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近日,網上一則視頻引發(fā)熱議。10月26日,在一所小學一年級的課堂上,不少孩子因為不會整體認讀音節(jié),被老師罰站。老師還邊拍視頻邊對著學生說:“讓你們家長看看,這么多人,整體認讀音節(jié)給我讀bpmf,家長們怎么教的?怎么輔導的?我上不下去了這個課。”
(11月2日《北京青年報》)
據報道,涉事學校為江西省吉安市新干縣善政小學。孩子由于不會整體認讀音節(jié),就被教師罰站,這本身就是錯誤的。雖然《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規(guī)定,教育懲戒措施包括“一節(jié)課堂教學時間內的教室內站立”,可這針對的是有違規(guī)違紀行為的學生。孩子不會整體認讀音節(jié),顯然不是違規(guī)違紀行為。這是教師在濫用教育懲戒權。
把孩子被罰站的視頻拍下來,發(fā)在群里,質問家長。然而,我國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門早已明確,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yè),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yè),讓作業(yè)回歸到學校育人環(huán)節(jié)中來。涉事教師此舉就是給家長布置作業(yè),把自己該履行的職責推給家長。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司其職,對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tài)與育人環(huán)境十分重要。我國要求幼兒園去小學化,可是,有的小學老師,告訴家長孩子入學時就必須會識多少漢字、會拼音、算數,這就使家長要親自上陣教孩子。家長的文化程度不同,很可能給孩子傳授了錯誤的知識。而且,這也會讓家庭教育走偏,這不但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讓親子關系變?yōu)樽鳂I(yè)關系、分數關系,制造家庭教育焦慮。
自從實施“雙減”以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教師對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職責有了清晰的認識,但仍有部分教師,還是習慣于給家長布置作業(yè),認為這是對學生負責。之所以存在這一問題,一方面是因為學??己嗽u價教師的指標沒有變,還是以學生的考試分數為主要指標考核評價教師;另一方面教師沒有意識到對學生的知識教育,是學校育人的職責,不應該把家長過多卷入進來。
如果這種意識不轉變,持有這種意識的教師也就不會接受批評與處罰,反過來會抱怨家長都不關心孩子的學習,教師為何要關心。這就需要教師對教師職業(yè)、學校教育職責進行再認識,防止把錯誤的認識當成正確的,自己犯錯而不知。這是為學生構建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必須著力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