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平
(昆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江蘇 昆山 215300)
昆山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城市地下管線的數量和規模越來越大,構成狀況越來越復雜。外加各類管線各自為營,經常出現地下空間緊張,管線間距不足,老舊管道更新難度大,第三方破壞時有發生等問題。通過梳理,借鑒國內其他城市先進管理理念,為強化地下管線規劃引領,完善地下管線管理機制,提升地下管線規劃建設管理整體水平,提出幾點建議。
昆山城市地下管線“9+6+20”結構模式,即全市9大類地下管線:給水、排水(雨水、污水)、電力、城鎮燃氣、熱力、通信、廣播電視、城市照明、信號監控;20家管線權屬單位:水務集團、供電公司、燃氣5家、供熱7家、通訊4家、路燈所、交警大隊;6家行業主管部門:發改委、住建局、文體廣旅局、工信局、水務局、交警大隊。
在地下管線建設中管線權屬單位各自為營,自行報批,自行施工,自行維護,缺乏橫向協調配合,行業主管間缺乏溝通,導致各類管線建設時序不統一,“拉鏈馬路”現象時有發生,統一的規劃建設管理難度大。此外由于目前地下空間資源的使用是無償的,各管線單位過度搶占地下空間,導致地下管線間距不足,存在安全隱患。
昆山市各類管線基本都有各自的專項規劃,如電力專項規劃、城鎮燃氣專項規劃等,并且也進行了整合,編制了城市地下管線綜合規劃,但未能充分納入控制性詳細規劃中,結合控規地塊,進一步細化、深化管線布局。
因管線規劃缺乏對未來區域發展所需管線容量的研判,導致地下管線建設基本都是為解決當下使用需求,后期經常開挖道路擴充管線容量等,“拉鏈馬路”時有發生,形成管線建設以現狀需求為導向,規劃參照為輔助惡性循環模式。
由于城市地下管線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大規模更新修測時間長、費用大,修測后動態更新難度大,導致地下管線數據準確率不高。同時存在“重地上,輕地下”的傾向,使得地下管線規劃建設管理只停留在前期審批中,事后監管缺失。因地下情況不明,未按圖施工現象時有發生,且地下管線施工完成后,無須辦理后續手續即可使用,導致竣工資料歸檔難,從而造成管線數據缺失,無法進行動態更新,為以后的規劃設計增加難度,也為后期按圖施工制造困難,從而逐漸形成惡性循環,積重難返。
昆山市積極探索解決方案、提高統籌協調能力,強化規劃引領、推進管線綜合設計,探索管線全過程管控模式,解決城市地下綜合管線建設管理難題。
規劃是龍頭,應充分發揮規劃的綜合平衡和引導作用,統籌城市基礎設施布局,優化和集約利用地下空間資源,合理安排建設時序,提高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整體性和系統性。
(1)總體規劃定框架。昆山總規編制時須充分聚焦給水、污水、燃氣、供熱、供電等城市“生命線”,搭建城市地下管線骨架網,能夠發揮城市功能、確保經濟社會和城市建設健康、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2)綜合規劃定布局。編制全市地下管線綜合規劃,形成全市地下管線“一張圖”。在依據總體規劃及各類專項規劃的基礎上,充分結合現有管線,綜合考慮全市新建區域和改建區域、城市功能區和一般區域、重點地段與一般地區對管網的需求,管線建設基礎條件、建設難度、景觀要求等,統籌規劃全市各類管線的管徑、走向、埋深等。
(3)控制規劃定坐標。在充分研判城市發展趨勢的前提下,進一步細化總規、管線綜合規劃等相關內容,進一步明確控制單元內各類管線的平面布局、豎向布置,并通過專項規劃圖與豎向規劃圖確定各類管線的位置,作為地下管線規劃建設審批的法定依據,確保管線落地。
(1)成立專門的城市地下管線綜合管理機構。建議市政府組建專門的管理機構,由行業主管如發改委、水務局、住建局、工信局、路燈所等單位;管線權屬單位如通訊公司,供電公司,燃氣公司及道路建設單位等共同組成,負責全市范圍內地下管線規劃、建設全過程管控,研討協調各方事宜。全市每條改建擴建新建道路、每處路面開挖均需上報管線綜合管理機構,確保全市地下管線一張圖、一盤棋。
(2)搭建地下管線信息管理平臺。提升地下管網監管的科學化、規范化和系統化水平,昆山以共建共享為原則,以綜合應用為導向,以動態更新為支撐,建設了智慧管線信息管理平臺。平臺以全市現有地下管線信息資源為基礎,即全市地下管線一張圖系統,包含規劃、建設、監管三個業務管理系統,一個深度共享交換信息系統,將管線相關單位納入信息平臺,實現數據共享,系統共融。
(3)制定全市地下管線數據標準。地下管線信息綜合管理平臺建成后,需出臺相應的數據標準,統籌、統一全市地下管線測繪平面、高程基準定位服務及管線數據標準,無縫融合各類地下管線數據測繪成果,實現地下管線數據動態更新,共同建設地下管線數據庫。
(4)多途徑開展地下管線數據更新。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道路的不斷建設、管線的不斷完善,對城市地下管線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地下管線數據庫的建設尤為重要,是信息化管理的核心。在完成城市地下管線普查的前提下,需建立實時動態更新的良性機制,多種途徑的回收地下管線數據,不斷更新管線數據庫。
①新建、改建、擴建道路、新建管線類項目及路面開挖,通過地下管線綜合管理機構進行全過程管控,并開展項目歸檔,回收管線數據資料。②項目建設、路面勘探等進行物探的,及時回收探測的地下管線數據資料。③其他未在本市報建的管線項目,如過境管道等,在覆土前,開展管線測繪。
城市地下管線的長效管理,不僅需要打造一流的監管隊伍,需要機制建設、隊伍建設、方法創新等,然而最重要的還是需要獲得社會各界支持,提升公眾參與到城市地下管線管理的積極性和實效性,提升社會大眾關注度。如推出手機App公眾參與平臺,撥打12345城市熱線,時刻監督路面開挖行為,隨時上報窨井、管線破損等隱患。
城市地下管線種類繁多,涉及部門廣,綜合協同管理必不可少,昆山市將繼續深入思考,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在推進信息化管理、動態更新數據、提升公眾參與度等方面,積極探索一條切實可行的地下管線管理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