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一季度,有色金屬工業運行總體保持平穩,主要經濟指標好于預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賈明星表示。
生產方面,2022 年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工業增加值比2021 年同期增長6.2%,較2021年一季度2年平均增速加快了2個百分點。其中,礦山采選企業同比增長13.1%;冶煉加工企業同比增長5.1%。2022年一季度,10種常用有色金屬產量為1617.3萬t,比2021年同期增長0.9%;6種精礦金屬產量為143.8 萬t,比2021 年同期增長7.3%。一季度,10 種有色金屬日均產量同比、環比均為恢復性增長。
中金公司研究部有色金屬行業首席分析師齊丁認為,2022年一季度,有色金屬生產保持平穩,源于多方面因素。一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定調穩增長,強調“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財政、貨幣政策相應精準發力。二是相關部門出臺一系列措施做好能源和重要礦產品保供穩價工作,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加大資源開發研發創新力度,擴大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并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三是有色金屬行業協會積極協調業內企業,推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值得一提的是,有色金屬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經過幾年下降后,2021 年實現正增長,并在2022 年一季度同比增長10.7%。據統計,一季度民間完成有色金屬固定資產投資比2021 年同期增長14.5%,增幅比同期有色金屬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高3.8個百分點。對此,賈明星認為,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加是拉動有色金屬投資增長的重要因素。
齊丁指出,2021 年、2022 年一季度有色金屬價格總體明顯上漲,特別是新能源領域需求的大幅拉動,對行業資本開支帶來正向影響。同時,近年來有色金屬價格中樞整體提升,我國有色金屬企業經營狀況逐步改善,對節能環保、安全生產、碳中和等政策的理解進一步加深,投融資能力增強,為行業資本開支的提速提供了堅實支撐。
2022年一季度,國內外市場有色金屬價格明顯高于預期。原因在于,一是國際形勢引發市場對全球供應鏈中斷的擔憂,推升能源價格,導致國內外市場電解鋁價格漲幅明顯大于銅、鉛、鋅等金屬價格漲幅。二是國際上主要經濟體通脹推高了國際市場能源及大宗商品價格,國際市場主要有色金屬價格明顯強于國內市場。三是隨著新能源汽車超預期發展,以及各類儲能設備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動力電池所需的鎳、鋰、鈷及稀土等新能源金屬的需求大幅增長,導致一季度這類金屬品種的價格大幅度走高。
一季度,主要有色金屬進出口明顯高于預期,主要有色金屬品種進出口額增幅明顯高于進出口量的增幅。一季度,我國銅精礦進口實物量為635萬t,比2021 年同期增長6.7%;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量為147.3 萬t,比2021 年同期增長2.6%;鋁土礦進口量為3267 萬t,比2021 年同期增長20.3%;未鍛軋鋁及鋁材出口量為162.8萬t,比2021年同期增長26.7%;稀土出口量為1.3 萬t,比2021 年同期增長6.5%,出口額為2.4億美元,比2021年同期增長78%。
對于有色金屬進出口明顯高于預期的狀況,齊丁認為,銅和鋁作為主要金屬,銅進口量高于預期,源于海外銅精礦的供應放量和冶煉加工費的回升。此外,由于我國銅冶煉的原料對外依存度達75%以上,進口銅精礦加工費的多與少決定了國內銅冶煉產業的利潤空間;鋁出口高于預期,主要因為目前海外鋁短缺程度高于國內,帶動國內鋁材大幅出口。考慮到海外鋁短缺和國內鋁材出口套利窗口持續性較強,預計2022年鋁材出口仍將維持較高增速。
“目前,隨著國內各項穩增長政策進一步落實,市場運行有望好于預期。”賈明星表示,上半年有色金屬工業運行將保持平穩向好態勢。預計上半年有色金屬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幅在5%左右,10種有色金屬產量增加到3300萬t以上,與2021年同期相比增幅達到2%左右。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實現利潤約2000億元,比2021年同期增長約20%。有色金屬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幅有望維持在5%~8%之間。未鍛軋鋁及鋁材等有色金屬產品出口仍有望維持較快增長,但增幅可能會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