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科協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正式公布《2023年“英才計劃”工作實施方案》。2023年,“英才計劃”實施范圍進一步拓展,培養高校由2022年的39所增至58所,覆蓋25個城市。湖南新增了湘潭大學,加上繼續實施計劃的湖南大學、中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湖南高校共計有4所高校實施“英才計劃”。
“英才計劃”由中國科協、教育部于2013年起共同組織實施,旨在培養基礎學科拔尖創新后備人才,建立高校與中學聯合發現和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后備人才的有效模式。根據方案,2023年計劃選拔1700余名品學兼優、學有余力的中學生,走進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等一流高校,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等自然科學基礎學科領域的知名科學家指導下,參加為期一年的科學研究、學術研討和科研實踐。
方案規定,“英才計劃”導師原則上應從“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導師中推薦,以兩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級教學名師、省級教學名師為主。參與高校根據工作計劃推薦導師人選,省級管理辦公室根據導師條件進行審定后,正式成為“英才計劃”導師。
根據方案,參與中學負責推薦品學兼優、學有余力、對基礎學科具有濃厚興趣的高中一年級和高中二年級學生參加報名。學生相應學科成績排名應在年級前10%,或者綜合成績排名在年級前15%。學生根據個人興趣愛好選報導師,并提交相應材料。省級管理辦公室和高校聯合對報名學生的學科基礎知識和創新潛質進行筆試、面試。學生通過面試后進入培養環節。
11月5日至20日,符合申報標準的學生根據個人興趣愛好、學科特長在網絡工作平臺申報并選報導師。“英才計劃”學生培養周期為一年(2023年1月至12月),培養周期結束后,學生可報名參加下一年度的培養,導師將給予優先考慮。
據湘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