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一客戶端暨重慶市委黨建全媒體記者 許幼飛
兩江新區著力打造“百園之城”。圖/陳文森
金秋時節,走進兩江新區,大街小巷,山間水邊,總會看到一幅天藍地綠、水清人和的畫面。通暢的道路、整潔的市容、清澈的流水、美麗的公園……在這里,人們的高品質生活得到集中體現。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兩江新區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環境,加快建設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現代城市樣板。
“我們這個生態花園的一角,要種桂花樹,旁邊還要修滑梯……”2022年初,一場名為“親鄰自然——邢家橋社區參與式設計工作坊”的活動在人和街道邢家橋社區舉辦。居民們用寫字、繪畫、做泥塑等方式開啟了一場“頭腦風暴”,共同規劃社區未來的生態花園。
“藝術源于生活,也點亮著生活?!痹谒拇佬g學院藝術與社會專業教授曾途看來,把藝術融入社區,就要尊重人民群眾的想法,傾聽他們的建議和需求。一個小小的生態花園,改變的不僅是自然生態,更是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關系。
事實上,邢家橋社區老舊小區改造對于生態與人文空間的重視并非一蹴而就。
在一期改造階段,邢家橋社區僅針對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進行修繕改造,欠缺提升生活品質的空間打造。
“現在二期改造正在進行,我們將兼顧文化與生態空間的設計。”邢家橋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謝蘭稱,社區充分傾聽居民的想法和需求,完善改造方案,并邀請居民從設計階段到后續管理全程參與其中,增強社區人與人之間的緊密聯系與互助合作。
人和街道規劃建設管理環保辦公室副主任許光靜認為,打造一個主題文化活動場所,是邢家橋社區安置房綜合整治工程需要補上的一課。
許光靜的一席話,映射出邢家橋社區轉變改造方向的底層邏輯——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老舊小區改造要更加注重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有序管理的長效機制。這也是許多老舊小區在改造過程中面臨的共同難題。
為解決該痛點難點,兩江新區立足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際,廣泛聽取居民意見建議,結合形態、業態、神態、生態優化設計方案,著力推進民生實事“落地生根”。
接下來,兩江新區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繼續推動老城區城市功能改造升級,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補齊功能短板、完善社區服務設施,讓老百姓由“住有所居”邁向“住有宜居”,讓城市社區更有煙火氣、文化味。
11月5日,迎著秋日的微風,禮嘉街道居民朱紅帶著孫女來到禮仁公園,這里已經有不少居民在散步。
“禮仁公園建成開放后,我從家門口走到公園,只需要3—5分鐘,逛公園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闭f起家門口的新變化,朱紅笑容滿面。
站在公園一側放眼望去,草坪上碧綠的小草肆意生長,仿佛為大地鋪上了一塊塊綠地毯;五顏六色的花朵次第開放,散發著清香;三三兩兩的居民聚在一起,談天說地。
但在兩年前,禮仁公園所在地還是典型的“坡坎崖”山地地形,存在大量高邊坡、格構擋墻和周邊居民私墾的菜地,最大高差在50米左右。
如今,利用形式多樣的邊坡、堡坎和臺地,原有的荒坡地搖身一變成為大氣的立體型游憩空間。
“在坡地植物處理方面,我們采用立面色塊灌木地被造景、堡坎掛網攀爬安吉拉月季、緩坡植物群落構建等方式,打造‘掛毯’式的邊坡景觀?!眱山聟^市政管護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與此同時,通過實地走訪調研,兩江新區市政管護中心發現不少居民向往田園詩意的生活。因此,公園在種植景觀水生植物的同時,特意拿出約80平方米的土地種植水稻。
2020年,禮仁公園正式對外開放,同年獲評“重慶最美坡坎崖”,成為附近居民心中的“詩與遠方”。
“我認為,高品質生活首先得有高品質的生態環境,兩江新區擁有良好的自然生態、城市生態,產、城、景深度融合,把城市融入自然、把自然引入城市,為市民打造了高品質生活新空間?!眱山聟^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王愚稱。
一直以來,兩江新區依托“一半山水一半城”生態本底,以“百園之城”建設推動高品質生活示范區目標落地落實,打造“青山入城、碧水竄綠、城在山中、家在林中”的生態新區新格局。
隨著吉興游園、金州公園、胡楊游園等公園在今年陸續建成投用,截至目前,兩江新區已建成公園131個,“百園之城”名副其實,實現了“開窗見綠、推門見景”。
8月的山城,熱浪蒸騰,實時氣溫超過40℃。
在兩江新區金山湖湖面上,一艘無人船來回游曳。這艘無人船每天要運行14個小時,除了自動清理水面漂浮物,還會對水質情況進行監測。
“清漂工人大多數都是50歲左右的叔叔阿姨,頂著烈日在湖面上清漂,中暑風險大?!眱山聟^市政管護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科技帶來的技術紅利,減輕了烈日下勞動者的工作負擔?!?/p>
使用無人船清漂,只是兩江新區探索現代城市治理新路子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兩江新區綜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重點打造智慧城市管理系統,以“智慧城管”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路燈費電還難找?兩江新區通過智能控制改造,增加路燈的遠程開關、光線調控、線纜防盜等功能,提高維護效率;通過智慧城管綜合管控平臺統計分析路燈相關運行數據,為相關管理部門提供決策支持,在保證亮燈率的同時節約能耗40%以上。
井蓋破損無人知?兩江新區升級污水、雨水窨井蓋為智能窨井蓋,一旦發生非法挪動窨井蓋的情況,系統就會立即上報,指揮大廳聯動視頻便能實時了解現場情況,快速立案響應。
據統計,2022年1月至9月,兩江新區智慧城市管理系統主動發現城市管理問題約17.79萬件,處置率達97.61%。
依托數字化平臺,兩江新區完成了信息收集、處理、反饋、監管,人防、物防、技防等同時發力,將精細化城市治理延伸到全區各個角落。接下來,兩江新區將探索5G、新能源等代表性技術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讓智慧城管“網”得更寬、“智”得更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