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旭
(貴州省興仁市下山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貴州興仁 562302)
在畜禽養殖過程中,死亡畜禽處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工作。發酵床技術可以解決糞尿污染問題,通過微生物降解、消化、水分蒸發等方式降解污染物,將吲哚、氨等物質轉化為無毒無臭的物質。在死亡畜禽處理過程中,也可以采用生物菌床無害化處理技術,其與發酵床技術的原理相似,可以殺死大部分病原菌,從而降低疫病風險,滿足生態化養殖要求。因此,要重視該技術的宣傳和推廣工作,使各養殖場都可以采取有效的無害化處理措施,減少畜禽尸體帶來的污染和危害。
死亡畜禽無害化處理技術是一種操作簡單、成本低廉、效果明顯的技術,可以采用鋸末、秸稈等墊料原料,引入芽孢桿菌等有益微生物,構建濃度較高的微生物菌床,利用該菌床消解病豬有機物。畜禽病死后可立刻進入處理系統,達到“零滯留” 的效果。可以建立微生態制劑自動化生產線,采用該技術可滿足生態環保要求。通過場內處理可減少長途運輸,凈化空氣。墊料配方可采用30%鋸末、40%稻殼、20%玉米秸稈、10%豬糞,對死亡畜禽進行發酵處理,1 周即可完成。30kg 的尸體只要2 周就能處理完,效果十分明顯。
深埋法是傳統養殖模式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死亡畜禽處理方式,該方式具有便捷、低廉的特點,利用土壤自凈能力來處理尸體。通常,要實現無害化處理可以優先選擇深埋法,這種方法受到FAO、OIE 等世界組織的認可。可以在遠離水源、遠離公共場所等地區應用[1]。如果畜禽死亡是由疾病導致,采用深埋法容易出現病菌傳播的風險,而且會占用大量土地資源,影響地下水安全,因此,這種方法逐漸被淘汰。
焚燒是將死亡畜禽及其產品、用品進行燃燒處理,殺滅病原微生物,將尸體轉化為灰燼,可以在焚燒爐、焚燒窯等設施中進行焚燒。這是一種熱處理技術,應用比較廣泛,在微生物傳播方面有很強的控制作用,可回收焚燒產生的熱量。但在實際應用中,需建設專門的場地,配備專門的設備,投入成本較高,對能源的需求也比較大。在焚燒過程中會產生很多污染環境的飛灰、氣體,不符合生態養殖的發展要求。
生物降解包括高溫生物降解和生物降解兩種[2]。前者主要對微生物可降解有機質進行利用,一些微生物具有耐高溫的特點,如果沒有及時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會造成微生物繁殖,影響水質。因此,在處理過程中,應適當增加活性酶、輔助料,其具有簡單有效的特點,可以實現資源的回收利用。高溫生物降解的方法比較簡單,基本不會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也可產出有機肥,實現資源的回收利用。生物菌床無害化處理的本質就是生物降解的一種方式,將其置入專門的發酵池中,通過細菌、微生物酶對有機物質進行分解,從而達到無害化處理的效果,實現循環利用的目的。
化制法主要濕化法和干化法兩種。濕化法主要利用蒸汽,通過高溫高壓殺滅有害菌。干化法則是將死亡畜禽的尸體放到化制機中,利用干熱、壓力實現化制處理。如果采用濕化法,則需要在高溫和壓力處理后進行固液分離。粉碎固體部分,然后送到烘干系統中烘干處理,繼而實現資源化利用,液體部分則進入油水分離系統,分離出來的油脂作為工業用油,水分經處理后再排放。如果采用干化法,烘干環節會產生熱蒸汽,經過廢氣處理系統處理后,熱蒸汽達標排放。通過加熱的方式將尸體殘渣烘干,然后傳送到壓榨系統中,實現資源化處理和利用,包括制作成有機肥料、肉骨粉。從資源回收角度分析,死亡畜禽采用化制法處理可以得到有效利用,但需要較大的初期投入來完善設施。
在生物菌床無害化處理技術推廣過程中,首先要提升養殖場的無害化處理意識,使養殖戶主動采取無害化處理方式,積極發展綠色養殖業,減少死亡畜禽尸體帶來的危害,同時對可利用資源進行循環利用。為此,需要培養更多優秀的技術推廣人才作為推廣人員,既要掌握無害化處理方法,還要具有創新能力,豐富技術推廣和宣傳渠道,合理利用各種平臺和政策來提升技術推廣效率[3]。因此,加強技術推廣人才培訓、教育工作十分重要,應提升技術推廣人員的意識和能力,確保推廣人員可以高質量完成技術推廣工作任務。
為使生物菌床無害化處理技術應用的更加廣泛,應積極加強技術宣傳,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使養殖戶切實掌握該處理技術。因此,可以組織開展多樣化的培訓教學活動,主要對智能機械、生態環保、菌床發酵等知識技術進行教學。從實踐角度分析,應采用簡單、直觀的教學方式,確保養殖戶可以快速上手。采用“一對一、手把手” 的教學方式,詳細展示生物菌床的培植方式,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逐步解析。養殖戶可以親身體驗、親手操作,感受技術應用效果。此外,應投入更多資金,拓展技術資金來源,鼓勵社會各界參與到無害化技術推廣、研發活動中。除了教學之外,還要采用多樣化的推廣方式,強化技術推廣效率和效果。首先,提升技術推廣服務質量,發揮各個部門、機構的作用,為技術推廣提供更多支持。一方面,做好宏觀調控工作,另一方面,出臺各種優惠政策;其次,應完善基礎設施,為技術應用提供條件,根據當地環境條件、養殖水平、動物種類制定針對性的服務方案,保障技術推廣可以被養殖戶接受、認可,幫助養殖戶解決各類養殖問題;最后,拓寬宣傳渠道,媒體宣傳方式包括電視、新聞、廣播等傳統媒體,也包括微信、微博、短視頻等新媒體平臺。
在養殖行業發展過程中,死亡畜禽處理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必須要不斷創新處理方法,降低動物尸體帶來的危害。因此,要積極推廣無害化處理技術,在此過程中,政府應發揮帶頭作用,既要出臺優惠政策,還要完善各項制度規范,為技術推廣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技術推廣過程中,要堅持因地制宜、保障效益、保護環境等原則。也就是說,要在引進新技術、新方法前做好試驗、示范工作,獲取專業的建議和意見,確定技術方法是否適用于當地養殖業。在效益方面,應綜合考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既要發揮技術的無害化效果,減少死亡畜禽對環境的影響,還要控制處理成本,實現循環利用。在生態方面,要保障人、環境和動物的安全,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進而確保生物菌床無害化技術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在養殖發展過程中,做好死亡畜禽無害化處理十分重要。在實際處理過程中,生物菌床無害化處理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技術,可以廣泛推廣。為促進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應從提升意識、加強宣傳、完善制度幾個方面入手,使養殖戶認識到無害化處理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技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