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靜
(北京大興區消防救援支隊,北京 100162)
物聯網作為二十一世紀新興起的互聯網技術,其核心是“物物相連”,也就是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各類設備連接成一個巨大的網絡。人作為終端,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達成人、機、物的互聯互通。物聯網技術在高層建筑消防監督管理領域的應用將提高消防工作效率,促進消防領域的觀念革新,帶來新的變化。
物聯網技術指的是,通過應用各類信息傳感設備,來對信息進行收集,整合與加工,并結合不同使用者的需求,通過互聯網實現信息共享。在信息共享中,物聯網能收集到的信息是片面的,只包含物體的位置與體積等物理信息,而為了保持信息傳輸的順暢,對同一物體的信息格式必須根據相同協議。
從當前的物聯網構成來看,大致可以分為3類:第一類是通過網絡收集信息,利用傳感網絡傳遞信息,并幫助用戶進行信息處理;第二類是根據不同協議的特殊格式,識別并處理與特定對象相關的信息;第三類是通過對物體信息的收集實現智能化控制。比如物聯網中常見的全球衛星定位功能和激光掃描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到了智能化監控中,提高了監控的效率與精準度,也可以被運用到消防監督管理中的一個技術模塊。
物聯網的技術特點之一,就是對傳感技術的廣泛應用。在物聯網技術中,傳感技術是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與媒介,可以通過無線感知收集需要被檢測的信息,并通過無線信息網絡將信息傳遞給終端平臺。而在具體的應用中,已經可以通過嵌入微型傳感裝置,實現對物體的智能化傳感。
物聯網的第二個技術特點,就是射頻識別技術。這種技術不需要與物體接觸就能夠對其進行自動識別,獨特的信號頻段就像是身份證,只要一經接收就能獲得相應的信息數據,并對已有數據進行更新。
物聯網的第三個技術特點,就是網絡通信技術。在物聯網技術的實際應用中,可以通過通信技術形式實現對物體信息的感知與傳遞。由于信息傳遞主要依賴網絡通信技術,所以也具備網絡通信更具實效性強,更便捷的特點。
在高層建筑消防監督管理當中構建智慧消防平臺,就是通過物聯網技術為載體,搭載前沿的傳感器、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多種技術,從而將高層建筑當中的消防控制點信息,真實、客觀、及時的反饋到消防控制室。從這個角度來看,不管是企業還是民宅的消防管理,都可以擺脫傳統消防巡邏的工作形式,從而提升消防巡邏的效率、效果。對高層建筑業主而言,在消防工程設計、配置方面可以投入更多的資金等,從而有效提升高層建筑消防管理水平。
高層建筑不同于低層建筑,其內部空間結構等非常復雜,而且其功能更加多樣化,這就給消防管理帶來更多更繁雜的問題。如高層建筑中的地下室、狹窄空間等放置了可燃物,就會給火災提供必要條件。高層建筑中的人員流動量大,這就造成高層建筑吸煙區、走廊、樓梯等成為火災發生率比較高的地區。高層建筑中的電線老化、化學品管理出現問題或者混亂,就會提升火災的復雜性。高層建筑中的樓層、房間都非常多,在發生火災的時候不利于人員的快速疏散。而通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高層建筑消防管理可以在智能感知終端第一時間發現火災,并且為火災撲救、人員疏散爭取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同時也有利于將消防事故消滅在萌芽階段,避免火災造成更加巨大的損失。
在高層建筑中對消防相關設備的檢查,已經成為當代消防管理中非常基本且必要的工作,而大部分消防安全部門針對消防設備的檢查,是通過消防小組在消防設施處進行檢查,從而確保消防設備等數量達到標準,而且在質量、功能方面等都處于良好狀態。表面看來這種巡檢工作和制度比較完善,但在具體工作當中卻面對著種種困難,首先,消防小組內部沒有完善的監督機制,這就造成消防設備檢查結果容易失真;其次,對消防設備的檢查需要巡檢小組工作人員具備一定程度的專業能力和知識水平,如部分消耗性消防設施無法通過適用確認其功能、質量,但僅僅通過觀察設備的外觀,對設備進行稱重或者檢查經驗對設備狀態進行確認,就無法保障設備功能狀態。所以,通過物聯網、溫度感應、紅外線、壓力感應等多種技術,能夠實現對消防設備質量的實時監控,如果建筑當中的消防設施出現問題,物聯網系統平臺就會發出警報,同時通知值班室對設備進行更換,從而確保火災發生的時候,能夠為撲救工作提供功能正常的設備,以及設備的準確位置。
危機預防是消防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則,做好事先的預防是解決消防問題最好的辦法,滅火能否及時有效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有對火災的有效監測與控制。規范的管理能夠有效降低火災發生的風險,減少火災造成的事故與財產損失。
但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現行的火災監測管理機制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排查火災隱患的工作。一方面,火災隱患的檢查與管理較為復雜和困難,火災隱患的出現并不是靜態的從無到有的切換,而是每天都在動態的變化與生成當中;另一方面,火災的檢測管理有其局限性,無法兼顧生產生活中的諸多細節,很多時候還是需要依靠人的自覺。這一問題不僅影響火災監測管理工作的落實質量,也增加了火災發生的風險。
高層建筑作為建筑行業中的新興領域,舊有的方法與規則并不能夠對其完全適用,建筑方在具體施工時應該緊跟時代腳步,結合高層建筑自身的特點,對原有的方法與標準進行更新,重視消防設施的施工,引入新的觀念指導消防管控工作,提升消防管控工作的效率。
但實際的情況是,現今很多高層建筑的消防設施施工過程中,并沒有給出應有的重視。不但依然按照原有的施工方式與模式開展施工,無視高層建筑與普通建筑之間的差異,甚至是將消防建設視作必須達成的“指標”,徒有其表而難以在火災真正發生時發揮應有的作用。這樣不僅會給救援工作增加難度,而且可能會導致更多的人員傷亡,給個人、企業和社會帶來更大的損失。
高層建筑在完工之后,消防管理工作基本會移交給物業管理公司,由物業管理公司負責消防監督管理,雖然部分物業公司會設置消防安全崗位,但在消防安全崗位的工作人員大多不具備專業的知識和技術,同時也沒有足夠的責任感,對物聯網的使用也比較陌生,無法合理利用物聯網進行消防巡檢工作。所以消防管理部門就要對物業相關崗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升物業人員的責任意識、專業水平等,甚至還需要針對工作人員進行實踐實操,提升消防人員專業能力,避免發生火災的時候無法及時應對。
在我國,由于高層建筑多為寫字樓,所以經常出現多產權的現象,這也導致同一建筑中消防安全管理職責的模糊。雖然有著名義上的消防安全管理負責人員,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與合理的消防安全管理機制,加之人員本身的專業度有限,導致了他們對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問題的認識不足,不夠重視。往往在問題發生后,才會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花費更大的代價進行彌補。
比如說,雖然高層建筑都有規劃出的消防安全通道,但這些通道往往被擠占,建筑內的人員也對逃生線路沒有了解。停車位的規劃混亂也導致了私家車常常擠占消防通道,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消防車不能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才導致了火災情況的惡化。高層建筑用戶也有安全意識淡薄的問題,生活中的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易燃物品的堆積和大功率電器的不合理使用,私自改接電線等也會導致火災的發生。
目前,很多高層建筑業主不重視建筑內部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所以高層建筑中的智能消防管理體系并不完善。從當下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來看,其工作內容包含了防火監督管理、滅火搶險、事故調查和數據統計,其中防火監督管理是消防體系當中最重要的工作內容。而在物聯網技術支撐下,高層建筑消防管理部門可以從網絡中整理、分析高層火災的原因,進而結合高層建筑自身的情況完善智能消防管理體系,從而明確針對不同消防事故的應對措施和規范,在消防關鍵點設定相應的預案,細化各個崗位的職責,從而提升消防管理效能。
在利用物聯網火災管理組件進行火災監測和控制時,物聯網技術可以為每一個建筑物都設定獨特的頻段,就相當于貼上專有的“標簽”,并將信息錄入傳感器。這樣消防監督管理過程中,相關的負責人就可以通過交互系統掃描電子標簽,實時獲取當前建筑中消防設施的數量、位置與狀態。此外,還可通過物聯網獲取各部門的檢查記錄,避免漏檢和表面工程的出現。
此外,物聯網技術還可以提升火災監督管理部門內部的工作效率和合作水平。各部門的聯系將更加緊密,處理的火災信息也將進行共享,提升內部配合。同時,分享過后得到的數據也可用于向負責人提供自救指導。
在所有的工作當中,人為因素都會對工作產生巨大且直接的影響,在消防監督管理領域人為因素仍舊是影響其管理效果和水平的重要因素。但通過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降低人為因素對消防管理的影響。在物聯網當中很多技術參數都是預定的,除了物聯網系統的修正,其它手段無法對系統內部的數據進行改變。如在物聯網下的消防監督管理當中,噴淋、云臺監控、煙感等各種設備的參數都是固定的,且相關設備在固定參數下正常運行,人為因素的干擾被弱化,系統中的各種數據更加客觀、精準。另外,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能夠將消防監督管理、設備運行等集成為一個平臺,而且各種設備的數據都能在平臺上實時顯示,這樣不僅提升了消防管理水平,也極大的節省了各種成本,也能將節省的資源用在提升消防設備質量,以及提升消防管理能力上,促使高層建筑消防管理形成良性循環。
由于高層建筑結構復雜,一旦發生火災,不管是內部人員逃生還是外部消防人員的救援難度都比較大,極大程度上威脅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高層建筑火災救援必須保證及時性和有效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快速而合理的救援路線規劃和消防設施準備就成了剛需。
但當下的救援過程中,很多信息都是在到達現場后才能知曉,甚至無法確保消防設施的可用狀態,前線消防員與后方指揮主要的通信工具是對講機,難以實時共享火災現場的復雜變化,消防指揮難度大。而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能夠讓消防員在到達火災現場之前就了解建筑內部的基本情況,消防設施的位置和可用狀態。通過對物聯網射頻技術的使用,可以讓指揮人員實時獲取救援信息,以此制定下一步救援計劃和方案。
智能化消防是未來我國消防系統建設發展的主要方向與目標,也是一個剛剛被發掘的新興領域,目的在于創造一個完善的、實用的、兼容性高的消防系統,更高效地發現和消除火災隱患,為消防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物聯網技術雖然有著較高的復雜性,但是與消防監督管理領域同樣有著較高的適配度,能很大程度上滿足其智慧化的需求。對此,有關部門要積極運用互聯網技術,對現有消防設備進行改造與更新,做好測試后投入使用并收集數據,不斷進行更新升級。還要建立完善的信息資源數據庫,增強物聯網技術的影響,為我國智能滅火系統的開發打下基礎。
總而言之,高層建筑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目前仍然有著諸如消防隱患排查不充分、消防設施施工不完備、用戶安全意識有欠缺的問題。除了加強監管力度,落實相關法律法規之外,有關部門還可以引入先進的物聯網技術,發揮先進技術的優越性,讓高層建筑消防監督管理向著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