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新聞發布了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出現眾多湖泊的新聞。作為常年干旱的沙漠,這些湖水從何而來?是否真如輿論所猜測的那樣,“樓蘭綠洲”將重現?塔克拉瑪干沙漠“極端天氣事件”為何頻上熱搜?
近日,央視新聞發布了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出現眾多湖泊的新聞。視頻中,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黃沙與碧水交相輝映,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場面十分壯觀。視頻發出后,有關“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里出現眾多湖泊”的話題討論沖上了熱搜,有人提出了“漢唐氣候甚至樓蘭綠洲要重現”的論調。
作為常年干旱的沙漠,這些湖水從何而來?是否真如輿論所猜測的那樣,“樓蘭綠洲”將重現?
地處新疆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公開數據顯示,塔克拉瑪干沙漠東西長約1000 公里、南北寬約400 公里,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
塔克拉瑪干沙漠平均年降水量不超過100 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發量卻高達2500 至3400 毫米。如此干旱的環境中為何會出現湖泊?這些湖泊又都分散在哪里?
經調研得知,網傳“沙漠湖泊”的美景照片大概位置在尉犁縣羅布人村寨景區一帶。該景區一直因水沙交融聞名,沿途有部分“湖泊”是塔里木河流域向原始胡楊林下放生態水形成的。另有部分則是9 月以來塔里木河流域出現警戒洪水后,河道溢出來的漫灘水形成的多個小型“積水庫”。
新疆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穎說,今年入汛以來,南疆氣溫持續走高,夏季南疆平均高溫日數為29.7 天,較常年偏多7.6 天,居歷史同期第一位。受高溫影響,5 月上旬南疆大部分山區積雪較歷年同期偏多,而9月中旬相對偏少4 至8 成。8月,南疆區域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05%。
陳穎解釋稱,塔里木河北邊支流多來自天山山脈,南邊支流則多來自昆侖山脈。高溫融雪疊加頻繁降雨,使塔里木河各支流陸續出現超警戒洪水。今年5 月下旬至9 月下旬,塔里木河干流出現歷時80 天的洪水過程。

央視新聞發布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出現眾多湖泊的畫面
綜合上述原因,塔里木河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中漫溢,形成了眾多“湖泊”。因此,大片的沙漠被洪水覆蓋,看上去像是沙漠中出現了湖泊。
也有專家表示,這些“沙漠湖泊”實際上是當地暴雨、自然滲漏和下放的生態水形成的積水。積水還未滲透進沙漠,所以在低洼處形成了看上去像是湖泊的景象,但其馬上就會消失,實際上不能算是湖泊。
近年來,隨著南疆西北暖濕化越發明顯,部分網友關心,“樓蘭綠洲”是否能夠重現?
就此,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副所長姚俊強說,氣候加速變暖的趨勢確定無疑,但南疆區域降水量的增加趨勢卻并不顯著,加上降水量本身很少、增幅有限,無法滿足增溫引起的巨大蒸發需求,因此干旱仍將是主要態勢。
姚俊強指出,沙漠湖泊在世界上很多沙漠中客觀存在,一般是在較長時間下沙漠表面洼地積水形成的比較寬廣的水域。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湖泊主要受塔里木河上游來水的影響,上游來水多就會在河道兩岸漫溢形成短暫性水域。最近受夏季塔河大洪水影響形成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湖泊即為這類暫時性水域。
同時,姚俊強補充,沙漠湖泊可通過蒸發過程將湖水蒸發變成水汽增加至大氣中參與水分循環,但這部分水汽含量很少,并不能夠直接影響降水過程。在大沙漠和高溫環境下,湖泊的降溫效應也很有限,而此類沙漠湖泊大多會在季節內通過蒸發、滲漏等形式消失。
因此,姚俊強認為,查詢相關研究成果后可以發現,近年來塔河流域小型湖泊數量并沒有增加,所以沙漠中長期出現綠洲的概率并不大。
去年夏季,塔克拉瑪干沙漠局地出現洪水,年底塔克拉瑪干沙漠出現大范圍降雪;最近,塔克拉瑪干沙漠出現“湖泊”……塔克拉瑪干沙漠出現與天氣有關的新聞為何牽動著大眾神經?
對此,姚俊強解釋稱,這一方面反映了我們的科普力度不夠,大眾對“極端天氣事件”和“氣候事件”容易混淆而無法分辨,把小概率的極端事件當成“氣候事件”,所以才會有“變江南”“暖濕氣候”等一些不科學的認知。
另一方面,部分自媒體表述不規范,也是導致大家誤解的主因。沙漠周邊出現暴雨,然后形成洪水或積水,很多媒體會表述為“沙漠發生暴雨”等,同科學常識相違背。
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研究員毛煒嶧指出,對于新疆尤其是熟悉南疆氣候的當地人來說,塔里木河發生洪水、沙漠里出現積水和積雪等都不是什么奇聞,如同沿海地區遇到臺風一樣。南疆當地所有的天氣過程沙漠里都會出現,比如暴雨、閃電和雷鳴,只是發生頻次較少而已。沙漠里不僅僅只有大風和沙塵暴,這些本來就很常見的天氣過程需要社會公眾理性客觀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