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天會不敢開,包括原來的政府常務會,最后(我)都不敢去開了,心里壓了一塊石頭。”面對鏡頭,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水產漁政局原局長駱兵回憶起今年5 月投案前的惶恐。他是如何一步步走上歧路的?
“(我)一天會不敢開,包括原來的政府常務會,最后(我)都不敢去開了,心里壓了一塊石頭。”面對鏡頭,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水產漁政局原局長駱兵回憶起今年5 月投案前的惶恐。
駱兵為人豪爽、擅長結交,憑著處世狡黠和較強的能力,在南江這個地處大巴山脈的小縣城里“頗有名氣”。在單位,他是說一不二的領導;在朋友圈里,他是懂生意經的“撈金手”;在社會人士眼中,他是人脈廣泛的能人。而頻頻的角色轉變、人設切換,讓他逐漸失了初心、越過底線,最終沉淪在燈紅酒綠中。
11 月3 日,四川省紀委監委網站“廉潔四川”“‘案’理說”欄目披露了甘當商人“掮客”的駱兵一案詳情。
簡歷顯示,駱兵生于1965年12 月,曾任南江縣水務局黨組成員、工會主任,南江縣農業局黨委委員、水產漁政局局長,南江縣水產漁政局局長等職。
據欄目披露,曾經敢闖敢試的駱兵,在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奮斗20 余年,不但曾榮獲省級行業系統先進個人,還順利走上了領導崗位。然而,他勇于闖蕩、善于“鉆研”的勁頭竟用到了其他方面。
2009 年前后,隨著南江縣紅塔新區開發建設,一大批外地客商涌入南江。工作之余在茶樓休閑的駱兵,聽著那些倒倒手就日賺百萬的買賣、看著那些動輒輸贏上萬的牌局,頓時讓他有了落差感,被表彰為省級行業系統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也不能讓他滿足。
自此以后,駱兵開始從經手過的項目、接觸過的商人中研究起門道來。最終,他認為南江縣房地產行業正是上升期,且地產項目回報高、回本快,便罔顧上級嚴禁經商辦企業的“三令五申”,借女兒的名義與妻弟陳某共同成立了房地產開發公司。

駱兵
彼時的駱兵幾近“瘋狂”,摸行情、看地塊、探消息、跑關系……終日奔波游走,沉浸在發大財的美夢中。當他覺得萬事俱備后,便多方籌措拍賣保證金參與競拍土地,但他看中的那塊土地最終卻被實力強勁的其他公司競得。
一擊不中的駱兵并不甘心,仍是終日奔走,期待再次出擊。但在嚴查違規經商辦企業的形勢下,他無奈將持有的股份轉讓。
商人夢碎,駱兵深思熟慮后轉變了發財道路——當掮客,以人脈換錢脈。那時,因業務能力較強且前期工作做出了一些成績,組織將駱兵調到南江縣水利局擔任領導職務。
然而,駱兵不感恩組織關懷、不思考如何將組織信任變為工作動力,反而不顧黨員干部形象,利用職務便利頻頻“織網”,串聯起一些喜歡研究“生意經”的老熟人、老朋友,在牌局里籠絡,在酒桌上勾兌,在茶樓中密謀。
2012 年初,駱兵偶然得知南江縣紅塔新區有一塊土地即將對外掛網拍賣,該土地周邊配套建設有醫院、學校和商場,是個穩賺不賠的機會。他便與商人朋友商量,從外地邀約一名資產雄厚的老板來南江進行投資開發,并從中謀取利益。
通過層層牽線搭橋,駱兵認識了重慶籍商人譚某。駱兵向譚某表露,其與政府及有關部門領導熟識,可在開發過程中協調關系和解決問題。事后,他更是自掏腰包數十萬元接待譚某的團隊到南江考察,最終形成開發意向。
為了彰顯能力,駱兵將老熟人——時任南江縣紅塔新區建設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的何某某(已另案處理)引薦給譚某。酒過三巡后,何某某承諾在土地出讓金繳納方面可以給予方便,這讓譚某對駱兵的能力深信不疑。為低價拍到該地塊以及在土地出讓金等事項上得到更多幫助,譚某一次性送給駱兵現金50 萬元。在競拍成功后,他又通過中間人向駱兵轉賬30 萬元。后來,譚某因資金鏈出現困難,便請求駱兵協調緩交余下土地出讓金,并先行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證。
駱兵拿錢辦事,開始了新一輪的牽線之旅。他甚至利用工作上的便利,荒唐地到一位縣領導家中請托關照,被拒絕后仍不死心,再次邀約何某某等人商議。然而,譚某的企業頹勢難轉,項目“爛尾”。眼見在譚某身上再也撈不到油水,駱兵又四處鉆營。可隨著開發建設項目的大形勢“降溫”,駱兵的掮客生涯也就此終止了。
2019 年,因利用職務影響為他人謀取利益并非法索取、收受巨額財物,何某某及相關領導干部被留置,其身邊交往的一些商人也相繼被調查,這讓流連于酒局、牌桌的駱兵惶惶不安,生怕自己的事情敗露。
機構改革后,調整到南江縣水產漁政局擔任“一把手”的駱兵無心履職,怕被在會場當眾帶走,便時常請人代會,甚至直接“失聯”,對主管部門的提醒也置若罔聞。就這樣,他渾渾噩噩地度過了一段時間。
時間稍長,感到“風平浪靜”的駱兵漸漸放松了戒備。因貪心難滅,他仍想將手中的權力變現,忍不住又伸手撈起了油水。直至2022 年春節期間,他仍收受服務對象送的茶葉和香煙。
今年5 月,南江縣紀委監委“五一端午”正風肅紀專項監督組入駐縣水產漁政局,發現該局存在選擇性執法嫌疑,且有服務對象反映駱兵性格傲慢、作風不正。當監督組打算向本人了解情況時,駱兵已不知所蹤。
原來,已如驚弓之鳥的駱兵眼見監督組入駐,心理防線徹底崩塌,向家人交代完一些事情后就走進縣紀委監委主動投案。說出藏在心里3500 多天的秘密后,駱兵長嘆:“主動交代,相信組織,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在隨后被留置的日子里,他主動配合專案組開展相關工作,以自身認罪悔罪的實際行動為自己“救贖”。
南江縣紀委監委派出的第一紀工委書記、監察辦主任楊勁松評價:“駱兵用聲淚俱下的懺悔,告誡廣大黨員干部要少念‘生意經’、多做‘為民事’,堅持做到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縱觀全案,駱兵屢屢得手的事實,暴露出少數黨員干部利用職務便利和制度漏洞攫取利益的問題仍然存在,主管部門監督責任缺失的問題依然突出。這也提醒各級黨組織,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仍要下深水革新除弊、明規立矩,要把嚴的制度、嚴的監督、嚴的懲治貫穿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