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啟春
(上杭縣林業局才溪林業站,福建上杭 364200)
近些年來,森林火災隱患時有出現,地方防滅火形勢嚴峻,對森林資源安全造成極大威脅。因此,營造生物防火林帶,使其具有防、阻、隔、斷火功能成為當前綠色生物防火工程的重要部分和重要研究問題之一。油茶因具有較高的抗火、耐火性,成為構建生物防火林帶的首選植被,種植油茶防火帶有利于將人類活動頻繁且容易起火的區域進行隔斷封邊,形成閉合的防火區,通過阻—隔—斷的方式消滅火患。
油茶是我國南方地區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屬于山茶科山茶屬常綠小喬木,適應性強,壽命長。其葉片為厚革質、含水量高,樹干光滑,能起到防火作用,是營造生物防火林帶的優良樹種。同時,油茶在丘陵、山區、路旁均能生長,能綠化荒山,保持水土[1]。油茶適宜在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14~21 ℃、最低月平均溫度不低于0 ℃的地區生長[2]。
上杭縣才溪鎮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地處武夷山脈南端,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9~20 ℃,春夏雨量充沛,氣候溫暖,才溪鎮主要地表植被為芒萁、茅草和易燃的落葉馬尾松、杉木等。近年來,隨著林區的開發利用及林區交通的改善,林區的各類生產活動和農事活動日益增加,野外火源管理也存在薄弱環節,導致才溪鎮森林火災頻發,森林資源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因此,才溪鎮自2014 年開始建設生物防火林帶,目前已發展至100 km 左右,廣泛分布于轄區內的各個行政村。
1)油茶生物防火林帶的設計應堅持“因害設防、先易后難、突出重點、適地適樹”的原則,根據當地經濟、氣候、立地等條件,科學規劃。例如,可與公路等天然防火屏障相結合,最大限度地發揮生物防火林帶的作用[3]。2)油茶生命力旺盛,對土壤的適應性強,適宜生長在土層厚度大于60 cm、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適宜生長在近山、低海拔丘陵地區的向陽緩坡。3)油茶防火林帶應設置在易引發林火的山腳田邊、道路兩側、墓地交界處等人類活動頻繁的地帶,而山脊地區由于土層淺薄、海拔較高,不適合設置油茶防火林帶。
1)防火林帶寬度設置。在油茶生物防火林帶的設置中,需結合造林寬度、遵循“火災蔓延有效阻斷”的原則,合理設施防火林帶的寬度,通常防火林帶的寬度不低于20 m,但對于郁閉度較高的針葉林,其林帶寬度應大于30 m。2)防火林帶區域設置。對于人類活動頻繁的區域(林緣、森林和田地的交界處等),人為因素會增加火災發生率,需通過設置防火林帶實現對該類區域火災的及時阻隔與控制;對于沿山脊線的分水嶺區域,由于山脊地勢較為平緩、植被郁閉度較低等因素,出現火災時火勢不會很大、火勢擴散速度較慢,于此處設置防火帶更易阻斷火勢;對于林中平地或緩坡區域,由于此類地區受氣流影響較小,發生火災時火勢較弱,于此處設置防火帶更易阻斷火勢。
3.1.1 清理林地
油茶防火林帶寬20 m,水平距20 m。在保護原有植被的基礎下,進行林地清理,伐除防火林帶內的所有針葉樹,伐根低于15 cm,并將雜草、雜物清理至林帶外側。
3.1.2 挖穴整地、合理施基肥
1)挖穴整地。整地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積蓄土壤水分,利于苗木的成活和生長。整地方式有全墾、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結合才溪鎮實際情況,采取塊狀整地,整地前確保林地已清理干凈,林帶內沒有滯留的雜灌。2)為提高防火林帶的郁閉度,達到有效阻火目的,按“品”字形設計株行距為2.5 m×2.6 m,以保持水土和提高水資源、土地、光照的利用率[4]。挖穴規格為50 cm×50 cm×40 cm。3)合理施基肥。在種植前可施用腐熟的農家有機肥,每穴施有機肥3.00 kg;也可施用45%氯基復合肥作為基肥,每穴施入復合肥0.25 kg。在施基肥時,需在基肥上部回填部分表土并充分混合均勻,注意不要將基肥直接澆注在油茶根部,以防燒根,影響苗木成活率。
3.2.1 苗木的選擇與處理
良種苗是保證油茶成活率與豐產的基礎,才溪鎮種植的是2 年生裸根苗。在陰雨天起苗時要注意用濕土包裹苗木根部,并用塑料袋套住根部并扎緊,裝車時,為防止苗根風干,需用篷布遮蓋苗木。裸根苗起苗后存放的時間越短成活率越高,需盡快運至造林地進行栽植[5]。苗木到達造林地后,需通過蘸黃泥漿或打黃泥漿+蘸生根粉的方式處理苗木根部。
上杭縣才溪林業站調查了根部處理方式對油茶苗木成活率的影響問題,選擇條件基本相同的3 段(假設為第1 段、第2 段、第3 段)防火林帶造林地,每段各設置3 個調查小班(假設為調查A1、調查A2、調查A3;調查B1、調查B2、調查B3;調查C1、調查C2、調查C3),每個調查小班面積667 m2,在調查小班內分別栽植根部不處理的油茶苗(T1)、根部打黃泥漿的油茶苗(T2)、根部打黃泥漿+生根粉的油茶苗(T3),苗木栽植后對調查小班的管護方式完全相同,1 年后測定各小班內油茶苗的成活率,見表1。

表1 不同根部處理方式對油茶栽植成活率的影響 單位:%
由表1 可知,T3 處理的油茶苗成活率最高,其成活率顯著高于T1 與T2,其中T1 處理的成活率最低。T1 處理的油茶苗成活率較低是因為油茶苗根系水分保持能力較弱,水分易蒸發,而打了黃泥漿后,濕泥漿包裹根系,能顯著提高根系的持水能力,減少根系水分蒸發,同時,黃泥漿能提高根系與造林地土壤接觸后的適應能力,進而提高成活率。在黃泥漿中加入生根粉后,能極大提高根部的生根能力,進而提高根系對土壤中水分及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能力,進一步提高栽植成活率。
3.2.2 栽植技術
油茶裸根苗適宜在每年的1—3 月進行栽植,此時雨水多、氣溫較低、空氣濕度大、土壤濕潤,利于油茶苗成活。油茶裸根苗應在移植當天進行栽植,當天未栽植完成的油茶苗應分散假植。假植是一種臨時存放措施,高質量的假植可補充苗木水分,促進根系萌生和根系自我修復,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在假植時應選擇在避風、排水良好的地段,根據苗木損傷程度及氣溫狀況,清理苗木損傷枝葉,將苗木成豎或成排根部培土進行栽植。
苗木上山前應對根部進行打黃泥漿+蘸生根粉處理,以提高栽植成活率,同時可適當修剪部分側枝葉子,減少苗木水分蒸發,但在修剪過程中需注意不要損傷苗木。油茶栽植要堅持“埋提踩、覆踩覆”的原則,即用濕潤的表層土埋苗根之前,要先清除種植穴內的雜物,細碎穴土,將茶樹苗放到穴中心扶正、舒展根系后進行覆土,覆土的同時輕提茶樹苗木,在苗根達到種植深度后用腳輕輕踩實土壤,再繼續覆土至穴滿,穴滿后用腳反復踩實土壤,并在穴表面覆一層松土,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苗木栽植深度對油茶造林成活率有顯著影響,適度深栽有助于提高成活率,栽植過淺苗木易受旱枯萎,適當的深栽能使苗木根系更好地從土壤深層獲取水分,提高苗木的抗旱能力。
油茶苗栽植后需進行連續撫育。1)造林當年的8—9 月全面鋤草、擴穴、培土1 m3,每株苗施45%氯基復合肥250 g。2)第2 年、第3 年的3—4 月全面鋤草、擴穴、培土1 m3,每株苗施45%氯基復合肥250 g,8—9 月全面松土鋤草。3)第4 年開始視情況在5—6 月松土鋤草1 次。采用環狀溝施法施肥,即在幼苗40~50 cm 半徑處挖深20 cm 和寬30 cm 的圓形或半圓形溝,并施入有機肥600~1000 g。需注意不應在高溫天氣進行鋤草松土,避免水分蒸發和突然改變苗木生長環境造成苗木損傷,影響苗木成活。
1)修剪。苗木修剪應需遵循疏剪原則,按照大小年進行修剪,在大年進行重剪,小年進行輕剪。一般在每年果實采收完成后和第2年樹液流動前進行修剪,且主要修剪油茶枯病枝、腳枝和交叉枝等部位,確保油茶苗木具有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
2)墾復。油茶生長的第8 年逐漸進入到盛果期,此時需結合實際情況每年至少進行1 次淺鋤,每3 年進行1 次深挖。選擇雨季過后和旱季來前進行淺鋤,淺鋤深度需保持在10 cm 左右;選擇在采果后和第2 年樹液流動前進行深挖,深挖的深度應保持在20~30 cm。在墾復時為避免水土流失,在地勢平緩且坡度小于15°時可采用全墾方式,但要按照坡面長短情況在山頂和山腰等位置設置保水帶;在坡度超過15°時可采用帶墾方式,以“挖一帶、留一帶”的形式,每年輪流進行墾復處理。
油茶常見的病害有炭疽病、煤污病、軟腐病等,油茶常見的蟲害主要有油茶毒蛾等。對于油茶病蟲害的處理,通常采用預防為主和營林技術與生物、藥物防治相結合的防治辦法。
1)油茶炭疽病。在早春前剪除病枝和帶有病蕾的小枝,一般剪至病部以下4 cm處,并摘除病葉和病果,在傷口處可涂抹波爾多液進行保護。還可選用波爾多液1 ∶1 ∶100+2%左右的茶枯水,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進行藥物防治。
2)油茶煤污病。做好間伐、修枝處理等油茶林地管理工作,確保油茶林密度合理,保證林內的通風、透光性,以有效減輕油茶發病率。在油茶發病初期,誘病的昆蟲及煤污病分布面積較小,通常分布在局部的枝葉區域,可通過剪除病蟲枝葉并燒毀處理,還可選擇石硫合劑進行噴灑處理,夏季選擇0.5~1°Bé石硫合劑,冬季選擇3~5°Bé 石硫合劑,以實現對煤污病的有效滅殺。但石硫合劑噴灑處理對蚧類害蟲效果不佳,存在嚴重蚧類蟲害時可選用松脂合劑12~20 倍液進行噴灑處理。
3)油茶軟腐病。油茶密度過大時需及時進行整枝、修剪、疏伐處理,以保持林內具有良好的通風、透光性,冬季時要及時清除病葉和病果。油茶發病時可選擇1 ∶1 ∶120 波爾多液噴灑處理,或選擇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700 倍液噴灑處理。
4)油茶毒蛾。在每年的12 月至次年3 月清除病枝、病葉、病果并集中燒毀,保持良好的通風及透光性;4月中下旬每1 hm2用45%~60%的白僵菌粉炮防幼蟲;8—11 月在茶籽收摘時進行人工摘卵,同時定期收集落果燒毀,消滅蟲源。
油茶生物防火林帶的構建不僅具有保護生態環境、調節氣候等生態效益,還具有促進林業發展等經濟效益。同時,優化油茶栽培技術,提高林木病蟲害防治能力,均具有良好的社會、生態、經濟效益。在油茶防火林帶營造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影響油茶造林成活率的各個因素,選用優良品種,栽植前對苗木根部進行處理,把握最佳栽植季節,掌握正確的苗木栽植技巧及科學的管理方法,以保證苗木的成活率,提高油茶防火林帶的營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