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恒
(廣西計算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廣西 南寧 530025)
隨著廣西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的深入推進,伴隨著廣西“交通網”建設三年大會戰的深入實施,遍布全區的交通網不斷完善,運營高速公路里程不斷增多,加之ETC不停車收費、無感收費等收費模式的變革,對高速公路機電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公路機電運維工作的難度也不斷加大。本文就當前高速公路機電運維工作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建議進行分析,為更好地做好新時期高速公路機電運維工作提供參考。
隨著部分高速公路運維年限的增加,機電設施設備不斷增多,系統設備的統一性問題愈發凸顯[1]。
(1)機電設備型號復雜。部分高速公路機電系統早期硬件投入由于資金來源和管理模式不同,投入的規模和層次也不同,造成在使用上存在一種機型不同型號、不同規格等現象。
(2)機電設備更新較快。隨著信息化、數字化成為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機電設備發展迅猛,更新迭代較快,部分機電產品已無采購渠道,在缺乏備件的情況下,給機電運維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難度。
(3)機電系統兼容性差。由于各種機電系統、機電設備分屬不同廠商,品牌多種多樣,再加上相互之間設置技術壁壘,相互不兼容的情況比較普遍,造成運維管理的難度較大。
隨著收費機電模式的變革發展,機電運維系統和設備名目繁多,涉及專業面和技術面寬泛,現有人員專業技術水平滿足不了專業化運維要求。
(1)運維人員經驗不足。目前機電運維人員主要依靠校招的大學生,雖然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但理論結合實踐以及實際動手能力還不足。
(2)運維人員流動頻繁。由于高速公路點多線長,各類機電設施較為分散,運維人員常常在遠離城市的野外作業,造成運維人員流動比較頻繁,穩定性不足。
(3)主動學習動力不足。機電運維人員主動學習的動力不足,知識更新不夠及時,專業化程度不高,重視度不夠,無法滿足新時期機電運維工作的新標準和新要求。
高速公路機電系統設備須有較高的性能要求,須時時處在完好的工作狀態,但在實際工作中還是存在運維效率不高的問題。
(1)人工巡檢效率較低。當前,機電系統設備的巡檢方式主要還是靠人工常規巡檢、定期巡檢為主,具有時效性差、巡檢效率低以及巡檢不全面等缺陷。
(2)無法做到自動預警。當前的運維模式無法做到實時掌握各類機電系統及設備的運行狀態,遇到故障時,不能第一時間預警、發現和處置。
(3)人員保障不夠到位。面對高速公路點多線長的實際,還無法做到在每一個收費站、服務區等重點區域都配備專業的機電運維人員,沒有搭建起以專業人員為主、兼職人員為輔的人員保障模式,造成機電運維工作整體效率不高。
新的時期,隨著機電系統設備越來越多,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各種新設備、新技術不斷投入使用,信息化運維不足的情況愈發凸顯。
(1)自動化程度不高。傳統的人工運維手段已不能滿足新時期機電運維工作的要求,而現實的運維手段也無法做到實時監控機電系統設備的健康運行狀態,無法做到自動預警、自動提醒。
(2)數字化運用不足。沒有做到通過對所轄高速公路上的機電設施設備進行全網監測,沒有完全對日常運維情況、維修情況、監測情況等進行大數據分析運用,造成數字化運用水平不高。
(3)高科技手段不夠。面對人力成本越來越高以及運維難度越來越大,與時俱進地采用遠程運維、機器人運維等方式開展運維工作的高科技手段還不夠。
新的時期,由于機電系統設備逐年增加,相應的固定資產逐漸增多,系統性管理還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
(1)資產管理相對粗放。沒有建立相應的可供查詢、檢索的管理檔案,沒有對機電系統設備進行分級分類管理,沒有建立系統的出入庫管理機制。
(2)沒有建立標準流程。未結合實際需求分級分類建立機電系統設施設備運維工作標準和流程,致使高速公路機電運維工作的標準化、精細化水平還不深,管理的品質還不夠高。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高速公路收費系統、機電系統、監控系統、ETC門架系統、車路協同感知設備、無人自動駕駛等機電設施設備廣泛使用,各類機電系統設施設備在為高速公路帶來現代化體驗的同時,也為司乘人員帶來了美好的出行體驗。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高速公路機電運維的難度越來越大,如何更有效地做好新時期高速公路機電運維工作,確保各種機電設施設備完好運行,已成為亟須解決的重要問題。在新形勢下,高速公路機電運維工作的發展呈現以下趨勢:
(1)專業化管理。隨著社會分工領域的細化,面對越來越多現代化的機電系統設備,運維工作將呈現出專業化、精細化、系統化的工作特征,更加細分專業領域,更加突出人才專業化。
(2)信息化管理。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運用信息化手段對機電系統設備進行自動監測、自動預警、自動管理是大勢所趨,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3)標準化管理。高速公路機電運維工作受到越來越復雜的交通環境、越來越先進的機電設施以及功能操作越來越復雜的機電系統的沖擊,亟須分級分類建立標準化管理流程,編制標準化手冊,實現標準化管理。
鑒于新時期高速公路機電運維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本文從工作實際出發,從以下四個方面提出做好新時期高速公路機電運維工作的管理對策,以期對做好新時期的高速公路機電運維工作提供一定的幫助。
(1)選派人員提前介入。在高速公路建設時期,后期接管的運營單位應選派工作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機電人員全程參與機電工程的規劃、設計、論證以及機電工程全過程監管,便于機電運維人員開展后期的使用、維修和運維管理工作。
(2)確保設備合理統一。通過建管一體化管理,做好實地調研,注意機電設施設備安裝地點、數量以及容量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最大限度確保機電設施設備選型的統一性和施工質量的可靠性。
(3)預留后期發展空間。結合社會發展的前瞻性,提前預留今后擴展的空間,如預留相關的接口,學習掌握相應的技術,熟悉了解全線機電設施設備的檔案,不斷積累管理經驗,確保機電系統的兼容性等[2]。
(1)強化機電隊伍專業化配備。通過校園招聘、社會選聘以及內部競聘等方式組建一支具備計算機、通信以及機電一體化知識的機電運維專業隊伍;通過系統培訓、導師帶徒等方式打造一支有豐富系統運維經驗、責任心強和具備鉆研精神的專業技術人才團隊,實現對機電系統的專業化和獨立性運維。
(2)促進收費隊伍結構化轉型。ETC不停車收費模式正在取代傳統的人工收費模式,確保收費、機電、監控系統的完好運行已成為收費管理人員的重要職責,因此,必須通過系統培訓、跟班學習等方式促進各收費站、服務區收費管理人員知識結構轉型,掌握必要的機電運維知識,使其能夠獨立處理日常簡單的機電設備故障,通過打造“機電+收費”隊伍雙運維模式保障機電設施設備的運維質量。
(3)探索機電運維社會化外包模式。由于新時期的高速公路機電運維技術含量較高,各方面的要求相對苛刻,機電系統的技術維護和維修工作可以嘗試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選擇信譽高、履約能力好以及技術實力強的專業性公司來承擔,通過合同約束促進合作方履職盡責,發揮專業人才優勢。
(1)開發智慧機電運維管理平臺。通過智慧機電運維管理平臺將監控視頻系統、供配電系統、收費系統等所有的機電設施設備納入一體化管理,對其進行自動巡檢、自動監測、自動預警并自動識別故障、定位故障,從而提升機電系統運維的效率。
(2)促進大數據深度分析和應用。通過開放各系統接口以及大數據應用,將機電系統中各個子系統數據進行打通、整合、分析和應用,并根據歷史數據對各種機電設施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監測分析,從而根據設施設備運行狀態精準發送指令,實現智慧化運維管理。
(1)建立機電運維的制度標準。結合實際建立機電運維相關的制度和管理規定,明確各崗位職責。分級分類建立標準和流程,編制標準化操作手冊,實現對機電運維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管理,進一步提升機電運維工作的品質。
(2)完善機電資產的檔案管理。系統建立管理臺賬,建立可供查詢、檢索的管理檔案,系統掌握轄區內機電設備的安裝時間、型號、數據以及性能,為更好開展機電運維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強化機電運維的績效考核。將機電運維工作作為新時期一項重要的工作納入各層級單位的績效考核當中,與各層級單位綜合考核以及機電人員的工資有效掛鉤,提升日常維護與管理效率,保障設備與系統穩定運行。
綜上所述,高速公路機電系統及設施設備一旦投入使用,后期的運維管理工作尤其重要。根據新時期機電運維工作的特點進行分析總結,通過多種措施做好后期的運維管理,才能使機電系統設備在良好的運維管理下穩定運行,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這對全面提升我國高速公路機電運維管理質量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