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 顏歡 于文
(上接第一版)在此之前,德國總理朔爾茨11月4日剛剛訪問了北京。“德國之聲”稱,今年4月,中歐領導人曾通過視頻方式舉行會晤。在前不久巴厘島的G20峰會上,米歇爾曾表示,“歐盟需要重新平衡與中國的關系。因此,傾聽對方、加強理解就顯得至關重要。”
法新社稱,歐洲理事會主席代表歐盟各國領導人。報道引述不具名歐盟官員的話稱,幾個月來,米歇爾一直嘗試安排與中國領導人進行會談,終于在上周的G20峰會上確定了日期。如何處理歐中關系,將是兩位領導人會談的主要議題,其中包括歐盟同中國的貿易關系、北京在俄烏沖突中的立場等。
“6周前,歐盟27位領導人就中國問題舉行了長達3個小時的戰略討論。”歐洲新聞網稱,一名歐盟官員24日說,米歇爾此時訪問中國,表明他獲得了清晰的授權,“他認為現在最好與中國接觸,因為我們正處于關鍵時亥儼。該官員還透露,這次訪問不太可能發表任何形式的聯合公報。相反,這次訪問應被視為一次接觸和討論,“我們認為,雙方關系需要新的推動力,檢查關系的變化以及新的影響因素”。
法新社稱,米歇爾此次中國之行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歐盟內部在應對中國持何種立場問題上發生分歧。米歇爾一方面要考慮在中國擁有重要經濟利益的德國等國家,另一方面也要顧及立陶宛等與中國關系不佳的國家。
“歐盟重新校準與中國的關系,顯示美歐分裂”,土耳其廣播電視公司網站25日以此為題報道稱,米歇爾將訪華表明,能源匱乏的歐洲希望確保與北京的經濟聯系。歐洲領導人“正在向中國伸出手”。報道引述專家的話稱,歐洲為美國的對俄政策付出了最沉重的代價,歐洲各國正竭力應對能源短缺問題。此時,能源充足的美國想拉攏歐盟加入其反華聯盟,“而許多歐洲國家——從德國到荷蘭正與中國接觸,以緩解經濟下滑的壓力”。▲
環球時報202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