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社日前刊文指出,美國的封鎖比子彈和炮彈的破壞力更大,美國對古巴人民困境的漠視無異于“令人心碎的謀殺”。古巴外交部長近日表示,古巴擬于11月第30 次向聯合國大會提交要求美國結束對古巴封鎖的決議草案。
美國1962 年開始實施的對古巴經濟、商業和金融封鎖持續至今,60 年來給古巴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和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古巴外交部長羅德里格斯近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古巴擬于11 月第30 次向聯合國大會提交要求美國結束對古巴封鎖的決議草案(以下簡稱決議草案)。

古巴民眾在首都哈瓦那參加愛國集會,抗議美國對古巴長期封鎖
“美國政府總是辯稱,對古巴的制裁只針對政府,不針對民眾,但每個古巴家庭對美國封鎖造成的傷害都有切身感受。”62 歲的古巴醫生索尼婭·門德斯說。
從燃料、食品、日用品到藥品,美國對古巴的制裁封鎖幾乎覆蓋一切,導致古巴長期物資嚴重短缺,民眾生活困苦。“美國甚至在新冠疫情期間阻礙古巴獲取生產疫苗的原材料,這等同于犯罪。”門德斯說。
拉美社日前刊文指出,美國的封鎖比子彈和炮彈的破壞力更大,“是對古巴人民人權的大規模、公然和不可接受的侵犯”。美國對古巴人民困境的漠視無異于“令人心碎的謀殺”。
據古巴官方統計,按當前美元價格計算,美國封鎖60 年來已導致古巴累計損失超過1542 億美元。其中,僅在去年8月至今年2 月間,美國封鎖對古巴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達38億美元,是以往同期經濟損失的最高紀錄。
1823 年,時任美國總統詹姆斯·門羅發表所謂的“門羅宣言”,宣稱“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長期以來,美國抱持“門羅主義”,將拉丁美洲視為“后院”,通過強權干涉、威逼利誘等手段迫使拉美國家按美國意志行事。
門羅擔任總統時期,國務卿約翰·昆西·亞當斯將當時仍是西班牙殖民地的古巴視為美國的“天然附屬物”,提出所謂“熟果政策”,即待時機成熟便吞并這顆“如同被風吹落的果實”。1898 年,美國在對西班牙戰爭勝利后占領古巴。1959 年,古巴人民在菲德爾·卡斯特羅領導下推翻巴蒂斯塔獨裁統治,建立革命政府。此后,美國便對古巴采取敵視政策。
1961 年,美國宣布與古巴斷交,并于次年開始對古巴實施經濟、金融封鎖和貿易禁運。2015 年,兩國恢復外交關系,但美國并未全面解除對古巴的封鎖。2017 年特朗普政府上臺后,美國再次加碼對古巴制裁。拜登政府去年1 月上臺以來,已兩度延長作為對古巴封鎖、禁運法律依據的《對敵貿易法》的有效期。
今年6 月,美方拒絕邀請古巴、尼加拉瓜和委內瑞拉領導人參加在美國舉行的第九屆美洲峰會。此舉受到拉美國家廣泛批評和抗議。古巴國家主席迪亞斯-卡內爾指出,在美方操縱下,美洲峰會重拾“門羅主義”,是一次“帶有新殖民主義色彩的表演”。
古巴哈瓦那大學歷史與哲學系教授法維奧·費爾南德斯說,古巴尋求獨立自主發展道路,美國將這視為對其霸權的挑戰,因而用經濟封鎖等手段來懲罰古巴。美國的霸權主義思維和干涉主義行為從未因時代變化而發生根本轉變。
“人民請起來,消滅制裁!”上千名示威者在第九屆美洲峰會會場外高呼口號,抗議美國政府延續對古巴等美洲國家的制裁政策。
美國匹茲堡大學客座法學教授丹尼爾·科瓦利克指出,美國從未平等對待拉美國家,似乎理所當然地認為自身在拉美地區擁有說一不二的影響力,一些拉美國家早就對此不滿。這次美洲峰會的尷尬處境反映出美國在西半球的影響力進一步下滑,凸顯霸權主義不得人心。
古巴政府計劃在今年11月再向聯合國大會提交決議草案。而自1992 年以來,聯合國大會已連續29 次以壓倒性多數通過古巴提交的決議草案。羅德里格斯指出,事實證明,美國對古巴的封鎖政策只會使美國受到孤立、失去聲譽。
古巴中學教師米格爾·克魯斯說,聯大歷年來的投票結果是國際社會普遍反對美國霸權主義的最有力證明。“古巴人有權利擺脫美國制裁的枷鎖,世界也有權利打破美國的強權作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