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版《三國演義》中關羽的扮演者陸樹銘去世,掀起一波回憶殺。翻開浩如煙海的古籍,歷史上的關羽,在他去世近千年后,不僅得到朝廷的認可,還身兼戰神、財神等數職,很多文化名人也是他的“迷弟”。關羽是如何從人到神的?
他,身材高大、紅臉美髯、眉目如刀,穿一身青色衣衫,手握一人高的青龍偃月刀,橫刀立馬于陣前,自有一番英雄氣概。近日,老版《三國演義》中關羽的扮演者陸樹銘因病去世,掀起一波回憶殺。他塑造的關羽形象,隨著電視劇紅遍大江南北,成為人們心中獨一無二、威武霸氣的關二爺。
翻開浩如煙海的古籍,歷史上的關羽,在他去世近千年后,不僅得到朝廷的認可,還身兼戰神、財神等數職,很多文化名人也是他的“迷弟”。
關羽是如何從人到神的?
都說第一印象最重要,在《三國演義》(本刊有售,《四大名著》全4 冊,原價980 元,現價180 元)第一回“宴桃園豪杰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中,關羽出場,“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這樣的英雄氣概,立刻讓劉備起了愛才之心。
歷史上的關羽真有這么猛嗎?
《三國志》記載,關羽是河東郡解縣(今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人。他從家鄉來到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正好遇到劉備招募人馬,就前來投奔,后來與張飛一起成為劉備的心腹,“恩若兄弟”。
關羽跟隨劉備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三國志·關羽傳》不過千余字,字里行間卻能讀出他的勇猛。斬顏良、封金掛印、單刀赴會、刮骨療毒、水淹七軍……《三國演義》里的這些高光時刻,都能在《三國志》中找到根據。
關羽的名字一度“威震華夏”,連手握重兵的曹操都想要避開他的鋒芒,認真地考慮過帶上漢獻帝離開許都,搬到洛陽去。

“關羽”扮演者陸樹銘
公元220 年,關羽敗走麥城。直到40 年后,后主劉禪才追謚他為“壯繆侯”。
封侯自然是一種榮耀,不過“繆”這個字,似乎還藏著一些小心機。
有人按照《逸周書·謚法解》分析,說“名與實爽曰繆”,就是名不副實的意思。也有人說,“繆”與“穆”是通假字,應該是一種褒揚。
不過,在關羽成圣之路上,“壯繆”只不過是一個起點。在他身后的上千年里,他的“職位”反倒一步步提升,封王、封帝、封圣,被后人們視為神明般的存在。
在《江蘇文庫·精華編》收錄的《陔余叢考》中,清代史學家、詩人、文學家趙翼感慨,歷來被尊為神的人有很多,有的久而久之就被淡忘了,但關羽無論在三國,還是六朝、唐宋,都一樣受人崇敬。
趙翼認真查找了歷代給予關羽的加封,梳理出了一條關羽的進階之路。
宋代之前,關羽在民間廣受敬佩。到了南宋,關羽開始有了王的身份。宋徽宗最先封他為忠惠公,又加封武安王。此后,宋高宗、宋孝宗又相繼加封他為壯繆武安王、英濟王。
到了明代,自帶大量“粉絲”的關公變得很搶手,儒釋道三家都搶著想要把他迎入門下,這可怎么辦?萬歷皇帝給了一個終極方案:全都給。
他大筆一揮,直接敕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圣帝君。“其道壇之三界馘魔元帥,則以宋岳飛代。其佛寺伽藍,則以唐尉遲恭代。”“繼又崇為武廟,與孔廟并祀。”
時至今日,關羽仍被許多生意人供奉在店中,成為炙手可熱的財神。
執刀之手為何捧起了元寶?戰神什么時候多了一份兼職?
這要從關羽的老家說起。宋朝時,關羽的老家解州發生了一件關乎國運的大事。那時,解州鹽池是鹽的重要產地,而鹽政的收入占據了全國財政收入的大半以上。
宋徽宗時,解州鹽池遭遇洪水,鹽的產量隨之減少,這就意味著國家的財政收入也下降了,自然驚動了皇帝。
地方官員說是因為邪神蚩尤在鹽池作祟,于是皇帝請來天師出招。天師說,得請出他們解州當地的大將軍關羽來對付蚩尤。于是,關公大戰蚩尤,鹽池之困得解,國家財政收入也立馬上漲。
民間傳說雖然有些神乎其神,但關羽的武力值開始與財富牽扯上關系。關羽的老鄉晉商們更加擁護他,并且資助文人編寫以關羽為男主角的雜劇、戲曲、話本,在各種傳奇故事中賦予關羽以神力,并且還專門寫了一個《關云長大破蚩尤》的劇本。
明清時期,晉商在販鹽的過程中迅速完成財富積累,甚至將生意做到了海外。他們在各地做著生意,也把關帝廟建到了各地。他們還特別喜歡在關帝廟里會老鄉、談生意。
都說商場如戰場,要想生意做得長久,也得和關羽一樣講究忠義二字。于是,驍勇善戰的關羽也多了一重公正仁義的財神身份。
如果關羽有“后援會”,那清代文學家吳敬梓算是他的粉絲。
一天,恰逢社日,在南京溧水邰村,村民們同時祭祀著后土之神句龍和關公,云游至此的吳敬梓也參與了這場熱鬧而莊重的祭祀活動。
吳敬梓為此作了一首曲,供村民們一邊唱一邊迎神送神:“挾日兮朝暄,蠲為饎兮赤虋。酌清酤兮刲黝牲,揚靈旗兮采幡……”
祭祀關羽的活動,不僅南京有,蘇州也有。
《江蘇文庫·精華編》中有一本蘇式精致生活指南,名叫《清嘉錄》,作者是清代蘇州文士顧祿,其中便記錄了古代蘇州人如何為關羽慶生。
那時的蘇州貿易繁盛,自然也就會聚了全國各地的商人。各個省的商人都要各建一座關帝祠,名為會館。這些關帝祠都匯聚在城西。
農歷五月十三日是關公生日,怎么慶祝呢?“割牲演劇,華燈萬盞,拜禱唯謹。行市則又家為祭獻,鼓聲爆響,街巷相聞”。
僅為“偶像”過生日還不夠,相傳九月十三日是關羽成神之日,慶祝再來一波。如果下雨了,那么這雨也不同凡響,叫做“關王磨刀雨”,是給關羽磨他的青龍偃月刀用的。
提起關羽,戲曲理論家、教育家吳梅肯定是腸子都悔青了。1903 年,吳梅第二次赴南京參加江南鄉試,可誰知居然寫了一篇“高考零分作文”,這是為何?原來,他的文章里出現了一個“羽”字,犯了關羽的名諱。關羽在當時地位尊崇,名諱自然是要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