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滇能祿勸電磷開發有限公司 王勇國
節約環保是當今時代的發展主題,而作為主要發電方式之一的水力發電成為了資源節約的關注重點。相較于火力發電而言,水力發電對環境所產生的污染與破壞較少,可降低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的損耗量,基于這一優勢,水力發電在社會經濟發展促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水電廠的運行涉及大量電氣設備,這些設備的工作狀態成為了水電廠能否正常運行的關鍵因素,因此水電廠需要強化日常運行維護,并重點監測排查電氣設備故障,采取有效方式化解故障問題,從而保障電氣設備安全穩定運行,確保水電廠運行價值的最大化發揮。
1.1.1 勵磁裝置故障
勵磁裝置是電氣設備最易出現故障的部位,在電氣設備運行時長增加的同時勵磁電流會隨之降低,會因此導致電壓增大。若電壓升高值仍處于限定范圍內,電氣設備仍可正常運轉,然而若勵磁輸出回路電阻增大,則會導致電氣設備出現故障。電氣設備運行時,電刷彈簧因磨損嚴重會發生形變、松動或是壓力下降問題,這會導致電阻值增加,從而引發勵磁裝置的故障問題。如果電刷或滑環之上存在較厚的油污層,會降低電刷及滑環之間的接觸面積,導致電阻值升高,若此問題未及時化解,在滑環磨損程度不斷增加的同時其表面粗糙度會有所提升,從而會進一步降低電刷及滑環之間的接觸效果,可能會導致滑環被燒損,或產生電火花從而誘發火災事故[1]。
1.1.2 變壓器故障
1.1.2.1 變壓器聲音異常
變電壓發出“嗡嗡”聲時,意味著變壓器運行負荷超出限度,而若出現“咬咬”聲,則說明變壓器內部某些部位的接觸效果不佳。并且在變壓器處于單相接地狀態下,變壓器會發生刺耳聲音,變壓器零件松動時則可聽到力度不一的錘擊聲。變電器故障點位置存在差異,其發出異常聲音的強弱有所差別。通常越靠近故障點,聽到的聲音越強。
1.1.2.2 變壓器絕緣瓷套管故障
變壓器所應用的密封膠墊質量不合格,或是螺母緊固度不佳,會使絕緣瓷套管難以高度密封,一旦水汽進入便會使之受潮而出現故障。同時運行維護過程中,若未能及時將電容式套管之上的污垢全部清除,會使套管之上形成游離電,會因套管閃絡故障發生而產生氣體,這些氣體的存在可能會誘發瓦斯保護動作。若放電問題逐步發展,還會導致絕緣受損,從而會產生碳化痕跡或出現穿孔現象。
1.2.1 日常檢測法
1.2.1.1 電阻檢測法
基于電流表對電氣線路進行測定,根據電流表數值波動對線路的運行狀態是否正常做出判定便是電阻檢測法。應用此方法之前,需要在電氣線路之上串聯電流表,并記錄正常情況下的電流表變化數值,而后實時監測檢測過程中電流表數值的變化情況,通過兩個數值的對比分析判定電氣線路是否存在故障問題。
1.2.1.2 電壓檢測法
此方法是指通過測定電氣線路不同位置處的電壓值判定電氣線路的運行狀態是否正常。此檢測方法應用時需要應用電壓表,并需實時監測電壓表數值的變化情況。相較于電阻檢測法而言,應用電壓檢測法可減少串聯電流環節,可采用直接測量不同電氣線路節點電壓值的方式,根據異常電壓值出現點判斷出電氣線路的故障點。
1.2.2 工作經驗法
此方法是指根據故障檢修人員的工作經驗判斷故障點,是一種高效、簡單的檢修方法,但對檢修人員的經驗豐富性要求較高。
1.2.2.1 彈壓活動部件檢修法
此方法是指檢測開關、按鈕等活動部件時,檢修人員應于斷電后按壓活動部件,以增強被按壓部件的動作靈活度,提升其觸頭摩擦效果,從而判斷或排除故障。通常用于控制系統長期閑置后的應用恢復,采用此法可將部分部件的氧化現象進行消除,或排除因受潮導致的故障問題。
1.2.2.2 電路敲擊檢修法
這是一種需要在設備帶電工作時實施的檢修方法。可利用橡皮小錘對運行元件進行輕輕敲打,可根據電路故障是否排除、是否有新故障產生而判定此元件及周邊元件是否存在故障問題。采用此方法敲擊后電氣設備運行若出現異常,意味著設備有潛在故障隱患,因而應及時排查與修復。
1.2.2.3 黑暗觀察檢修法
此檢修方法是根據故障狀態下電路火花及聲音產生情況與正常狀態有所差異的原理判斷電路故障。需要在黑暗狀態下,注意觀察火花現象,并傾聽火花產生時的響聲,從而確定故障點。此方法的弊端是難以確定故障原因,還需結合其他檢測方式明確故障成因后再針對性處理。
1.2.3 抗干擾法
此方法主要應用于PLC 系統干擾問題處理中,通常電氣設備的PLC 系統需在電磁環境下運行,因而電磁干擾是導致PLC 出現故障的主要原因。水電廠可采用兩種方法消除PLC 系統所受的電磁干擾。一是通過增設小型繼電器、光電藕合器等裝置隔離PLC 內部,以防止外部信號干擾PLC 系統運行。二是在PLC 系統輸出變化下降之時安裝繼電器型輸出模塊,通過輸出端保護降低PLC 系統的受損幾率。
詳細檢查發電機定子外觀,對其上是否存在劃痕進行檢查,并排查線棒絕緣層有無受損情況。同時,要檢查定子上端及下端云母帶捆綁是否松動,并檢查磁極固定螺栓的緊固性。由于發電機匯流環外部連接處易出現發熱現象,電氣設備檢修時,應重點關注此部位有無因熱量聚集導致的變色問題。且要檢測發動電轉子磁極絕緣正常與否,對阻尼有無熱損現象進行排查。此外,應在檢修過程中對發電機定子及轉子各端口及出線位置處的灰塵或雜物全部清掃干凈。
檢修過程中,應重點查看封閉母線的變形或破損現象,且要做好封閉母線內外殼的清潔處理。應排查母線內部絕緣子的損傷、變形或松動現象,對有無絕緣子固定偏斜或密封性不佳現象進行詳細排查。可采取實驗形式完成此項檢查,且要精準、全面記錄實驗過程及相關數據,確保得出精準的檢查結果。
維修人員應全面檢查GCB 控制柜,對柜內端子、元件有無外觀損傷進行查看,檢測這些元器件運行是否正常。由于GCB 控制柜內部存在SF6氣體,檢查過程中還要對此氣體有無泄漏進行查看,應按規定要求實施柜內氣體流通性檢查。檢修人員可利用酒精擦拭清理隔離開關元件及相應母線,若發現螺栓有損傷應立即更換,檢測后要將所有部件回裝至原有位置,并做好封蓋處理。
在水電廠電氣設備當中,負荷開關屬于相對重要的結構之一。檢修人員不可忽視此項檢查工作。需要全面查看開關接觸面,詳細檢查小車式負荷開關的各個操作機構,對負荷開關柜內的螺栓進行旋緊加固,而后將導電膏涂抹于負荷開關柜、柜內元氣件表面之上。同時,還應展開電壓互感器及元件運行狀態實驗,并詳細記錄相關實驗數據,結合實驗結果進行針對性維修與處理。
水電廠電氣設備高效管理的實施,需要立足水電廠當前運行狀態制定合理可行的運行維護方案,明確具體的維護方式,并將員工經濟利益、工作時間納入考量,從而制定出益于實現維護管理目標的科學運維方案。同時,水電廠應加強運維管理人員技能強化,除了要提升其電氣設備操作、維護能力以外,還應注重于技術團隊綜合素養的提升,針對維護處理、設備使用等多個方面展開針對性培訓。技術人員應掌握電氣設備易出現的故障,并提前制定故障預防及應急處理方案。應構建完善的例會制度,對維護人員的意見及建議進行收集匯總,從而促進電氣設備維護體系的健全與優化[2]。
水電廠維護管理中,巡回檢查屬于常用方式,此方式實施較為便利,并且能夠確保電氣設備問題的及時排查及問題發生點確定,能夠及時消除與解決安全隱患問題。巡回檢查工作開展中,檢查人員應立足多個層面分析與判斷隱患問題,如可聯合應用聲音辨識法及嗅聞法判定電氣設備問題發生點。巡檢時還要注意做好維護記錄,為后續維護提供參考。同時,水電廠還應將現代化故障監測技術應用于日常運行維護管理之中,不僅能夠利用計算機技術優勢快速定位故障點,也可節約運維管理工作量,提高電氣設備維護管理質量及效率。
在水電廠運行中,倒閘操作的規范性強化關乎電氣設備運行的穩定性。維護人員應嚴格控制操作人員的倒閘操作行為,既要加強操作行為規范,也要注意監測倒閘中可能影響電氣設備運行的各方面因素,在掌握正確的倒閘操作流程及倒閘操作方法的前提下方可執行倒閘操作。倒閘操作實施前,操作人員應明確操作任務,由熟知倒閘操作、具備倒閘操作能力的管理人員負責操作任務設置,并由其負責監督指導整個倒閘操作過程,實時關注信號的精準性,避免操作人員因技能不嫻熟或操作不規范而導致電氣設備出現故障,進而破壞水電廠的穩定運行。
水電廠運行安全穩定與否與電氣設備存在必然關聯,因而水電廠應將電氣設備管理力度的強化作為重點,應引入高效、低耗管理方式,并逐步建立健全電氣設備數據庫,從而奠定電氣設備維護保養的數據基礎。同時,在引入新型電氣設備之時,水電廠應及時展開針對性的運行維護及操作技能培訓,以預防與規避電氣設備故障問題發生。運維管理人員應具備依據電氣設備運行狀態精準判斷其運行正常與否的能力,以此提升設備維護管理效率。日常維護檢修工作應涵蓋運行前預防性檢修、運行中故障處理、運行后故障總結三個環節,可依托于故障分析系統的科學構建及時總結故障發生規律,從而規避問題反復出現,通過電氣設備穩定運行保證水電廠的正常運轉。
水電廠應在日常中加強對發電機組故障的實時監測,根據故障問題實施針對性的故障處理。通常電壓過小時,發電機組的勵磁裝置會出現負勵較低的問題,會因勵磁電流不穩或低于限定數值而出現欠電壓問題。同時發電機電壓及額定電壓統一性監測中若二者出現不統一情況,可能會導致發電機運行功率下降,進而會使電能傳輸效率受到影響。監測到此類問題后,可將三相調壓器安裝于勵磁電抗器及發電機之間,如此可增大勵磁電流,維持電流穩定性與均衡性。也可通過變阻器阻值下調的方式,通過電容補償間接調節發電機阻值,此種方式也可維持額定電壓環境下發電機運行的穩定性。
水電廠電氣設備的檢修工作面要定期化開展,應采取多元化檢修方式的聯合應用嚴格監控與管理電氣設備的運行,遵循電氣設備故障檢修制度結合故障現象利用對應性方法實施檢測,分析電氣設備的溫度變化、聲音異常情況以及振動幅度等各個方面。故障檢查完成后檢修人員應及時記錄相關數據,確保記錄內容詳實、全面,從而為后續故障排查與處理提供參考依據。整個檢修過程需要依據制度設計的順序及線路而開展,應確保檢修全面、細致,不可存在盲區,如此方可保障電氣設備故障得到全面排查及解決。
水力發電屬于高效利用自然資源的發電方式,與我國當今大力提倡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相吻合。為此,水電廠電氣設備維護及故障檢修時也應將綠色安全理念貫穿其中,引入綠色、環保、安全的新型檢測維修方式,既要保障電氣設備性能正常發揮,也要有效減少電氣設備運行能耗,降低對生態環境所產生的污染,從而為水電廠經濟及社會效益的雙重提升提供支持。保養與維修電氣設備的過程中,應采取合理的檢修方式盡可能延長電氣設備的運行壽命,達到電氣設備應用成本的有效降低。在故障檢修過程中也要通過最優方式及工具的科學選用,盡可能提高檢修質效。
電氣設備的運行維護及故障檢修效果與水電廠電力資源輸出量的高低有直接關聯,水電廠應了解電氣設備的常見故障,選用適合的故障檢修方法,需要定期化、嚴格性開展電氣設備運行維護與檢修管理,應建立維修計劃、健全維護體系、加強巡回檢查、應用現代化監測技術、明確操作任務、規范倒閘操作、健全設備數據庫、強化設備管理,以此強化運維管理效果。通過嚴格監測與有效處理發電機組故障、制定科學系統的電氣設備故障檢修制度、應用綠色安全理念實施故障檢修進一步提升檢修成效,進而保障電氣設備的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