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青海省共安排各類非油氣地質勘查項目5034項、資金181.23億元,新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11億t、鉀鹽5.79億t。
以地質找礦為中心,青海省實現了3個發現:在柴達木北緣發現了“三稀”成礦帶;首次在八寶山地區發現具有很好生烴能力的陸相頁巖氣;青海東部及柴達木綠洲農業區發現約5430km2的富硒土壤。
同時,青海省地質找礦取得3個突破:鉀鹽資源勘查;東昆侖成礦帶巖漿熔離型鎳礦找礦;共和-貴德盆地干熱巖勘查等取得重大突破。
此外,青海省地質找礦形成3個基地:祁漫塔格地區形成千萬噸級鐵銅鉛鋅礦勘查開發基地;東昆侖地區形成千噸級金礦勘查開發基地;青南玉樹、沱沱河地區形成2個千萬噸級銅鉛鋅國家資源儲備基地。
十年來,青海省新提交礦產地、普查基地211處,提交可供開發的礦產地94 處;新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11 億t,天然氣地質儲量1678 億m3,煤炭32.62 億t,銅鎳鉛鋅1599.14 萬t,金423.89t,銀6713t,鉀鹽5.79億t。
此外,青海省優勢重要礦產勘查方面,柴達木盆地西部發現深層孔隙鹵水型鉀鹽礦,拓寬了鉀鹽找礦空間;格爾木夏日哈木超大型銅鎳鈷礦床,成為我國第二大銅鎳礦床;都蘭那更康切爾溝發現青海省第一個超大型獨立銀礦床。新材料礦產勘查方面,格爾木妥拉海河地區發現超大型晶質石墨礦。清潔能源礦產勘查方面,在共和盆地鉆獲高溫巖體,為建成我國國家干熱巖勘查開發利用示范基地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