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一般患者應采取高枕位睡眠,較重者采取半臥位或坐位。
②限制體力活動,保證充足的睡眠。
③少量多餐,低鹽飲食。
④預防呼吸道感染。
⑤育齡婦女要做好避孕。
⑥一定要戒煙、戒酒。
(1)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首先調整體位、吸氧、鎮靜等緊急對癥處理,然后控制基礎病因和矯治引起心力衰竭的誘因。再緩解各種嚴重癥狀,穩定血流動力學狀態,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維持酸堿平衡。病情穩定后,可進一步根據急性心力衰竭臨床分型確定治療方案。
(2)心力衰竭藥物治療的“金三角”,即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普利類或沙坦類)、β 受體阻滯劑(洛爾類)和醛固酮拮抗劑(螺內酯),3 種藥物共同應用的治療。該治療的原則及要求較多:①必須達到藥物的目標劑量,否則會影響治療效果。②美托洛爾的目標劑量為一日100~200mg;培哚普利的目標劑量為一日4~8mg;貝那普利的目標劑量為一日10~20mg;福辛普利的目標劑量為一日20~30mg;依那普利的目標劑量為一日20~40mg。③若患者病情較重,無法進行大劑量的藥物治療,可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至目標劑量。④用藥治療仍有癥狀者,建議把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換為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如沙卡布曲纈沙坦或加用達格列凈(10mg,一日1 次)。
(3)在臨床,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治療時,可用米力農聯合復方丹參注射液。
(4)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鹽酸伊伐布雷定片+穩心顆粒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