一般具有系統性、專業性等特點。首先,需要檢疫工作采取必要的檢疫管控,同時還需要廣大畜牧養殖人員積極參與其中。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地區的基層養殖戶沒有意識到檢疫管理的重要性,沒有全面掌握基礎養殖管理知識,也沒有對動物傳染病知識徹底了解,致使在實際養殖過程中,許多養殖戶為了謀取更多的經濟利益,縮減養殖成本,沒有對養殖環境進行消毒和動物防疫管理,導致許多動物疾病相繼出現,產生防疫管理效果逐漸低下的現象。
由于畜牧獸醫檢疫環節相對較多,但許多檢疫部門沒有給予豐厚的物質激勵和福利待遇,使得優秀的檢疫人才紛紛跳槽,部分檢疫單位為了彌補崗位空缺,而以較低薪資聘請了一些剛畢業沒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大學生來從事檢疫管理,并未進行專業的崗前培訓,使得許多檢疫人員不能采用統一的檢疫方式來完成相關工作。在沒有嚴格的檢疫制度下,許多檢疫處理工作都存在形式主義,部分工作人員存在偷懶敷衍不作為的現象,沒有及時更新防疫法律法規知識,檢疫人員也不能保持高度的工作熱情向養殖戶宣傳防疫的具體技巧,導致動物存活概率普遍下降。
在資金相對缺乏的情況下,檢疫站點不能得到全面建設,檢疫人員在沒有獨立的工作環境下,工作壓力逐漸增大。且檢疫處理設備相對落后,致使許多疾病不能被及時檢測出來,在實際疾病治療和診斷過程中,影響畜牧養殖業的健康發展。甚至在檢疫條件相對落后的邊遠地區,檢疫處理工作得不到全面的落實,造成大量動物死亡,很多不法分子為謀取個人私利而引發諸多違法案件。
很多基層地區對動物檢疫工作的監督和管理沒有高度重視,監管人員沒有對動物疾病合理管控,可能導致動物出現逐漸死亡的現象。在檢疫部門沒有制定明文條例的情況下,監管人員固守傳統的監管模式,致使檢疫工作出現相關問題,一系列的聯動機制運行缺陷造成檢疫管理水平下降。
首先,為了有效提高畜牧管理水平,當地政府和檢疫部門應堅持綠色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做好基礎檢疫引導和監督管理工作,通過構建一系列的動物監督管理機制,來解決畜牧養殖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及時發現動物出現高溫、食欲缺乏等現象并進行全面診治,使養殖戶的經濟損失降至最低。
其次,政府部門應投入相應的配套經費來確保動物檢疫工作順利開展,加大扶持力度,加強管理職能,引進國內外質量較高的檢疫基礎設備,并通過統一的操作方法來獲取相對精準的檢測數據結果[2],提高檢疫人員的工作效率。
最后,質檢部門還應對畜產品的食品質量進行綜合管控,做好基礎質量監督管理。如對于那些來路不明的動物產品應要求相關人員提供合格的檢疫證明;如果發現市面上流通病死動物的相關產品,應立即停止流通并及時銷毀,一旦發現經銷的不法分子應交由執法機關進行嚴肅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基層人員沒有對檢疫工作引起高度重視是主要問題之一。很多養殖人員內心對其產生很大排斥,致使具體檢疫方案無法展開,最終達不到預期的工作效果。基于此種情況,首先,動物檢疫部門應大批印發動物檢疫宣傳管理手冊,并深入基層內部,向動物養殖戶細致地講解相關知識,逐步提升人民群眾的接受度。同時,檢疫單位應緊密應用先進的計算機處理技術,通過微信公眾號、信息網絡平臺,在逐步拓展檢疫知識宣傳路徑后,幫助相關人員普及基礎的養殖信息和檢疫知識。其次,檢疫人員應實地考察養殖戶的養殖情況,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基層養殖人員分享工作經驗,確保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提高養殖動物的檢疫率。最后,國家還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制定適當的政策管理措施,對養殖戶提供一系列的經濟補貼,減少養殖戶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此外,對于農村地區的養殖戶,檢疫部門還可提供基礎的免疫上門服務,提高養殖戶配合檢疫工作的積極性,促進基層地區檢疫工作的高效運行。
首先,當地政府部門及管理部門應投入適量資金,定期集中舉行一些技能培訓,統一規范檢疫工作方法和具體流程,進而提高檢疫人員的檢疫能力。其次,相關部門還可邀請一些防疫知識較多、實際工作經驗豐富的專家舉辦相應的知識講座,對相關養殖戶提出的一些實際問題給予相應解答。在多養殖戶全面交流的基礎上,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相關問題。最后,可以通過微信、互聯網等多種方式建立信息共享檢疫平臺,并及時推送最新的檢疫動態信息,促進檢疫工作順利開展。除此之外,檢疫部門還可舉辦一些理論知識測試和實操案例測試,對那些理論知識扎實且實際工作能力較強的員工進行升職加薪,并為他們提供出國深造的學習機會,使員工獲得更高的成就感和歸屬感,最終更加努力地工作。反之,對那些理論知識不足且實際工作能力不達標的員工進行降職減薪處理,對那些不服從安排的人員必要時可以進行開除處分。
管理部門應在確保工作人員管理水平較高的基礎上,及時和各部門進行技術交流,做到與時俱進、大膽創新,優化和完善檢疫工作的管理方式,進而充分發揮其基礎檢測和防疫職能。值得說明的一點,工作人員應不斷對檢疫處理技術進行更新和完善,總結日常檢疫期間的處理方法,并配備專門的檢測設備、建立市場監管模式,掌握國內外地區的防疫情況,保持高度警惕性,制定有效的疾病管控方案[3]。
總而言之,畜牧獸醫檢疫工作的實施受到外界各種環境因素的影響,畜牧管理部門首先應做到統籌規劃,結合動物檢疫情況避免各種風險事件的發生;其次,應投入適當的配套經費,采購一些質量較高的檢疫設備,同時聘請優秀的檢疫管理人員,科學完整地將檢疫技巧應用到動物養殖管理中;最后,定期學習國內外先進的動物檢疫方法和經驗,切實提高檢疫人員的工作水平,促進畜牧養殖行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