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肺炎是肺炎支原體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是社區獲得性肺炎的常見類型,尤其以學齡前兒童發病率高,其比例可高達社區獲得性肺炎的50%。作為急性肺部炎癥,主要表現為干咳及發熱。支原體肺炎的病理改變以間質性肺炎為主,有時并發癥為支氣管肺炎,亦稱為原發性非典型性肺炎。多數支原體肺炎患兒預后較好,但是也有部分患兒合并重癥肺炎,嚴重影響患兒生活質量及健康。
大葉性肺炎是病原菌感染引起的1 個肺葉或1 個肺段范圍內的肺泡炎,支原體感染后通過變態反應使肺泡壁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漿液及纖維素滲出,富含蛋白質的滲出物中細菌迅速繁殖,并通過肺泡間孔或細支氣管向鄰近肺組織蔓延,波及1 個肺段或整個肺葉。因此,對于支原體感染大葉性肺炎患兒而言,及時清除肺泡的滲出及改善其炎癥反應在肺炎治療中尤為重要。
隨著生活污染的不斷加重,以及群居生活環境的不斷變化,使得兒童支原體肺炎的發病率不斷升高。其中,部分患兒可合并耐藥支原體感染,導致患兒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發生。患兒肺部合并大葉性實質性浸潤以及合并淋巴結腫大,是難治性支原體感染的重要臨床特征,也是難治性支原體感染的治療難點。隨著內鏡技術的不斷進步,支氣管鏡在臨床應用廣泛,并且在肺炎的治療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有學者嘗試將支氣管鏡檢查應用于兒童肺炎的診治中,并獲得了一定的成果。
摘自:李偉,曹麗,馬統帥,韓博,劉春梅,張邵軍*.支氣管鏡聯合藥物治療對支原體感染大葉性肺炎患兒療效及血清IL-17 和25(OH)D3水平的影響[J].中國合理用藥探索,2021,18(7):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