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黑龍江省自然資源廳、黑龍江省發改委等6 部門聯合印發《黑龍江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是落實國家資源安全戰略的重要舉措,是著力協調解決礦產資源保障、保護等問題的重要手段,是依法審批和監督管理地質勘查、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活動的主要依據。《規劃》基期為2020年,規劃期為2021-2025年,展望到2035年。《規劃》范圍為黑龍江省所轄行政區域(含加格達奇區、松嶺區)。
《規劃》顯示,黑龍江省是礦產資源大省,資源種類較多。截至2020 年底,全省共發現各類礦產136種(含亞種),已開發利用的有61種。探明資源量的有88 種,其中石油、天然氣、鉬礦、銅礦、石墨、高嶺土、水泥用大理巖等礦產位居全國前十位。2020年全省采礦業工業總產值1458.6億元(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714.8億元),占全省工業總產值(9081.3 億元)的16.1%,礦業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三輪礦產資源規劃實施以來,黑龍江省礦業產業發展進入重要轉型期。基礎地質工作程度顯著提高,礦產資源勘查成果豐富,成功實施地質找礦三年專項行動,發現并探明一批重要礦產地。開發利用布局和結構不斷優化,先后引進中鐵、中煤、中鋁、中海油、北汽、紫金和五礦等戰略投資者,一批礦產資源開發項目相繼建成投產,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新格局初步形成。
《規劃》明確,本輪規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持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對黑龍江省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黑龍江省“六個強省”目標為契機,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服從服務于能源資源安全、生態安全與產業安全大局,自覺全面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優化資源勘查開發保護布局,加快礦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努力實現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統一,為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資源保障。到2025年,地質大數據應用便捷高效,基礎地質服務能力顯著增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取得較大進展,資源保障程度和利用效率明顯提升,礦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成效顯著,礦山地質環境進一步改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高質量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