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祎 蔣欣如 等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作出新的要求。
進入新時代新征程,奮力推進“兩個先行”的浙江,正高水平推進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設,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高地。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浙江干部群眾鉚足干勁、不懈探索,一體推進平安中國法治中國示范區建設,將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生活,推動“中國之治”邁向更高水平。
“網格員工作應該注重對獨居老人和留守兒童的關愛,加大巡查走訪力度……”10月18日下午,舟山市普陀區沈家門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立法調研組組長朱兵雷敲開一戶戶居民的家門,就《舟山市網格化服務管理條例(草案)》征求群眾意見建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這也是設立基層立法聯系點的題中之義。”朱兵雷告訴記者,這份草案和社區干部、基層群眾密切相關,為此,基層立法聯系點兵分幾路,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建議,確保立法工作滿載民意。
為了更好地開門立法,沈家門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在轄區內建立9個基層立法聯系采集點,組建由人大代表、街道職能部門負責人、行業代表、村社網格員等組成的90人立法信息員隊伍。截至目前,該基層立法聯系點已參與25部省、市條例(草案)立法意見征求活動,收集意見建議207條,上報83條。
“有的意見建議雖然沒有上升為法條,但為立法機關提供了決策參考。”朱兵雷說,他們開發運用“法之約·民之意”小程序,以數字化手段拓展法規草案意見建議征求渠道,讓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群體更廣泛地參與到立法工作中來,同時豐富完善立法實踐方式手段,使參與過程從草案征詢階段延伸到立法前和立法后,讓立法的“觸角”伸得更廣、更深。

舟山市普陀區沈家門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召開立法調研座談會。 舟山市人大/供圖
“今天大家聚在這里,主要是討論下一步小區基礎設施如何提升……”10月19日,湖州市吳興區湖東街道紅樹灣東柿社區人大代表聯絡室內,一場由社區人大代表發起,街道、社區、物業、居民代表共同參與的“五方會談”正在熱烈進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積極發展基層民主’,‘完善基層直接民主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使我們干勁更足了。”東柿社區黨支部書記、人大代表聯絡室負責人錢紅深有感觸,“五方會談”的初衷,就是為了確保在未來社區創建過程中,充分聽取多方意見,持續增強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每月至少碰一次頭,會上聊的都是大家的“心事”。今年以來,社區已開展15場“五方會談”,推動解決21件“關鍵小事”,破解了小區活動場地少、高空拋物難監控、車位不足等一批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在微信小程序上反映問題,24小時內就能得到回復,人大代表還會幫我們監督問題推進落實情況,省心又放心。”社區居民羅躍祖說,大家都樂意為建設美好家園多出一分力。
錢紅表示,未來東柿社區將繼續發揮人大代表、街道議政員等作用,主動傾聽群眾呼聲,深入了解群眾需求,著力解決群眾困難,發動居民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和治理,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諧氛圍。
在嘉善縣西塘鎮紅菱村,田間坐落著一幢幢白墻黑瓦的建筑,這是剛竣工的稻谷收儲烘干加工物流一體化生產基地項目。10月17日上午,縣政協西塘鎮委員履職小組來到這里,就項目進展情況開展民主監督。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和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這讓身為履職小組組長的縣政協委員、西塘鎮黨委副書記顧曉紅深感責任重大。
西塘鎮是“浙北糧倉”核心區。今年7月,履職小組走訪了解到,該鎮糧食種植面積最大的紅菱村面臨增產不增收的困境。不久,小組成員就組織了一場圍繞傳統稻米產業轉型升級的民生議事堂協商會,邀請種糧大戶共同參加。加快一體化生產基地項目全產業鏈智能設備的審批速度,正是其中之一。“能為全鎮2萬畝農田收儲加工提供智能化服務,還可彌補全縣稻米加工日均100噸的缺口。”顧曉紅欣喜地看到,這批設備已在安裝,馬上就可投入使用。
在履職小組成員、縣政協副主席許建嘉看來,這一成果離不開嘉興首創的民生議事堂平臺,也得益于縣政協探索建立的“界別聯鎮街,委員聯網格”機制——全縣230名委員、11個界別活動組全部下沉村社和網格。“我們將繼續深化這一機制,建設更好用管用的民生議事堂。”許建嘉說,他們將圍繞中心工作和民生熱點,強化監督助推落實,把人民政協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
10月16日下午,衢州市柯城區花園街道上洋村的村規民約館里,村民們邊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邊討論需補充的村規民約內容。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這為我們抓基層民主法治指明了方向。”村黨支部書記黃岳華說,多年來上洋村邀請法律界人士參與,十改村規民約,將鄉村變遷、村民需求都體現其中,提升了鄉村治理水平,先后獲評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等,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000萬元。
“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精髓,在‘全’更在‘民’,只有讓群眾充分參與,并在法治軌道上有序推進,才能確保人民當家作主。”柯城區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周童說,“群眾有了認同感,各種糾紛和問題迎刃而解。”
在和村民的多次“頭腦風暴”中,黃岳華有了新思路:接下來村里不僅要將村民最關心的老年食堂、新時代衢州人文精神等納入村規民約,還要結合微信群、“鄰里通”小程序等廣泛征集村民意見建議,同時加強法治保障,完善以鄉、村兩級法律顧問為主,政府職能部門、人大代表等多方參與的合法性審查聯席會議制度,確保村里每項決策匯聚群眾智慧、與時俱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