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22 年6 月27 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印發通知,部署各地開展煤炭價格監督檢查工作之后,8 月5 日,市場監管總局又發布《查處哄抬煤炭價格,服務迎峰度夏》消息,透露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3 個調查組分別赴山西、內蒙古、陜西就3 個重點(突出重點問題、突出重點環節、突出重點區域)開展調查的情況,初步認定18 家煤炭企業涉嫌哄抬煤炭價格,3 家交易中心涉嫌不執行政府定價。
查實的哄抬價格形式主要有以下3種:
一是大幅提高銷售價格哄抬價格,煤炭生產企業在成本未發生明顯變化的情況下,大幅提高銷售價格;二是增加交易環節,層層加價哄抬價格,煤炭生產企業將煤炭銷售給關聯貿易公司,通過關聯貿易公司加價銷售,推高價格;三是以化工煤名義高價銷售動力煤,企業以“化工煤”名義簽署確認函,但實際銷售動力煤,通過規避長協限價方式推高價格。同時,公布了至少10 家企業涉嫌價格違法行為的具體案例。
從已經公開的信息看,至少有以下5 個方面值得關注:
一是,此次行動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組織調查,表明主管部門調查和查處哄抬煤炭價格行為的態度堅決、力度較大;未來,需要關注調查和查處哄抬煤炭價格工作是否常態化、擴大化(是否繼續調查、是否向其他地區拓展)。
二是,此次調查,查實了一些比較具體的哄抬煤炭價格行為,對價格違規或違法的行為主體均做了立案,但暫時沒有給出處理或處罰結果;未來,需要關注處理或處罰過程中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相關條款的應用,最終處罰方式和處罰結果,關注相關企業煤炭價格違規違法行為的代價。
三是,此次調查的起點時間延伸到了2021 年3月份,如此看來,未來對哄抬煤炭價格行為調查處理的時間周期,也有可能不限于國家發改委對煤炭施行最高限價措施的2022 年5 月1 日之后,對煤炭生產和貿易企業的打擊面將顯著擴大。
四是,此次調查行動,不僅有煤炭生產企業,還有煤炭貿易企業和煤炭交易平臺,意味著不僅涉嫌哄抬煤炭價格行為的企業可能被調查處理,影響煤炭交易成本、不執行煤炭價格政策的其他類型經營主體也可能被立案處理。
五是,此次調查行動公開的《煤炭領域涉嫌價格違法行為案例》中,至少有2 家煉焦煤生產或貿易企業被依法立案調查,意味著對哄抬煤炭價格行為的調查和查處工作不限于“電煤”(6 月27 日的通知中,曾經明確開展煤炭價格監督檢查工作以“電煤”為重點),也將更加不限于“動力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