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 廣州市住宅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
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我國國民經濟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人們生活水平以及消費水平的日趨增長,房價的持續增長,使建筑行業的規模也變得強大起來。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建筑行業也在努力追隨著新時代的步伐,在科學技術的引入和創新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先進技術和設備的應用也開始逐漸增多。這些都離不開施工前的設計工作,因為它是建筑工程的質量得以保障的前提基礎,只有設計出合理的方案,才能促進建筑工程的安全穩定進行。
只有處理好設計質量的問題,才能夠全面保障工程的完成質量。關于工程的設計工作,其中包含著圖紙、施工流程,設計說明等,其中設計環節也要結合相關的建設指標。比如,實體工程中的“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實用、保障質量”的建設方針,對工程的建設發展起到一定的督導作用。一項工程的開展,是將工程施工前期的設計工作作為開展基礎。因此,無論從工程質量、工程投資到工程進度,甚至是竣工完成后的運行階段,任何環節所產生的成本以及效益,都有一定的影響。
現階段,建筑工程當中的工程設計工作仍處于發展階段,施工圖紙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設計問題。不論建筑種類性質,對于工程設計工作的應用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完全適用于工程的建設。比如,前期準備階段的所設計的施工圖紙,可能由于缺少對現場施工環境的勘察,又或者是專業強度不夠,所設計出的圖紙缺少深度,通常情況下都會出現“錯、漏、碰、缺”問題。
有的圖紙不考慮施工情況,所以在施工預算時,由于缺少準確數據的支撐,容易產生較大的誤差,甚至會在臨近開展出現圖紙修改或更換圖紙的情況,嚴重干擾了工程的正常運行。主要的原因在于:單一的進行工程設計,缺少多方數據和圖紙的對比,設計模式過于傳統,內容過于簡單;不能有效的控制工程建設成本,產生鋪張浪費的情況,不能科學使用有限資源等。
因此,要嚴格重視設計工作的重要性,保障工程設計質量,并要嚴格遵循相關規章制度,按照相關標準規范設計工作,實現對資源、成本的合理使用和控制,為滿足業主的需求,完善項目設計工作,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一般專業性不強的人對工程設計的理解都只停留在紙面工作、繪畫、構圖等活動。但是實際上建筑設計工作中,對于所有的施工材料、儀器設備等都要設計出立體樣態,并且對設計工作而言,建筑思維才是實打實的骨架,將圖紙變成現實的基礎,更好地為施工人員提供建設信息,并為后續工作開展奠定基礎。
除此之外,還包括施工技術的選擇,設計中會選擇多種技術開展實施,為的是精心挑選出一種更符合實際需求的技術手段,這樣才能整體上相互協調,設計結構與技術相配套,進而有效避免了各個關聯因素出現問題影響后續施工。
一般而言,企業的發展水平都跟自身的經濟效益相關聯,也因此使企業更注重追求經濟上的反饋,而忽視了其他有助于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點。比如,在生產過程中,數據管理維護力度弱,數據分析應用膚淺,以及仍存在較為凸顯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專業程度不夠的現象,都嚴重影響著工程所需的設計資料管理工作的落實效果。
由于我國企業整體上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并未完全普及,使得數據分析工具在一定程度上還處于落后階段,不能滿足正常生產活動中的分析工作,使得所的數據可靠度不高。大多數員工對于資料管理不到位,了解過于片面,導致大量工程資料丟失,影響設計工作的開展以及設計方案的可信度。大量信息需要被更新、整理,而相關技術人員精力不足,自身的實踐經驗也不豐富,在技術創新方面停滯不前等,都影響著資料管理系統的發展。
工程項目設計工作的完成,需要不同部門的工作人員一起協調進行。在整個工程當中,無論是管理者還是具體到項目的施工人員,都要對各自的工作負責。但是,由于參與的人員較多,所以在具體施工中可能會因為某些失誤造成意外事故的出現。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還是參與施工隊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水平較低,以及專業水平較低,所以設計工作的質量也就無法得到充分的保障。
再者,就是設計人員的專業度問題。因為設計工作對于設計者的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的要求極高,這也是為何許多工程單位都會選擇分包、轉包等方式對設計工作進行降壓,并且在后續開展時多會采用淺層設計模式,主要是為了加快設計周期,避免影響整體的工程進展。
在進行分包設計時,受設計者專業度以及專業領域差異化的影響,比如土建與水電兩部分的設計工作,在完成設計后需要將兩者結合,此時就會出現結構等諸多方面的不匹配,或者是技術上的差距。這些問題都會最終影響工程的整體質量,可見專業度不足,對于工程設計質量的保證有很大限制。所以,這也提醒相關施工單位,在選用設計者時,一定要重視其是否具有相關設計資格,以及實際經驗的積累度等。
存在設計內容與實際不相符的情況。一般情況下,不同的工程會有與之相應的設計方案和方法,同一套設計方案并不適用于多種類型的建筑工程,一旦存在設計與實際存在較大差異的情況,通常都是未能夠按照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工作,照搬照抄類似工程的設計方案,并沒有結合自身情況進行改良和創新。
有的工程項目比較特殊,可能會因為地勢問題,或因為施工環境問題,設計工作者并未按照特殊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設計工作,嚴重缺少對實際問題的考慮,所以在具體實施時,并不能很好的應用設計方案,最終導致工程的停滯。
我國設計師數量有限,并且工程設計質量也并不高,所以嚴重阻礙了我國建筑工程設計工作的發展,導致這種局面的一個原因在于,國內設計人員在設計思維上的狀態不夠緊隨時代。傳統思想下的結構設計,并不利于現如今的工程應用當中。比如,高層建筑的施工管理中,關于結構設計中所應用到的墻體厚度偏大,影響到側移的規范數值,所以對抗震設計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
同樣,過于追求創新點設計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過分的彰顯建筑特點,就會缺乏對實際情況的考慮,最終使得設計方案不成熟,嚴重偏離了建筑工程設計的整體性和協調性原則,同時也使設計師丟掉了自己的設計風格。
當前,由于互聯網時代的迅速發展,各個企業對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不斷增加?,F在越來越多的建筑工程在進行設計工作時,不再利用傳統的模式開展工作,像一些圖版設計等,都開始依賴于計算機的出圖技術,這與傳統圖紙設計工作而言,大大縮短了工作周期,同時也保證了圖紙的設計質量。
但是,有利也有弊。機器代替了人員使得工作者開始懈于花時間去設計,而更多將計算機作為主要工具,忽視了它的“輔助”地位,這樣工作者對于設計工作也處于懈怠狀態,不利于設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并且產生一些不利因素。
員工的素質問題應當是最先考慮解決的,高素質、專業性較強的員工所設計出的圖紙,既能夠達到工程的施工標準,同時還能夠保障施工質量。所以,建筑企業應當重視設計人員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培訓,使得員工的思想能夠完全跟著行業的發展方向引導,通過學習和實踐,來驗證自身的專業水平,不足的地方能夠及時地改進,從而不斷地提高工作能力水平。
在建筑工程的現場施工管理中,安全一直都是首要問題,可以對員工定期進行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涉及安全和員工的專業素養兩方面。首先對施工人員的專業素養培訓是避免或減少安全隱患的基礎,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是鞏固,更大程度降低現場管理的風險。
因為工程項目的設計工作需要多部門協調完成,所以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加強人員之間的來往和溝通,充分發揮團隊精神,提高工作水平。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員工的崗位責任意識。因此,工程的設計質量直接受到員工素質和專業水平的影響。
為了進一步保障工程設計工作的開展效率和完成質量,可以對其實施必要的設計監理,監督和管理設計工作中的行為,規范設計工作中的不合理操作行為。近幾年,我國由于設計環節的失誤造成工程事故的情況較為頻繁,同時產生的資源浪費的情況也較為嚴重,所以設計質量監督與管理的出現,對避免上述問題以及提高工程完成質量有一定的幫助。
工程設計工作的主要思路要完全依照設計師,可以借鑒其他意見,但是要始終堅持面向過程、持續漸進、積極主動、預防為主的基本規則,不斷實現對設計工作的改良。在項目前期就讓業主、監理工程師參與到項目中來,對項目實施產生積極的影響,進一步保障設計質量。
由于建筑工程設計工作較為復雜,作業量很大,因此,對其進行更加優質的管理已成為必要。施工單位通過對工程設計工作信息化的管理,科學的控制并做好協調工作,降低安全風險的發生率,以此提高對設計質量的控制。
在此基礎上,利用信息化的技術手段更為全面的管理工程設計資料,保證設計所需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為后續質量監督管理提供參考依據。除此之外,設計單位要提高工作人員的創新意識,以及高新技術的投資力度,加強對于內部以及外部信息的整合再利用,提升自身的高新技術水平。
通過創新出的先進技術開展合理的資源分配,現場的人員管理問題等,從而提高整個設計上的科學性、可靠性,使設計方案與具體施工更加匹配,不僅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效率,還可以降低人工作業引起安全問題的概率。
通過設計競爭機制,設計人員能夠更加嚴謹的審視自己工程設計方案,并仔細反思自己的設計思想,不斷地延伸到對工程結構設計、工程造價、資源利用等多方面的考慮,嚴格遵循可持續發展戰略。要合理的學習高水平的設計方法和理念,結合自身情況合理展開方案設計。
并對設計人員施行績效獎勵制度,有效提高其工作積極性,以及嚴謹的態度。對于事故責任的落實和承擔,也要有必要的制度去約束。在企業內部制定相應的考核體系,從而更好地規范員工操作要求,加強自身的責任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當中。
在開展建筑設計時,會出現多重的問題,工作開展復雜多樣,極具挑戰性。比如,在設計中融入生態特征,積極促進生態發展成為行業的一種必然發展趨勢。要堅持在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丟棄綠色生態設計理念的引用。例如,加強綠色節能技術的引用力度。即國家積極提倡對于建筑行業在施工過程中對綠色節約型技術的利用,包括節約型的建筑材料、高科技技術手段等。
由于當前國家在綠色工程節約技術方面還不夠成熟,對促進建筑企業施行節能技術的開發利用產生一定阻礙。首先,所有技術施工都必須以安全為前提;其次,積極引用綠色生態理念于設計中;最后,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需要建立并完善檢測體系,提出更高水平的評估制度,對整個工程建設進行實時監督管理,優化資源的合理配置,以實現建筑工程與生態理念同步發展。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建筑工程的設計質量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企業對建筑工程的設計質量問題還沒有提出更好的策略。而對建筑工程的設計工作進行有效改善已成為一項必經環節,它直接影響著這個工程的成敗以及整個建筑行業的發展。
因此,要提高對其設計質量的重視程度,積極規避整個環節存在的不良問題,提高設計人員的專業素質,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穩定,促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