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榮 周大榮,2 邱垚 張平 吳萍 彭華 郭振剛,2 吳蕊汝* 吳瑛,2* 王中貴
(1.貴州省畢節市畜牧獸醫科學研究所,貴州畢節 551700;2.貴州新烏蒙生態牧業發展有限公司,貴州畢節 553200;3.貴州省畢節市牧墾場,貴州畢節 551600;4.貴州省畢節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貴州畢節 551700)
引種是一種責任重大而復雜的工作,把關不嚴可能引入疫病和生產性能差的種羊,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另外,由于種源地和引種地氣候差異、飼養管理方式改變,引種時種羊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1],如感冒、拉稀、流產、肺炎、口瘡等疾病,要及時發現并及早處理。養殖場(戶) 關停并轉,對羊群轉場沒有經驗,常導致羊只運輸擠壓死亡,羔羊找不到母羊餓死等現象。為規避風險,減少損失,應遵循科學原則,掌握正確的技術要點。
首先,養殖場(戶)引進種羊時,先制定好引種方案,在方案中確定好所需引進的品種、公母比例及引種數量。其次,調研引種地的氣候環境,了解其原產地的自然環境、氣候條件、飼養情況和疫病發生情況。第三,跨省引種時,需向有關部門報備,獲得審批手續后才能引種。事先了解種源地養殖場是否具備相關資質條件。同時,確定有引種經驗的人員前去引種,確保引種成功。第四,種源地要提供檢疫合格證明,根據引種單位要求,主要檢疫但不限于羊布魯氏菌病、口蹄疫、小反芻獸疫等病種。引種觀察期設定30~45d。
優質黑麥草、苜蓿等干草:每只羊飼喂干草2kg/d,觀察期每只羊需要干草60~90kg。玉米、豆粕、麥麩等混合精料:每只羊飼喂混合精料0.15~0.25kg/d,觀察期每只羊需要干草4.5~11.25kg。優質青貯飼料:在干草貯備不足的情況下,引入20d 后可用青貯飼料逐步取代,每只羊飼喂青貯飼料3kg/d。
電解多維或高免干擾素可溶性粉劑,酌情購買,約5d 劑量。鹽酸環丙沙星粉劑,酌情購買,約15d 劑量。傳染性角膜炎、傳染性膿包炎(口瘡)、傳染性胸膜炎、感冒、腹瀉等疫病藥物,酌情購買。購買2~3 種消毒藥品,觀察期交替使用。準備O-A 型口蹄疫疫苗、小反芻獸疫疫苗、羊痘疫苗、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羊三聯四防疫苗等,盡量備齊。準備疥癬、線蟲、絳蟲、腦包蟲、肝片吸蟲等驅蟲藥物,酌情購買。
鹽磚或食鹽:每只羊15g/d,觀察期1 只羊需要鹽450~675g。小蘇打:飼喂羊青貯飼料時,每天在草料或飲水里為每只羊添加小蘇打5~10g,避免酸中毒。
羊場設置隔離舍,與生產舍之間的距離在300m 以上,種羊到位前10d 需要對隔離舍、飼養器具等進行清掃和消毒,選用過氧化物類消毒劑、酚類消毒劑等消毒。前2d 每天消毒1次,后面每2~3d 消毒1 次。
提前1 個月租用運輸車輛,并到檢疫部門申報登記辦理運羊手續。租用的車輛在出發前要徹底消毒3 次。另外,最好不要租用經常出入牲畜交易市場的車輛。
引種前去引種的人需對羊的品種特性和生產性能有一定了解,以增強品種鑒別能力[2]。同時,了解種源地及其周邊地區的疫病流行情況,避免在引種時將疫病帶到引入地。選種時要查閱系譜檔案資料,對引進的種公羊要查閱三代以上的血緣,引種數量多時,引進種羊要保證6 個家系。選擇種公羊時,首先確定年齡、體重,按照不同年齡和品種來進行選擇[3]。選種時要選擇沒有生理缺陷的羊,最好是多胎母羊的后代。種公羊的兩個睪丸大小相似勻稱,最好選擇睪丸較大的公羊。認真檢查,切記引進單睪和隱睪公羊。種母羊的選擇同樣需要確定年齡和體重,然后選擇體型結實的母羊,身體結構勻稱,背腰平直且長,四肢端正,乳房均勻對稱,發育良好,沒有疾病。
前去引種的人員,要同種源地出售單位做好交涉,開展羊布魯氏菌病、小反芻獸疫、口蹄疫的檢疫,查看養殖檔案或之前的防疫情況。確保無布魯氏菌病、小反芻獸疫、口蹄疫后方可裝車運輸。
運輸前,根據引種數量、運輸時間和車輛運費等綜合考慮運輸車輛,并根據種源地、引入地及道路狀況確定運輸路線。裝運羊只首選配有單個羊籠的車輛,避免在車輛上下坡或緊急剎車時種羊相互擠壓。如果沒有單個羊籠的車輛,應選有頂棚、圍欄的車輛,避免運輸過程中羊只跳車逃逸。種羊裝車前應對運輸車輛進行1 次全面消毒,并帶齊開具的產地運輸檢疫、羊只免疫等證明,以備途中檢查通關。在種羊運輸途中,禁止在疫區停留。根據運輸距離是否配備草料,1d 內的運輸距離無需配備草料;2d 以上需備足草料,以粗料為主、精料為輔,按每天每只羊1.5~2kg 青干草、0.25kg 精料儲備。同時,每10~20 只羊要配備1 個大水盆,便于在運輸途中加水供羊飲用。引種時,隨車備用感冒藥、防暑降溫藥、抗生素、腸道消炎藥、酒精、碘酊、藥棉及常用醫療器械等,以防途中應急使用。抓羊和裝羊時不要用力過猛,以免羊只受傷。裝車前清點好公母羊數量。在長途運輸中要加強看管,不定時地檢查是否有羊只被擠壓,并定時給羊喂料、喂水。南方山區道路有坡度,彎道較多,開車視線不好,車輛易甩尾、側傾,由于離心力的作用,導致羊只擠壓受傷,要求車輛開慢一點。
引進種羊的最佳季節為春秋兩季,這兩個季節溫度適宜,引種損失小。不宜在夏季引種,因為南方6~9 月天氣炎熱、多雨,不利于遠距離運輸。如果引種距離短,運輸時間不超過1d,一年四季都可引種。
了解羊只到場時間,到場前半小時安排管理人員、獸醫人員等待接收,便于及時處理被擠壓受傷的羊只。種羊入場后3h后,由于運輸時間較長,種羊到場后需讓羊只得到充分休息,先不要急于喂料和喂水,待羊安靜0.5~1h 后,每只羊飲用250mL 加鹽、電解多維的溫水,前3h 內不得飲食。種羊入場安靜3~6h,3h 后,每只羊再添加250mL 加鹽、電解多維的溫水。每只羊飼喂干草1~1.5kg 和混合精料0.15kg。種羊入場6h至3d,每只羊飼喂干草1~1.5kg 和混合精料0.15~0.25kg。草料隨時間增加而逐漸加量。但這前3d 禁喂 青貯飼料,以防引起消化系統紊亂,出現腹瀉拉稀。種羊入場第3 天過渡到正常飼養管理程序,飲水、飼草料飼喂量按正常需求飼喂。種羊入場第7~15 天逐漸添加青貯飼料,添加比例占日糧的1/3。種羊入場第15~30 天添加青貯飼料,添加比較占日糧的2/3。種羊入場第30 天至隔離觀察期結束及轉場后,添加 青貯飼料,逐漸占日糧的100%,并把準備的混合干草飼喂完。
種羊入場5d 內,飲水中加入電解多維或高免干擾素,以提高羊只抗病能力,同時飼喂鹽酸環丙沙星粉劑防止羊腹瀉。種羊入場1 個月內,羊群易發生傳染性角膜炎、傳染性膿包炎(口瘡)、傳染性胸膜炎、感冒、腹瀉等疫病。每天應仔細觀察羊只,發現體溫升高、咳嗽氣喘、呼吸急促、流鼻涕、腹瀉、食欲匱乏、行動遲緩或臥地不起等癥狀的病羊,應及時隔離治療,避免傳染,導致多只羊只死亡,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隔離觀察期間,應先打1 針伊維菌素,以預防疥癬發生,一般北方引入南方的羊,觀察期就暴發寄生蟲病。如發生疥癬需及時治療,每隔1 周打1 針,視感染情況連續打2~3 針,并配合噴淋和藥浴。隔離觀察期結束,首先對引入羊只進行布魯氏菌病監測,羊群健康無病后可根據當地羊只疫病流行情況和免疫情況注射免疫O-A 型口蹄疫疫苗、小反芻獸疫疫苗、羊痘疫苗、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羊三聯四防疫苗等。種羊完成疫苗接種后進行1 次全面驅蟲,包括其內外驅蟲。轉出隔離舍前,需先對種羊進行體表消毒,然后轉入生產區羊舍,以后恢復到正常驅蟲程序。隔離觀察前15d 每隔1 天消毒1 次,后30d 及轉場后每周消毒1 次。主要對隔離舍的地面、飼養器具、糞便、污水等進行消毒。采取2~3 種消毒藥品,交替使用。
準備羊只轉場前的飼草飼料、獸用藥品和疫苗可參考引種前的準備。羊只在轉出地,采購顏料,給母羊、羔羊做好標記,避免運到目的地后,母羊、羔羊分離,導致羔羊餓死。羔羊、母羊分開轉運,避免羔羊受到大羊擠壓死亡。母羊、羔羊要及時配對,避免羔羊因饑餓導致體力透支,出現脫水現象,致使精神萎靡不振,有氣無力,無法吮奶死亡。轉運羊只時,裝車不要裝得太緊。否則路途遙遠,路面顛簸,會相互擠壓發生死亡。
羊入場的15d 內,場內獸醫技術人員要堅持值守,做好過渡期的應急處置。引種觀察期和羊只轉場適應期要排出值班值守時間表,妥善安排管理人員,保證關鍵時刻不出現空檔。
對引入羊只進行疫病監測,健康無病后開展引入羊只生產性能鑒定,包括體重、體尺、年齡、性別、外貌等指標,填寫好養殖檔案。建立圖文并茂的種羊系譜檔案,以便在品種純繁推廣和雜交利用中向引種單位提供血緣清楚的檔案資料。
綜上所述,在羊養殖過程中,掌握科學的羊場引種和羊群轉場技術能大大降低羊只傷亡,養殖戶可從引種前準備、種源地選種、引進季節選擇、人員值守、建立檔案等多方面入手,有效降低養殖戶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