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浩,金甲杰,宋東波,張明寶
(1.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22;2.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601;3.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蚌埠供電公司,安徽 蚌埠 233000)
安全生產是人類生存發展中的重要主題,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就安全生產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部署,將“安全生產工作應當以人為本,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擺在首位,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寫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電網公司作為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企業,其安全生產顯得尤為重要。
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電網建設、改造等任務不斷增多,促使電網企業大量的工作采用分包、外包方式開展,外包企業的資質能力、施工人員的技能水平等參差不齊,且外來作業人員流動性大,人身安全風險高,因此,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面臨著新的挑戰。以下介紹了基于數字化、智能化等手段,以“四個管住”(管住計劃、管住隊伍、管住人員、管住現場)為目標開展的電網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平臺(簡稱“風險管控平臺”)的建設與應用情況,平臺的建設應用對提升安全管理質效有重要意義。
風險管控平臺總體目標是建成貫通現場感知和上層應用的集中統一的安全生產全過程管理平臺,跨部門、跨專業實現安全生產數據、視頻信息的接入、分析及展示。通過平臺建設實現與已有配網精益化管控系統、PMS2.0 系統、基建數字化管理平臺等多個系統的對接,實現數據互通互用;將站內、輸電通道、三跨線路視頻及外網現場球機、基建系統視頻統一接入平臺,最終實現輸電、變電、配電、基建等現場作業管理全覆蓋和高風險作業視頻全覆蓋。通過集中統一的平臺進行作業計劃、隊伍、人員、施工現場的全過程管控和監督,促進安全生產管理規范化、標準化、統一化。
風險管控平臺以“四個管住”要求落地實施為目標,緊扣“計劃、隊伍、人員、現場”四個重點要素,開展各功能模塊的開發應用,構建涵蓋“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的作業安全防控體系,形成作業準備、監控實施、分析總結、考核激勵的良性工作閉環。
管住計劃就是通過嚴格的計劃管控,實現風險的超前預防和事故防范關口前移,將各類作業計劃納入管控范圍,杜絕無計劃作業。
風險管控平臺內部建立了“三級編制、兩級審核”(班組/工區/部門編制、工區/部門審核)的計劃管理流程,同時打通了各專業系統間的信息壁壘,可直接在風險管控平臺錄入日、周、月、年度計劃,也可使用基建、營銷、PMS2.0 等系統推送的計劃數據,實現一次錄入,多系統共享,減少基層人員數據錄入工作負擔;還可按專業、是否停電、風險等級等對作業計劃進行分類多維展示。另外,還具備作業風險輔助判斷功能,通過對各專業作業計劃進行海量數據分析,建立作業內容和風險等級間的對應關系,根據作業內容中的關鍵詞匯,對風險等級進行彈框提醒。
管住隊伍就是建立隊伍的準入、動態評價、考核退出機制,在進場前對外包隊伍實施安全資信審核、準入、報備管理,把好隊伍安全準入關。
風險管控平臺建立了外包單位準入及考核流程,在平臺錄入施工單位的基本信息(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名稱、法人等)及資質信息,工程發包單位的業務管理部門及安監部門對信息進行審核。通過風險管控平臺對作業隊伍的安全事件及違章行為進行統計,在省級范圍內實現隊伍動態評價互通,依據評價結果實施“負面清單”和“黑名單”管控,剔除安全管理不合格、不滿足要求的施工單位,不斷優化在庫的施工隊伍數量,倒逼作業單位提升自身安全管理水平。
風險管控平臺通過接口獲取配網工程、基建專業外包單位基本信息和資質信息,同時結合平臺內部錄入的技改、大修類外包施工單位,形成外包單位庫。
人是現場作業和管控措施執行的主體,也是作業風險管控最關鍵因素。管住人員就是建立人員安全準入、評價、退出機制,對作業人員實施安全準入考試、資格能力審查,嚴防人員盲目作業。
風險管控平臺建立了人員準入及考核流程,在平臺錄入人員的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證號、身份證照片、個人照片、合同、保險等),特種作業人員還需錄入相關合格證、資格證圖片,工程發包單位的業務管理部門及安監部門對人員資格進行逐級審核,確保信息有效、持證上崗。通過風險管控平臺移動終端開展安全準入考試,考試合格且資格審查通過的人員,在進場時才能夠掃臉識別入場作業。通過風險管控平臺對相關人員的資質、證照進行核查,對違章行為進行記分統計,推進人員安全“負面清單”管控,對人員進行動態評價,及時將作業水平低、反復違章、安全素質能力嚴重不足的作業人員清理出場。另外,通過企業資質及其人員資質信息的關聯分析,還可判斷外包單位能夠承擔的現場類型和作業類型,杜絕承載力不足、專業不匹配、資質與作業類型不符等情況發生,實現外包企業和人員的精準管控。
現場是作業風險管控的落腳點,管住現場就是在管住計劃、管住隊伍、管住人員的基礎上,依托風險管控平臺,發揮專業管理部門、安全監督部門協同管控作用,實現對作業現場全過程、全覆蓋的監督管控。
風險管控平臺及平臺移動終端聯合實現作業現場的實時管控。在風險管控平臺內錄入的作業計劃可直接推送至工作負責人的手機移動終端(或通過移動終端掃描二維碼關聯作業計劃),工作負責人上傳現場勘查記錄、三措一案、工作票、安全交底卡、現場交底錄音、安全措施布置等相關圖片,并通過掃臉完成作業人員的準入識別,作業計劃的開工、收工、地理位置等信息在手機移動終端實時采集,并在風險管控平臺中共享。各級管理人員均可登陸移動終端實時查看作業地點分布情況、調閱作業現場詳情,實現作業地點、風險等級、作業人員的全方位掌控,可隨機抽取作業現場開展“四不兩直”督查。
另外,可在移動終端建立稽查計劃,通過接入平臺的現場球機、站內視頻監控等實現作業現場的遠程視頻督查,也可對上傳的作業資料進行遠程核查,發現問題可直接呼叫聯系現場負責人,大大提升現場安全管控質效。
目前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在國家電網公司的統一框架指導下,建成了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平臺,并在16 家地市公司、72 家縣公司深入推廣應用。系統集成各類設備設施2 500 余臺(套),用戶4.7萬余人,移動終端活動用戶1.2 萬余人。通過平臺網頁版、移動終端可實時查閱所轄各單位作業計劃、作業風險分布及高風險作業到崗到位監督等各類現場管控情況,聯合省、市公司級安全管控中心開展作業計劃、隊伍、人員、作業現場的全過程監督,深入強化現場作業管理,規范現場作業行為。
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平臺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推進信息技術與安全生產管理融合,打破業務壁壘,貫通多專業系統數據,全面實現現場作業線上管控,推進安全生產標準、規范、統一管理,大幅提升了現場安全管理水平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