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越
人的智力有多種表現形式,專注力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種。一個善于集中注意力的人往往更容易在工作中取得好成績,也更具有創造力。對于老年人來說,提高專注力還能防止摔跤等意外事故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但是,因為專注力的高低很難直接測量,所以科學家們一直不清楚專注力的高低是否和年齡相關,以及背后的機理到底是什么。來自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的一群心理學家設計了一個精巧的計算機游戲程序,不但可以對玩家的專注力進行定量測試,還能幫助科學家們找出專注力提升或下降的背后原因。
研究人員招募了34名年輕人和34名老年人,讓他們分別玩這個通關游戲,結果發現兩組志愿者的得分差不多。但如果仔細分析雙方的游戲過程,不難發現這兩個群體的策略完全不同。年輕人在游戲過程中大腦經常開小差,發生頻率高達45%,但他們依靠出色的反應速度和思維的敏捷性,仍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相比之下,老年人的智力水平雖然下降得厲害,但他們的專注度更高,開小差的發生頻率只有27%,最終依靠比年輕人更強的自律性和更高的專注度取得了不比年輕人差多少的成績。這個結果說明老年人的整體智力水平雖然不可避免地有所下降,但仍然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彌補這一缺陷。
不過,這種補償的范圍是有限的,老年人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延緩整體智力水平的下降。目前的主流意見認為,一個人的智力水平和大腦神經元的連接質量密切相關。年輕人之所以腦子反應快,就是因為他們大腦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更牢固。同理,年輕人之所以經常會思維開小差,同樣是因為他們的大腦神經元的連接范圍更廣,神經信號通路的旁支更多。那么,中老年人應該如何保持大腦神經元的連接強度呢?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的神經生物學家凱特琳·卡薩萊托試圖研究一下這個問題。她的專長是“前突觸蛋白”,這是一類位于神經元連接點周圍的蛋白質,其含量和神經突觸的連接質量密切相關。通常情況下,這類蛋白的含量越高,神經突觸的連接強度就越大。
問題在于,這種蛋白質的含量很難準確測量,只有尸體解剖這一個辦法。所幸美國芝加哥大學曾經和一群老年志愿者簽署過一項合作協議,一方面跟蹤記錄這群老人的生活狀況,另一方面獲準在他們去世后解剖他們的大腦。卡薩萊托博士和芝加哥大學展開合作,從后者那里拿到了404名志愿者的腦組織樣本,分析了其中含有的6種前突觸蛋白的含量,再和這些志愿者生前的生活方式記錄作對比,發現凡是堅持運動的人,其蛋白含量要比不愛運動的人高。這一差別絕不僅限于和記憶力有關的海馬體,而是在其他很多和智力相關的大腦區域內均有發現。卡薩萊托博士將研究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2022年1月7日出版的《阿爾茨海默病和癡呆癥》雜志上。作者指出,此前已有很多研究表明運動會延緩老年人智力下降的速度,這篇論文只不過為這一現象找到了一個基于解剖學的證據而已,從而讓科學家們更加確信老年人多運動的確會延緩智力的衰老。
(摘自微信公眾號“三聯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