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志國,楊 琨,潘效文,吳加強,劉建紅,桂鵬飛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州供電局,廣東 廣州 510620)
大面積停電應急演練是提升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能力的重要途徑,但由于經驗不足,國內大面積停電實戰演練工作困難重重。以下根據AQ/T 9009—2019《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基本規范》的有關要求,通過剖析廣州市大面積停電實戰演練的成功因素,提出大面積停電實戰演練的優化提升建議。
大面積停電事件通常影響范圍極大且后果嚴重。從影響范圍來說,除對電網本身的影響外,還可能會影響到上游發電廠及下游電力用戶,甚至可能成為波及整個區域的社會性突發事件。
從大面積停電事件造成的后果來看,可能對水、電、油、氣等城市生命線工程和工廠、醫院、學校、車站、機場等人員密集場所的正常運行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導致人身傷亡事件及社會秩序混亂。
2021 年2 月,受極地寒流影響,美國德克薩斯州部分地區14 日夜間開始遭遇降雪、冰凌、凍雨等極端天氣,造成路面結冰、道路被封及大面積停電。盡管德州政府提前2 天宣布全部254 個郡進入緊急狀態,警告居民做好家庭防護和食物儲存準備,并開放大型會議中心隨時準備接納求助者,甚至出動國民警衛隊。然而,危機全面爆發時,德州大部分電網遭凍結、公共供水系統隨之崩潰。至16 日晚,超過400 萬用戶斷電并受凍至少48 h;至18 日晚,全州約有一半居民(1 400 萬人)遭遇停水,不得不到戶外收集雨水或在公園水龍頭前排隊等待接水;19 日晚,風暴離境,次日超市食品脫銷,五金店水管等配件短缺,水電修理價格飛漲,甚至造成近50 人死亡的災難性后果。
《突發事件應對法》《安全生產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均提出了組織開展突發事件應急演練的要求。
(1) 《突發事件應對法》是關于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基礎性法律,對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工作提出了原則性要求;第29 條明確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鄉鎮街道、村居委會一級企事業單位均應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活動。
(2) 《安全生產法》第81 條明確要求生產經營單位定期組織應急演練;第97 條指出對于未按規定定期組織開展應急演練的生產經營單位的罰則。
(3)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國務院708 號令)第8 條對地方各級政府及其應急管理部門開展應急演練的頻次作出了明確規定。
國家能源局、應急管理部等監管部門均對應急演練提出了明確要求。
(1) 《電力行業應急能力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 年)》中26 次提及演練,并在“主要建設任務及要求”中專門明確提升應急演練能力的要求。
(2) 《應急管理部、國家能源局關于一步加強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能力建設的通知》(應急〔2019〕111 號)中則直接強調“進一步強化應急演練”,并提出具體要求。
(1)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基本規范》(AQ/T 9009—2019)對計劃、準備、實施、評估和持續改進5 個流程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2) 《關于印發〈電力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導則(試行)〉等文件的通知》(電監安全〔2009〕22 號)則結合電力行業特點,對電力突發事件應急演練進一步明確了相關要求。
在國家能源局的督促指導下,全國各級地方政府逐漸認識到開展大面積停電應急演練的重要性,并積極協同當地供電企業、重要發電企業、重要電力用戶等聯合開展大面積應急演練。至2019 年底,全國已有將近50 %的省級政府、40 %的地市級政府及30 %的縣級政府組織開展了大面積停電綜合應急演練。
2020 年11 月,由廣州市人民政府、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主辦,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市應急管理局及廣州供電局聯合承辦了廣州市大面積停電實戰演練。本次協同演練取得了顯著效果,成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領導層高度重視。本次演練指導思想明確為“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科學統籌,整合資源,政企聯動,高效有序開展全市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處置,鍛煉和提升本市電力應急處置能力”,演練總指揮由廣州市委常委、副市長擔任。
(2) 成立演練組織機構,明確演練職責。本次演練規模宏大,演練指導單位為廣東省能源局,主辦單位為廣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承辦單位為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市應急管理局、廣州供電局,參演單位有包括廣州市消救援支隊、廣州白云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內的20 余家單位。本次演練專門成立了演練組織機構,包括演練指揮組、演練工作組和演練評估組,并明確了職責分工。
(3) 制定演練方案,明確統籌計劃。本次演練從2020 年8 月開始籌劃,方案經2 個月10 余次的反復研討修訂,編制形成《2020 年廣州市大面積停電應急演練總體方案》,對演練指導思想與目的、演練原則、演練組織機構、演練時間和地點、演練形式與內容等方面作了細致安排,明確了各參演單位職責,并對演練處置科目提出了實施建議。
(4) 開展預演,及時全面查缺補漏。在正式演練前,組織了2 次預演,發現了演練導調銜接、演練供電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瑕疵,通過修訂完善演練方案和腳本、強化保障責任等措施,確保了正式演練的圓滿成功。
本次演練充分考慮了大面積停電的影響因素及后果,結合廣州市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的有關要求,綜合設置了多項演練科目開展多情景應對的聯合應急演練。
(1) 結合廣州的地理位置特點,針對臺風這一最常見的自然災害事件,演練情景設置為臺風登陸造成強降雨引發變電站設備損壞進而導致大面積停電事件。
(2) 針對大面積停電事件影響城市交通正常運轉,設置了機場和地鐵停電的情景。
(3) 針對化工企業停電,重大危險源存在發生火災爆炸的危險,設置了化工企業停電的情景。
(4) 針對醫院停電可能造成病人生命危險,設置了醫院停電的情景。
(5) 針對人員密集場所易發生群死群傷等人身傷亡的現象,設置了商場電梯困人的情景。
通過模擬各種情景,并真正調動市工信局、市應急局、市衛健委、市商務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消防救援支隊、廣州供電局、南沙變電站、白云機場、地鐵公司、東曹化工、南沙區第二人民醫院等相關的應急資源投入應急演練,切實起到了鍛煉隊伍、磨合機制的演練目的。
演練計劃階段,明確了演練的綜合協調部門,確保各項重點工作和疑難問題得到及時、快速解決和反饋。
演練準備階段,明確了演練工作組的主要職責,包含做好各自管轄范圍內演練工作的準備、組織和協調,并進一步細化了所有參演單位的職責;明確了參演單位制定通信保障、場景策劃與實施、醫療保障、交通保障等保障措施的要求;明確由廣州市供電局負責提供演練培訓場地,做好演練期間會務保障,負責供電應急處置科目中相關場景的策劃與實施等。因此,確保了演練整體保障的有序、有力,為演練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 進一步細化應急演練工作組的職責分工。設置策劃與導調組、技術組、宣傳組、保障組和評估組,并明確各組職責,確保演練方案、演練腳本、演練安全、演練宣傳、演練評估工作得以協調、有序、高效推進。
(2) 開展研究性與示范性相結合的應急演練。融入計算機模擬、大數據分析、機器人搶險、人工智能、5G、VR/AR 等新興科技元素,促使演練情景更接近突發事件實際,并模擬展示采取應急措施前后的效果,使得參演人員的參與感、緊迫感更強,更能體會演練工作的重要性。
(3) 優化演練評估。演練前,評估組做好充分的評估準備工作,按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評估規范》(AQ/T 9009)的有關要求,編制相關的評估表格;演練中,評估組按照分工進行觀察打分;演練結束后,評估組進行全面的演練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向大面積停電事件應急預案編制單位提出應急預案修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