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春燕 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住房和城鄉建局(陽谷縣建筑市場服務中心)
在現代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地下室的科學建設具有重要價值,相關單位在進行具體施工作業時,必須對其進行有效的防水施工,同時,還需要嚴格控制施工過程,確保防水施工效果的有效提升。有效保障地下室建設質量,使地下室建設能夠高度滿足施工需求,實現整體工程質量的有效提升。保障項目工程建設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為我國現代建筑工程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使地下室工程能夠高度滿足現代社會發展對建筑工程建設提出的最新要求。
其一為預防性原則。一般情況下,建筑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在施工后期或使用階段,很難確保有效的補救滲水和漏水問題。因此,在設計階段和施工階段,需要加大工作力度,確保能夠科學防治其滲水和漏水現象。
其二為人本原則。在具體開展建筑工程建設時,現場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是其工程建設的重要主體,對接整體工程建設質量具有決定性影響。所以,施工單位需要對現場施工人員構建培訓機制,完善獎勵機制,確保施工人員在工作中具有更高的積極性,高度重視質量控制工作。
其三為高度重視重點部分原則。通常情況下,在具體施工建設時,廚房、浴室、水暖系統、上下水外墻等部位是漏水與滲水最為常見的部位,所以在對建筑工程進行防水施工時,需要對相關部位重點施工,確定能夠強化防水、治水效果。
在建筑工程建設時,防水工程具有較為嚴格的要求,不僅會影響建筑使用壽命,同時,還會對人們居住環境造成很大影響,需要對地下室進行有效的防水施工。在對地下室防水處理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加強重視各項要求。
例如,對地下室的變形縫和外墻后澆帶采取有效的防水處理,在進行回填土之前,需要砌筑擋土墻,然后妥善放置后澆帶,為了避免回填土影響擋土,需要在灰縫中合理設置鋼筋[1]。在對變形縫防水處理時,需要合理增設卷材附加層,此時,施工人員需要分兩次澆筑變形縫混凝土,同時,在具體施工作業時,需要在變形縫上設置止水帶,在混凝土達到特定強度之后拆除模板。
在對地下室實施防水施工時,施工企業如果想要實現整體施工質量的全面提升,必須完善準備工作,合理優化工程設計,此時,設計人員需要強化剛柔結合,防排并舉。
同時,還需要科學選擇防水方案。相關人員必須嚴格審查施工圖紙,并充分了解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和抗滲等級,確保工程設計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強化圖紙會審工作[2]。最后,施工企業還需要嚴格審查施工隊伍的業績、資質、質保體系和人員組織,選擇一支具有較高專業素質和技術水平的施工團隊,嚴格基于施工流程開展項目施工。
強化事中控制和事前控制,結合施工規范和工程設計,一一列出質量預控點,強化跟蹤檢查。相關人員在具體落實建筑施工管理時,需要科學應用監理技術,高效管理施工全局,確保能夠有效保障施工質量。所以,在具體開展施工管理時,需要積極創新監理技術,合理規范施工管理,使管理工作具有更高的有效性,進而提升施工質量。
首先,在現代建筑施工中實施混凝土施工時,材料因素是造成各種裂縫的主要原因,是實現混凝土質量有效提升的重要前提。相關人員在選擇使用混凝土原材料時,需要保障原料質量,確保能夠使裂縫得到有效控制[3]。例如,在選擇水泥時,要盡量選擇低水化熱的水化,同時,還需要嚴格控制水泥中的砂石料和含泥量,實時監測水泥材料,堅持分析每一批沙石料的水泥細度、級配和含泥量,確保有效控制其中的缺陷和不足,進而保證混凝土原材料能夠高度滿足質量要求。
其次,對于混凝土施工而言,混凝土拌制具有一定的關鍵性價值,是混凝土質量有效提升的重要保障。相關人員在開展拌制工作時,拌制方法和拌制設備的科學選擇對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具有很大的影響。在澆灌混凝土時,為了確保有效縮短工作時間,需要集中拌制混凝土,同時配備多臺攪拌機,通過連續作業進行澆筑,有效保障施工速度和施工效率,進而保證更為高效的開展混凝土施工[4]。
最后,為了有效減少混凝土收縮應力,確保混凝土本身能夠更為有效的抵抗收縮用力,實驗室需要針對混凝土的抗滲等級要求和設計強度,合理優化混凝土配合比。此時,需要嚴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最大不超過0.55。施工人員可以在混凝土內合理添加高效減水劑和適量粉煤灰,確保有效降低水灰比。在拌和混凝土時,還需要控制其用水量,確保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抗壓能力和抗滲能力,保證試驗結果能夠高度滿足現場工作需求。在利用混凝土泵進行運輸作業時,還需要嚴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使其始終處于14cm~18cm 之間,同時還需要科學選擇高效減水劑和泵送劑。
首先,需要合理澆筑底板混凝土。一般情況下,底板混凝土的用量需求相對較大,同時具有較大的厚度尺寸。在進行澆灌作業時,容易出現施工縫,所以,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從底板一邊的兩側同時進行澆筑作業。還需要嚴格控制澆筑間隔時間,使其始終處于水泥初凝時間之內。為了能夠有效減少面層混凝土所具有的收縮量,需要嚴格實施二次振搗技術,在振搗密實混凝土之后,對底板表面實施三次抹平處理。在混凝土初凝之后,要覆蓋塑料薄膜和草袋,進行14d以上的保溫養護[5]。
此時,對于防水混凝土,要注意不能過早拆模,在具體實施拆模作業時,確保混凝土表面和周圍外界的溫度差始終低于15℃,避免混凝土由于溫差或干縮出現裂縫。
其次,需要合理澆筑外墻混凝土。對于地下室墻體需要分層澆筑,此時,需要嚴格控制各層間隔時間,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必須進行下一層施工。與此同時,對于所有鋼筋,還需要嚴格基于設計要求合理設置砂漿墊塊,確保能夠有效保障鋼筋保護層,為了有效避免外墻混凝土由于溫差或干縮造成的裂縫,在混凝土實現初凝之后,利用草袋進行覆蓋,對其進行有效養護14d之后,拆除外墻模板。
在存在施工縫的部分,需要進行28d以上的養護工作。與此同時,還需要加強重視地下水變化,在具體施工作業之前,需要合理設置排水裝置,在完成施工作業之后,還需要合理設置防水層。
首先,科學應用新型防水材料。對于防水工程建設而言,科學應用新型防水材料能夠有效保障工程質量安全。例如,在防水工程中,三元乙丙、氯化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卷材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在具體開展地下室施工之前,材料部門需要進行市場調研,確保能夠充分了解各種防水材料的具體性能,同時,還要全面掌握其實際應用情況。在完成市場調研工作之后,采購人員選擇具有較高安全性能的防水材料,將其投入施工建設。在正式施工之前,設置專業人員實施材料質檢工作,嚴格驗收防水材料[6]。
其次,對防水卷材進行有效的施工處理。在基層鋪設防水卷材時,確保卷材的干燥性和平整性,嚴禁出現沙粒或積水等物質。在具體落實防水卷材施工時,盡量選擇滿鋪法施工,確保能夠有效保障防水卷材的應用性能。在具體落實防水卷材施工時,施工人員要合理優化鋪貼工作,在鋪筑中,注意不能對卷材拉力拉伸,嚴格基于現行規范原則進行鋪貼工作。
在房屋工程建設時,相關人員在對地下室開展防水工程施工時,需要嚴格監督施工現場,確保能夠及時清除施工隱患,進而保證能夠有效預防質量問題。對于工民建筑施工而言,現場施工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項目施工人員需要強化現場監督工作,對施工現場進行巡回檢查,通過工作交接,檢查班組自主檢查等多種形式,全面檢查各個環節,確保能夠及時發現施工質量問題,并使其及時消除[7]。
與此同時,在監督項目施工現場時,還需要設置專業的監理人員和跟蹤管理人員,在每天完成施工作業之后,嚴格檢查和科學驗收施工現場,如果發現質量問題,必須勒令相關部門及時整改。科學制定整改計劃,在沒有徹底消除質量問題之前,要嚴格實施防范措施,而當質量問題對相關人員人身安全造成威脅時,必須立即停工處理。
首先,科學處理施工縫。在進行防水工程建設時,如果沒有對施工縫展開有效的處理,不僅會對結構的耐久性和結構強度造成很大影響,還會使混凝土出現裂縫和漏水問題,對工程正常使用造成不利影響。所以,相關人員需要連續澆筑混凝土底板,不能出現施工縫。在進行外墻施工時,只能預留水平施工縫,同時,還需要嚴格控制留置位置,使其始終在底板200m 以上的外墻上。在澆筑施工縫時,利用鋼絲板刷刷毛接縫,清除浮漿,并將施工縫隙刷干凈,然后再鋪設水泥漿或涂刷界面處理劑。在具體落實地下室施工時,如果必須留置垂直施工縫,則要將其設置在后澆帶或變形縫處[8]。
其次,在對混凝土墻板施工作業時,需要利用螺栓固定模板。在進行地下室墻板施工時,為了有效解決由于墻體穿墻螺栓造成的滲水隱患,需要合理使用一次性螺栓,避免對混凝土結構防水造成破壞。
最后,在對建筑工程實施地下室施工時,具有較多的穿墻管道,所以,在具體施工作業時,需對其進行有效的防水處理。在混凝土結構澆筑之前,必須在穿墻管道處預埋套管,并在套管上加焊止水環。
首先,在完成施工作業之后,需要強化養護工作。對于地下室施工而言,施工之后的有效養護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施工質量,因此,在施工主體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強化養護工作[9]。例如,在澆筑完防水混凝土之后,在12h 之內覆蓋保護膜,對其進行有效的保溫養護;而在12h 之后,通過覆蓋薄膜或灑水等方式濕潤養護混凝土表面,持續進行14d的濕潤養護。在具體養護作業時,還要嚴密監控溫度變化,結合施工環境溫度的具體變化科學調整養護方案,避免混凝土內部和表面存在過大溫差,導致產生溫度裂縫。同時,還可以有效避免環境溫度過高,導致產生干縮裂縫,在必要情況下,需要在混凝土表面噴灑養護劑,確保地下室混凝土具有更高的防水能力。
其次,科學防護防水產品。在對地下室建設防水層時,要強化成品保護工作,為了有效避免出現人為破壞,要保障相關人員不能在防水層上進行作業。與此同時,還要盡快完成地下室屋面地板等防水層施工,然后開展下一道工序,避免人為因素破壞防水層。
此時,相關人員必須高度重視防水工程,在開展具體施工作業時,必須對其水源問題加強重視,一般情況下,地下室的環境相對潮濕,可能會出現水源淤積現象,導致地下室儲存一定的水源,進而使其地下室出現漏水現象。相關人員在具體落實地下室施工時,如果在地下室帶進水源,需要及時采取干燥手段,確保能夠有效清除水源[10]。
施工人員在具體開展項目施工時,如果身上有水,需要更換衣服,確保有效隔離水源。此外,在具體落實地下室施工時,如果水的問題無法避免,需要科學設置防范措施,確保有效避免水源滲透到地下室。在建設完地下水之后,還需要嚴格檢測內部水源問題,在保證沒有漏水現象之后,才可以繼續開展后期施工。
總之,在建筑工程建設中,通過完善施工準備,控制混凝土材料,改進混凝土澆筑,引進新型防水材料,強化現場管理,優化細部施工,加強施工后期管理等措施,可以對地下室進行更為有效的防水施工。嚴格控制施工過程,合理優化施工作業,有效避免地下室出現滲水和漏水等情況,科學處理地下室施工中出現的各項問題,進而保障地下室施工整體質量,提升整體工程建設效果,使地下室建設具有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我國現代建筑工程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使其滿足國家經濟建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