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雙城 張旺
英國政府24日以安全風險為由,要求各部門停止在敏感建筑安裝與中國有關的監控攝像頭。2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回答外媒的相關提問時表示,中國政府一貫鼓勵中國企業按照市場原則和國際規則、在遵守當地法律的基礎上開展對外貿易投資合作。中方堅決反對一些人泛化國家安全概念,無理打壓中國企業。我們將繼續密切關注有關動向。中國政府也將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路透社報道稱,英國政府內閣辦公廳在24日提交給議會的書面聲明中表示,要求轄下各部門禁止在敏感地點安裝由中國公司制造的監控攝像頭。內閣辦公廳大臣道登表示,“鑒于對英國的威脅,以及這些系統的能力和互通性日益提高,我們需要額外的控制措施”,“因此已指示政府各部門停止把這樣的設備配置到敏感地點”。英國政府的新規適用于受中國安全法規管轄的公司所制造的監控攝像裝備,包含指導各部門切斷此類設備與核心計算機網絡的連接,并考慮完全移除這些監控設備。
這已不是英國第一次打壓中國監控產品。德新社稱,今年7月,英國有約70名議員敦促政府禁止銷售和使用中國企業海康威視與大華生產的監控設備,他們擔心有隱私方面的風險,且存在所謂的“人權問題”。
對于英國的又一次打壓,海康威視在回應路透社的一份聲明中否認相關擔憂,表示該公司會進一步尋求與英國政府接觸,以了解相關決定。“海康威視無法將數據從終端用戶傳輸到第三方,我們不管理終端用戶數據庫,也不在英國銷售云存儲,”該公司的一位發言人表示。
“英國一再抹黑、打壓中國生產的監控設備有多種原因。”通信行業資深觀察人士項立剛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首先是部分政客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提交議案推動政府來實施相關政策。再有,部分人會有現實上的擔心,認為攝像頭會采集數據,然后傳給中國,對英國安全不利。但項立剛強調,中國從來沒有任何法律要求相關企業把客戶數據傳給政府,也從來沒有任何企業操作過這樣的事情。“攝像頭取得的數據肯定是大規模的,而如此海量數據傳到中國在技術上很難做到。所以從這個角度說,英國有些人的擔心是多余的。”▲
環球時報202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