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農業人才交流服務中心(410005) 謝旭平
說起賀艷艷,熟悉她的人無不豎起大拇指。她出身農村,學習農學,從事農業,服務農民,與“三農”結下了深厚情誼,是當地有口皆碑的“艷艷老師”!
賀艷艷1998年從湖南省長沙農業學校畢業后,被分配到石門縣農業農村局,從事農作物新品種繁育、病蟲害測報、植物檢疫、測土配方施肥、農業技術推廣等方面的工作,并先后擔任石門縣農業農村局植保植檢站、農技推廣中心、科教股、發展規劃股主要負責人,至今已24年。
為確保技術不過時,服務更到位,在長年累月的工作中,賀艷艷堅持“邊學邊干、邊干邊學”。她在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通過自學考試,于2004年獲得湖南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大專文憑、2007年獲得中共湖南省委黨校經濟管理函授本科文憑、2019年獲得湖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函授本科文憑。此外,她還長期訂閱《湖南農業》《中國農技推廣》《農藥信息》《雜交水稻》等專業書刊,并先后參加了原農業部萬名農技推廣骨干人才培訓、湖南省粳稻栽培技術和超級雜交稻高產攻關培訓、常德市農技指導員培訓等培訓近30次,有效提升了專業能力。
賀艷艷不僅好學,還能做到活學活用,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她圍繞當地農業主導產業,確定了10個主導品種、9項主推技術;建立長期科技示范基地3個,培育科技示范戶3000戶,輻射帶動周邊農戶4.5萬戶,使得當地科技入戶率達98%;創建示范基地33個,舉辦各類培訓220余期,培訓技術骨干800人次,培訓農民2.1萬人次,培養了大批“土專家”和“田秀才”。她主持新品種試驗示范項目,進行了21個粳稻品種示范;主持再生稻高產高效栽培示范項目,在蒙泉鎮和夾山鎮的7個村示范栽培再生稻80公頃,稻谷產量新增540噸,新增產值135萬元,農民增加收入94.7萬元;主持豐產工程示范,實施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的“種三產四”豐產工程20000公頃,增產優質稻谷7500噸,增加產值2025萬元,農民增加收入1100萬元;主持石門縣“三分地養活一個人”糧食高產綠色優質科技創新工程,所負責的示范基地于2016年被評為湖南省先進示范基地。此外,她還先后爭取并主持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部級示范項目、基層農技推廣機構星級服務創建部級示范項目、湖南省三項技術試驗示范項目(新品種示范、再生稻、“水稻+”高效種養)等項目。
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賀艷艷認真總結經驗,先后參與編寫《特色果蔬 食用菌 中藥材富硒生產技術》等6本著作,參與起草農產品地方標準17個、團體標準9個,發表論文約30篇。2020年,她被評為高級農藝師。
為提高當地農技推廣隊伍服務能力,賀艷艷先后組織17人提升學歷,選派400人次參加湖南省基層農技人員培訓。針對基層農技站條件差、缺設備等難題,她爭取上級項目資金461萬元,有效改善了19個鄉鎮農技站的設備設施和服務條件,壯大了農技推廣隊伍,并保障了他們的工作經費。為避免吃“大鍋飯”,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的狀況,她組織實行末位淘汰、工作能力與年終績效掛鉤制度,并取得顯著成效。蒙泉鎮農技站和夾山鎮農技站先后獲評國家級五星級農技站,蒙泉鎮農技站張斌欣于2017年被農業部評為全國最美農技員,寶峰街道農業農村服務站熊先福于2020年被評為湖南省最美農技員。
2021年,賀艷艷被評為湖南省十佳農技推廣標兵。成績代表過去,奮斗永無止境。在奮戰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中,她正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和務實的作風,向著“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目標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