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剛
(江蘇省常熟市梅李動物防疫站,江蘇蘇州 215511)
隨著抗生素的不斷推廣,其在動物生產中廣泛應用。但長期使用抗生素會導致蛋雞免疫力下降,發生疫病的概率提高,嚴重危害公共衛生安全。因此,本文主要從以下7 個大方面探討了蛋雞無抗養殖技術,為蛋雞生產提供更多選擇。
在選擇養殖場地時,要充分考察周邊環境,巧妙借用自然環境為蛋雞養殖場創造天然屏障,進而為后續蛋雞無抗養殖創造條件。利用自然地理資源創造屏障,更有利于減少蛋雞無抗養殖場被細菌侵害的風險。江蘇省常熟市區域內山川蜿蜒,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山川連綿不絕,形成的天然屏障面積甚廣,可供蛋雞無抗養殖選址的區域較多,且此種氣候類型氣溫適合動物生長。
在選擇位置后,要對養殖場有合理清晰的規劃。結合周邊地形,綜合考量多種因素對養殖場進行科學、合理地規劃是為養殖場選址的另一重要內容。規劃程度直接決定了養殖場的可行性,這類養殖場由于其特殊性,對環境要求高,其規劃設計既要利于無抗蛋雞的生長,又要方便管理人員維護養殖環境。合理規劃蛋雞無抗養殖場地是所有養殖人員務必要掌握的技術,這是進行蛋雞無抗養殖的基礎條件,直接影響養殖效果。
進行蛋雞無抗養殖的區域一般在鄉下,消息閉塞且思想落后,為養殖人員樹立生物安全理念十分重要。傳統蛋雞養殖利用抗生素進行疫病預防和治療,這種方式雖具有顯著成效,但影響了雞只的健康狀況,進而威脅人體健康。因此,務必要為養殖人員樹立生物安全理念,將食品安全作為生產的第一目標,只有理念清晰才能廣泛普及蛋雞無抗養殖。
在蛋雞無抗養殖過程中,養殖人員一定要有消毒意識,定期對養殖場地進行全面消毒。相較于傳統養殖模式,養殖人員務必要將消毒工作作為日常工作內容,以保證養殖場干凈、衛生,及時發現有疫病的雞群,并進行及時隔離和徹底消毒。嚴格管控養殖場的人員流動,加強日常檢查和消毒力度也是避免養殖環境受到污染的重要措施。
水是生命之源,健康無害的飲水是保證蛋雞健康生長的第一要素。養殖人員務必要保證蛋雞養殖過程中的飲水安全,從根源上減少蛋雞腸道疾病的出現。傳統養殖方式使用抗生素控制腸道疾病,但不注意蛋雞飲水問題。要嚴格監測蛋雞飲用水的質量,確保其中不含病原體,保證蛋雞健康。
蛋雞飼料是保證蛋雞健康生長的另一要素,蛋雞飼料的營養成分一定要充足。在蛋雞生長過程中,飼料是提供營養的主要方式,保證飼料營養全面是蛋雞無抗養殖目標得以實現的關鍵步驟。無抗養殖要確保飼料無抗生素且營養成分均衡,確保蛋雞食用后可以健康生長[1]。
蛋雞生長的各個時期均要進行管理,這也是蛋雞無抗養殖的關鍵技術。傳統蛋雞養殖中利用抗生素對抗育雛期的病毒侵害,導致蛋雞體內藥物殘留,直接影響人類健康。因此,在進行蛋雞無抗養殖中,要利用中草藥抵抗此階段可能發生的疾病。中草藥成本低,且資源豐富,最重要的是其毒副作用小,是用于蛋雞無抗養殖疾病預防的最佳選擇[2]。江蘇省常熟市中草藥資源豐富且研究歷史悠久,選擇中草藥作為蛋雞育雛期預防疫病的藥物極為妥當,以此替代抗生素可實現此階段蛋雞無抗培育的目標。
此階段的蛋雞處于快速生長階段,容易出現營養不足的現象,因此,養殖人員要著重關注此階段蛋雞的營養供給問題。首先,養殖人員要合理使用益生菌技術,避免蛋雞呼吸系統或消化道出現問題。其次,中草藥也是此階段不可忽視的部分。將促生長、預防疾病的中草藥研磨成粉末拌入飼料中供蛋雞食用,粉末狀中草藥更容易被蛋雞吸收,發揮最大的藥效。中草藥是蛋雞無抗養殖中抗生素的替代品,其效果遠高于抗生素,且更有利于蛋雞健康生長。
此階段是蛋雞無抗養殖的關鍵期,蛋雞開始產蛋,易產生各種疾病,飼養管理與前兩個階段的方向大體相似,但具體細節要結合該階段蛋雞的狀態而有所改變。蛋雞在產蛋期容易出現輸卵管方面的疾病,在利用中草藥進行防治時,要選擇對此類疾病有預防效果的中草藥。
病原體進入養殖場是造成疫病的主要原因,因此,預防疫病的首要方式是阻斷病原體的傳入。在進行蛋雞無抗養殖時,要對各批次蛋雞養殖區域進行劃分,減小病原體的傳播范圍。除此之外,對蛋雞無抗養殖場地施行全封閉式管理,流動人員及車輛進入前務必進行全方位的消毒殺菌,這些都是外界病原體進入養殖場地的主要載體[3]。疫病防治一刻不可松懈,這是蛋雞無抗養殖下蛋雞健康生長的重要保證。
最大限度地降低養殖場地內部病原體數量是保證蛋雞無抗養殖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在建設養殖場前要充分了解當地風向及水流方向,以此將養殖場不同的水流通道分開,保證水質良好。與此同時,將養殖場中根據功能進行區分也是降低養殖場內部病原體數量的重要方式。除此之外,定期在舍內進行消毒是保持養殖場環境衛生的關鍵步驟[4]。
提高蛋雞自身免疫力也是預防疫病的重要手段,提高蛋雞免疫力最直接的方式是接種疫苗。為雞群接種疫苗可有針對性地提升蛋雞免疫力,形成群體免疫效果。除此之外,保持蛋雞生長環境穩定也是提升蛋雞免疫力的重要影響因素。在制定蛋雞疫苗接種程序時需充分考慮當地實際情況,總結以往蛋雞易感染疾病類型,合理為蛋雞注射疫苗,最大限度地提升其免疫力,有效預防疫病。
雞糞在農業生產中是一種可二次利用的資源,雞糞可用于制作農家肥或發電,在養殖過程中可將雞糞賣給相關企業或個人,以此發掘其潛在價值,同時減小環境污染。雞糞通過干燥、發酵、堆肥等方式可變成農家肥,這種肥料對水果、蔬菜等農作物的生長具有積極影響。將雞糞賣給相關企業既可獲得額外收益,又可有效降低雞糞對養殖場及自然環境的破壞。常熟市蛋雞養殖場較多,農業發展極為快速,市場對雞糞的需求量源源不斷,因此,要充分發掘雞糞的二次利用價值,合理處理獲得最大收益。
雞糞可使用蚯蚓進行堆肥處理。蚯蚓的生長環境需要人工維持,以保持糞便池的溫濕度及透氣性。確保蚯蚓處在適宜生長的環境中。
蛋雞無抗養殖場主要分布于農村,由于消息閉塞、專業人才匱乏、技術相對落后,要想將蛋雞無抗養殖關鍵技術高效應用于實際生產中,需提高養殖人員的技術水平。提高技術有兩種方式,一是引進外部人才,二是加強養殖人員的培訓管理。政府相關部門應提高人才返鄉待遇,鼓勵年輕人才投身鄉村振興事業。與此同時,加強對現有養殖人員的系統化培訓。
蛋雞無抗養殖是未來蛋雞養殖業的必然發展趨勢,分析明確其關鍵技術的具體操作與標準是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重要步驟。江蘇省常熟市是蛋雞養殖的重要地區之一,研究并推廣此養殖技術可為當地蛋雞養殖業帶來新的發展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