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8 月17-23 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732元/t,環比上行1元/t。
從環渤海6 個港口交易價格的采集情況看,本期共采集樣本單位85 家,樣本數量為320 條。5500kcal/kg 熱值(硫分:0.6%~1%)的現貨動力煤綜合價格為853 元/t,長協煤綜合價格為719 元/t,現貨動力煤與長協煤的計算比例為1∶9。從計算結果看,本報告期,24個規格品中價格上漲的有1個,漲幅為5元/t,其余規格品價格持平。
分析認為,在北雨南旱的氣象因素持續作用下,煤炭市場供需格局逐漸發生轉變,區域性、結構性的供需矛盾顯現,對煤價起到一定支撐作用,本周期沿海煤炭綜合平均價格小幅上漲。
一、強降雨對煤炭供應及中轉環節造成一定影響。本周期內,在持續性強降雨以及區域新冠肺炎疫情發展的影響下,產地貨源外運不暢,大秦線日均運量不足110 萬t,秦唐港口貨源集港效率明顯下降;港口雖有封航,但影響時效相對較小,調出量持續偏高于調入量,秦唐港口庫存加速下行,截至8月23日,秦唐港口庫存量為2099萬t,較8月初下降225萬t。港口蓄水池作用減弱,且高卡現貨動力煤存量偏低,在需求增量時易出現兌現空窗,從而提振上游出貨方信心,支撐煤價堅挺運行。
二、長江流域旱情大幅削弱水電出力。長江流域來水持續偏少,干旱自四川省蔓延至整個中下游地區,三峽水庫入庫、出庫流量偏低于2021 年同期55%以上,水電發電形勢不佳。而水電的大幅削弱,不僅使水電大省發、用電形勢嚴峻,對依賴跨區送電的省(區)來說,也形成不同程度的用電缺口,多省(區)煤電機組高負荷運轉,去庫節奏加快,區域性用煤需求增加,在長協煤之外的現貨詢貨采購增多,周期內煤價旺季翹尾態勢趨強。
三、非電需求逐漸釋放,高卡煤詢貨需求增加。隨著天氣轉涼,工業企業及基建項目即將加速生產,部分企業提前開啟非電用煤的補庫采購,疊加目前電廠供存煤結構的矛盾,市場對高卡煤的青睞度提高,煤種結構性矛盾成為支撐煤價較強運行的重要因素。
整體來看,在中長協煤源持續保障、供需大盤整體穩定、價格監管力度不松懈的影響下,煤炭價格雖出現旺季翹尾行情但漲幅有限,而持續2個月的高強耗煤季即將步入尾聲,在淡季補庫及工業經濟起復影響下,預計煤價將進入短期震蕩波動階段。
沿海航運市場方面,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海運煤炭運價指數(OCFI)顯示,8 月17-23日,海運煤炭運價指數小幅下行。截至8 月23 日,運價指數報收于896.15 點,與8 月16 日相比,下行76.69點,降幅7.88%。
具體到部分主要船型和航線,2022 年8 月23日與2022 年8 月16 日相比,秦皇島至廣州航線5~6 萬t 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53.1 元/t,環比下行6.9 元/t;秦皇島至上海航線4~5 萬t 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32.5 元/t,環比下行4 元/t;秦皇島至江陰航線4~5 萬t 船舶的煤炭平均運價報34.6 元/t,環比下行4元/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