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是最常見的肛腸疾病,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十人九痔”的說法,也足見痔瘡的發病率之高。
根據發病部位不同,痔瘡分為內痔、外痔及混合痔。
內痔常以無痛性便血為主要癥狀,血液與大便不相混,多在排便時滴血或射血。出血呈間歇性,每當飲酒、過勞、便秘或腹瀉時,便血就會復發和加重。出血嚴重時會引起貧血。外痔的臨床特點是肛門異物感及肛門墜脹、瘙癢、疼痛,在肛門緣會觸碰到贅生物。混合痔兼有內痔、外痔的雙重表現。
那么,痔瘡的去留應該由誰來決定?
保守治療可選中醫外治法,主要有熏洗法、坐浴法、敷藥法、塞藥法等。借用中醫藥和不同操作方式來達到清熱燥濕、活血消腫、止痛止血、改善新陳代謝、收斂止癢的功效。
痔瘡有自行緩解的傾向,大部分痔瘡有明顯的發作期和緩解期,只要解除誘因、對癥處理、調節飲食,一般可收到良好的效果。痔瘡在緩解期可無任何不適癥狀,當然也就無需治療。
但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就要考慮手術治療了。
1.便血頻發,鮮血噴射而下,量比較多,長久不能緩解,用藥無效甚至出現了貧血。
2.痔核稍微用力即可脫出,需要用手推回肛內,有時候甚至卡在肛門口,出現墜脹、疼痛的不適感。
3.痔瘡腫大明顯,疼痛難忍,用藥也沒有效果。
4.痔瘡的不適感已經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并且因此產生強烈的治療意愿。
雖然手術治療可切除發病部位,但不代表萬事大吉,因為痔瘡容易反復,鄰近部位還有可能被“盯”上。所以生活起居仍要格外注意。
平時保持大便通暢,定時排便,大便時不要久蹲。及時治療腸道急、慢性炎癥。保持肛門部位清潔,堅持便后用溫水沖洗。少食辛辣刺激之物,多吃蔬菜水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