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愛平 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和傳統的建筑方式相比,裝配式建筑可以有效地減少建筑過程中垃圾和污水排放,并且可以有效地控制噪聲和有害氣體。更重要的是縮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成本。在美國和日本一些發達國家,裝配式建筑得到了廣泛運用,同時取得了突出的效果。所以,我國作為發展中大國自然也應加強對裝配式建筑的重視,再加上裝配式建筑在我國建筑市場已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因此,做好裝配式建筑的管理,是全面發展裝配式建筑特點的重要途徑。
裝配式建筑到底存在哪些特點呢?又該如何才能做好裝配式建筑項目管理呢?本文將對此展開論述。
近些年,我國政府也加強了對裝配式建筑的重視,同時在政策上給予了相應的支持。比如,在2014年7月我國住房建設部門引發了《住房城鄉建設關于推進建筑行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在意見中明確提出了建筑行業要進行創新和改革,將現代化建筑的發展作為改革的重點。
此外,在2015年國務院又印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同時在意見中指出了爭取十年時間內,使我國建筑中裝配式建筑達到30%,由此可以看出我國政府對裝配式建筑的應用有著高度的重視。
再之后的2016 年9 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該意見中對裝配式建筑發展的標準體系進行了論述,比如,裝配式建筑的設計、施工過程以及部件的選擇、裝修和綠色材料的運用等,總共涉及八個方面的內容,這八個方面也是建筑行業的整體內容。三個月之后,我國住建局頒發了《建筑行業現代化發展綱要》,在綱要中提出了2020年裝配式建筑在新建房屋比例上應超過20%,2025年的時候要超過50%。
不僅如此,在2017 年的3 月份住建部門制定了《“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這使得我國裝配式建筑的開展有了科學的發展方向和具體的施工方案,同時在2020年最少應培育出50多個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通過這些示范城市推動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和我國建筑的改革。
裝配式建筑在當前建筑行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是因為裝配式建筑有著其獨特的特點和優勢,所以才引起住建局和建設企業的重視。裝配式建筑到底有以下特點和優勢。
首先,裝配式建筑有著信息化的特點。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實施施工監督和管理,這樣可以及時溝通施工過程中的問題,保障工程高效、有序地開展。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廣泛運用,也體現出裝配式建筑和信息技術密不可分的特點。
其次,裝配式建筑在工程建設中的運用,推動了建筑方式和施工的改革。因為裝配式建筑施工多數都是以預制為主,施工現場和構件的組裝,為施工的高效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這一點是傳統施工方案無法實現的特點,但是,這需要施工管理人員對裝配式建筑施工的管理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并且開展科學的施工管理。
此外,裝配式建筑還有施工周期短和節約成本的效果,因為在裝配式建筑施工的工程當中,工程進行了科學的規劃,同時減少了一些施工設備的反復應用和重型設備的使用,這在無形之中降低了企業的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和保障了施工的進度。以上這些都是裝配式建筑的特點和優勢,也是裝配式建筑在我國發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想要使裝配式建筑的優勢和特點得到全面的發揮,需要科學和高效的管理裝配式建筑的應用,這樣才能有效地應用裝配式建筑,推動我國建筑企業的發展。再加上裝配式建筑整體施工過程貫穿了施工設計、零件應用、設備的使用與維護等六個主要施工環節,而每一個環節又有著較強的邏輯性和關聯性,只有做好每一個環節的施工,才能完成施工目標。所以,在具體裝配式建筑的應用,要做好科學的管理。
在裝配式建筑施工中,構件的設計和傳統的施工方式有著較大的區別。所以,裝配式建筑中構件的設計直接影響了的施工質量和過程,這也就意味著裝配式建筑施工中,管理人員要科學設計構件,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對構件展開可視化分析和構造模型的實驗,結合傳統的構件設計方案以及裝配式建筑的建筑特點拆分和再造構件。
此外,在構件重新設計和完善的過程中,還要邀請施工人員參與,通過施工人員的參與使構件的設計更加符合實際施工需求,對構件設計中出現的問題也可以及時進行改正,從而使構件的設計更加精確,降低吊裝難度和提高施工速度,使裝配式建筑的優勢得到更全面的發揮。
在裝配式建筑施工中做好項目管理,首先就需要對構件科學設計,通過科學設計構件為后續施工的開展提供方向和目標,使施工過程符合施工的要求和特點,為高效施工和如期完工奠定基礎,從而推動我國建筑發展中裝配式建筑的廣泛運用。
裝配式建筑項目管理中不僅僅需要管理構件的生產過程,還要監督構件的運輸情況,加強對構件運輸過程的監督,使構件安全、準確的運輸到使用場地,并且在使用場地科學的堆放。這關系到構件使用的速度和效率,因此,在構件運輸過程中,要積極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實現構件的生產、運輸、使用一體化監督,從而保障構件可以按時運送到使用場地。當構件運輸到施工現場之后,還需要對構件進行組裝。在組裝之前,要檢查構件的質量,同時選擇科學的順序組裝構件。此外,在安裝和組裝構件的時候,還應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避免施工現場出現混亂的現象,做到施工中的零失誤。
不僅如此,在裝配式建筑中做好對構件組裝的管理,可以提高建筑企業的管理能力,實現管理的精細化,使構件的組裝結合施工的實際需求,實現管理有據可查,提高管理效率。與此同時,在組裝構件的時候,還可以參照施工設計說明,并在施工設計的時候,詳細劃分裝配式建筑的建筑特點、建筑要求、構件的規格和組裝方式,這樣可以為構件的組裝提供有利條件,也可以使裝配式建筑構件的組裝,從一開始的時候就結合實際工程的特點和需求,避免在后期施工過程中出現臨時調換或者是構件不符合施工特點的現象,保障裝配式建筑工程的有序、穩定開展。
在建筑行業中需要對設備和零件定期保養,這樣才能使設備和零件處在最優的狀態中,從而為施工的高效開展奠定基礎。因此,在裝配式建筑中做好項目管理,還需要對構件產品定期維護和保障,因為構件本身屬于施工零件,也是直接影響裝配式建筑有序施工的基礎和前提。所以在裝配式建筑的項目管理中,應加強對構件的保養。比如,定期對構件檢查或者除銹,使構件處在良好的使用狀態中。
裝配式建筑中構件也可以實現房屋的裝修,對提高住宅的品質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想要發揮構件的優勢與作用,就需要使構件處在最佳的使用狀態中,因此在裝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要制定科學的維護和保養制度,將構件的維護和保養納入工作重點,企業也應定期檢查構件的使用、保養,使構件可以時刻保持良好的使用狀態。
當然,管理人員要主動學習一些保養構件的方式和技巧,通過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使構件的保養更加科學,為構件的使用做好準備。因此在裝配式建筑項目管理中,應做好對構件的保養與維護,這是提高裝配式建筑施工效率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基礎與前提。
在裝配式建筑項目管理中,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方式直接影響了管理效率,也影響了建筑企業的發展和我國建筑行業中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所以想要做好裝配式建筑中的項目管理,需要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通過加強管理人員的培訓使項目管理更加科學,推動裝配式建筑的有序施工。
因此,作為建筑企業可以組織單位項目管理人員外出學習,比如學習一些新的管理技巧、管理方式、管理觀念與思路等,從而建設出一支具備較強管理能力的項目管理部門。此外,在裝配式建筑項目管理中,管理人員自身也應有提高自身管理能力的意識,比如通過網絡學習新的管理方式,和同事討論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又或者是查閱相關的管理資料等,這些都可以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當然,企業也可以邀請一些優秀的管理人才到施工現場進行指導,比如指導構件的組裝、保養等過程,傳達一些先進的管理方式和技巧,這也可以提高裝配式建筑項目管理中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當項目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得到提升之后,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就可以開展高效的施工管理,使管理更加符合裝配式建筑的特點和項目要求,推動我國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和企業的發展。所以,作為建設企業應加強對項目管理人員管理能力的培訓,建設出一支具備較強管理素養的裝配式建筑管理團隊。
人才培養是促進國家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在裝配式建筑的特點及項目管理中,想要推動我國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并且做好項目管理,就需要加強對裝配式建筑人才的培養。我國裝配式建筑發展較晚,所以裝配式建筑對人才的需求較大。比如在構件的深化和設計階段就缺少相關的人才,再加上構件設計工作量較大,設計內容有著較強的創新性特點,所以對人才有著更高的要求。
因此,作為企業和建筑管理單位應加強對裝配式建筑人才的培訓,比如在高職院校專門開展相關的課程,又或者組織開展實習和實踐等。通過多種方式,多種渠道培養更多的裝配式建筑人才,這樣才能推動我國裝配式建筑的發展。不僅如此,在培養裝配式建筑人才的時候要大膽地創新,這樣可以使裝配式建筑人才掌握和學習更多的技能。對于敢于創新的同學教師要給予鼓勵和表揚,以此激勵他人進行創新。
此外,在政策上要扶持企業,為企業加強員工培訓提供有力的支持,比如提供裝配式建筑的技術支持,培訓課程等,實現從多部門、多角度培養裝配式建筑人才。
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在各個行業中都有所應用,因此在裝配式建筑的項目管理中,應做好信息技術和裝配式建筑的整合,也就是實現現代化的裝配式建筑項目管理和數字化的施工,這樣可以避免人為施工出現的問題,也可以做到實時、動態化管理,使裝配式建筑施工中項目管理的開展更加科學。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建筑單位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施工檢測,比如對風力、溫度、濕度等環境的檢測,也可以利用監控設備監督施工現場,利用即時通信軟件分享施工中出現的問題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使信息技術在裝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得到廣泛的運用,推動我國建筑企業的發展。
此外,從建筑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和特點來看,未來我國建筑和信息技術之間的關系愈發密切,做好裝配式建筑中信息技術的運用符合未來我國未來建筑市場的發展方向和趨勢,也符合當今工程的施工要求。正如BIM 技術在裝配式建筑中的運用,就可以實現施工的數字化管理,大幅度提高管理能力和施工效率。
由于我國裝配式建筑起步較晚,所以預制構件在生產和設計中形式多樣,這就導致不同的構件在不同的施工場所中無法實現靈活運用,這一現象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構件的使用,也造成了資源浪費。
所以建設企業和構件生產部門應制定科學的施工規范,將構件的規格、標準進行統一,這樣就可以實現構件的交叉和靈活使用,避免浪費問題的出現,實現施工的協調化和模塊化,推動我國建筑企業的發展,做好裝配式建筑中項目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總之,裝配式建筑中項目管理直接影響了建筑的效率和進度,也影響了我國建筑行業中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和促進城市的建設。雖然裝配式建筑在我國起步較晚,但是最近幾年通過政策上的支持和企業的創新,裝配式建筑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為城市的建設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所以作為建筑企業、住房建設等多部門應加強對裝配式建筑的重視,通過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采用現代化的施工技術等方式,實現裝配式建筑施工的高效開展和高效管理,推動我國建筑行業的創新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