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8 月10-16 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731元/t,環比持平。
從環渤海6 個港口交易價格的采集情況看,本期共采集樣本單位87 家,樣本數量為315 條。5500kcal/kg 熱值(硫分:0.6%~1%)的現貨動力煤綜合價格為843 元/t,長協煤綜合價格為719 元/t,現貨動力煤與長協煤的計算比例為1∶9。從計算結果看,本報告期內24個規格品價格全部持平。
分析認為,中伏過后,華東地區高溫天氣再起,疊加主產區與中轉港口降雨不斷,使得內貿煤炭市場交易價格出現旺季翹尾跡象,但中長協壓艙石作用依舊顯著,促使本期環渤海地區動力煤綜合價格繼續企穩運行。
一、主產區接連降雨,坑口價格向上反彈。8月中旬開始,主產區接連出現強降雨天氣,疊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趨嚴,主產區煤炭產量及外運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在保證長協煤兌現率的基礎上,部分地銷煤礦市場銷售出現探漲情緒,而受發運到港成本支撐,港口市場價格表現相對堅挺。
二、環渤海港口庫存量下降,港口市場價格彈性降低。一方面,受強降雨侵擾,環渤海港口堆場存在積水及塌跺風險,港口方面加快了疏港進程;另一方面,主要煤運鐵路因降雨運輸受阻,8月14-16日,大秦線在3個非檢修日的平均運量僅為108萬t/日,環渤海港口集港貨源有所減少。“高出低進”下,環渤海港口庫存量下降明顯,截至8月17日,環渤海港口(秦唐滄)場存量為2258 萬t,較8 月初下降188.6萬t。港口庫存量下降使得其對港口市場價格彈性降低,短期出現上行動能。
三、清潔能源出力不佳,需求端再迎集中采購期。盡管我國多地迎來降雨,但長江上游及云、貴地區降雨量相對較少,主力水電站蓄水量偏低,水電出力下降。而用電需求方面,高溫天氣盤踞華東地區,居民用電攀升,8 月中旬以來,8 省(區、市)電廠日耗量同比上漲15%以上。與此同時,化工、水泥也開始釋放部分需求,煤炭需求終端在季節性旺季尾端迎來短暫的集中采購期,下游提價采購意愿略有增加。
沿海航運市場方面,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海運煤炭運價指數(OCFI)顯示,2022 年8 月10-16 日,海運煤炭運價指數先抑后揚。截至8 月16 日,運價指數報收于972.84 點,與8 月9 日相比,下行20.07點、降幅2.02%。
具體到部分主要船型和航線,2022年8月16日與2022年8月9日相比,秦皇島至廣州航線5~6萬t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60 元/t,環比下行1.8 元/t;秦皇島至上海航線4~5萬t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36.5 元/t,環比下行1 元/t;秦皇島至江陰航線4~5萬t 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38.6 元/t,環比下行0.9元/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