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嘉麗

優秀家風家訓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豐富的立德樹人的精神內涵。我國歷來重視家庭、家教、家風,深入對優良家風資源進行探究、挖掘、整理、傳承和發揚,能夠對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家庭的和諧以及個人的成長產生持久的影響。同時,優良家風對立德樹人教育工作具有積極影響。一方面,良好的家風能夠促進教師高尚師德的養成;另一方面,小學生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塑形關鍵期,他們是民族的未來,肩負著建設祖國和民族復興的重任。立德樹人是教育工作的主旋律,挖掘優良家風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優良家風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與家一體化”的社會大背景下,不僅能夠使家庭和睦、社區和諧,還能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就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在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傳承和創新優良家風,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能夠持續穩定發展的內在動力。通過深入挖掘優秀傳統家風家訓的文化精髓,遵循立德樹人、育人為先的客觀規律,尋得優良家風對立德樹人教育工作的積極影響,從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增強文化自信,促進師德養成,構建美好校園和文明社會。
優良家風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而積淀,不斷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內涵。
1.家風家訓的傳統內涵。國風之本在民風,民風之本在家風。家風家訓是在人類社會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一個家族所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和道德規范等,是經過長期積累和實踐總結出的比較穩定的寶貴經驗。我國傳統家風中有許多值得推崇和繼承的精神內涵,其中“愛國情懷”“修身立德”“仁者愛人”等內容是優秀家風中的核心內容。傳統社會中“德”是修身齊家的基礎,判定一個人的修養,首先是看他是否具備高尚的品德。優秀傳統家風中更加強調道德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在道德品質和才華智慧兩者并行時,傳統社會更加看重道德品質的高貴。
2.家風家訓的時代內涵。在新時代,不斷傳承家風的同時,也要根據時代和社會的主題創新發展。傳統封建社會重男輕女、男耕女織等封建思想已被摒棄,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分工也越來越精細,越來越多的女性在職場中發揮重要作用。家風家訓更多地體現在言傳身教,父母以身作則,鼓勵子女勇于創新,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實際行動和孝順長輩的美好行為,就是傳承和發揚優良家風,就是在實踐中賦予家風家訓新的內涵。
3.家風家訓的傳承意義。無數的小家庭組成了國之大家,愛黨愛國是一個家庭向上發展的根本所在,對于下一代的思想引領是家庭最重要的教育工作。我國歷來重視優良家風的傳承,越來越多的家庭也強調要給青少年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是互為補充的,家庭教育是最直接的教育方式,優良家風是家庭教育的精髓,紅色基因要代代相傳,這對孩子的影響是終身的。
1.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把立德樹人作為最重要的一個教育環節。學校是開展立德樹人教育工作的主陣地,家庭是重要場所。學校積極開展“優良家風進課堂”教育,同時讓家庭之間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共同進步;強調學生的實踐和動手能力,使青少年養成獨立的人格,重視溝通和鼓勵等。
2.立德樹人教育工作需要優良家風做支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該承擔起養育和培育孩子的義務,也應該負擔起教育的主要責任。對孩子進行優良家風教育,不是在短期內能夠見成效的,而是在日積月累中慢慢培養的。孩子的成長和教育離不開父母的長期陪伴與參與,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增大,但是對于孩子的關心和照顧也不能疏忽,父母應摒棄“唯分數論”的錯誤思想,站在孩子終身發展的高度看問題,培養孩子的各項能力,為其終身發展奠基。
3.傳承優良家風與落實立德樹人相輔相成。
良好的家風對家庭成員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潛移默化可以對人產生長久的影響。家庭是社會結構的基本單位,家庭的風氣也會影響整個社會的風氣,家風正、家教嚴,立德樹人便更容易落實。同樣,學校在推進立德樹人教育工作時,又能對優良家風的形成起到促進作用。
優良家風、家教的傳承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育人的路徑,因此抓住家風、家訓、家教的傳承,是很好的教育切入點,更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

1.傳承優良家風,培育時代新人。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需要培養新時代的接班人。對于教師、學生來說,榜樣、道德模范的精神力量是不可估量的。長沙市雨花區雨花實驗第三小學歷來重視家校合作、家校共育,重視挖掘優良家風。每學期學校會邀請家長中的“五老”人員,為孩子們進行紅色文化宣講,讓家庭感染家庭,讓家長影響家長,將家庭教育中的經驗、家庭傳統中的精華分享給更多家庭,讓節儉精神、革命精神、奮斗精神等優秀傳統影響新時代的少年兒童。
2.發揚優良家訓,助力師德養成。家風家訓對人的影響極其深遠,教師的家庭成長環境同樣影響著她的師德塑形。家庭教育中優良的內核,是成人成才的精神食糧,也是師德的靈魂所在。長沙市雨花區是全國師德養成教育試驗區,雨花實驗第三小學是一所百年老校,學校注重營造優良家風,重視師德培養。2022年,為激勵教師不忘立德樹人的初心,堅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學校開展“傳承家風家訓 弘揚傳統美德”寫家書活動,鼓勵老師們寫家書、傳家風、立師德。通過撰寫家書并線上分享,營造和美家庭、創建清廉校園、構建和諧社區。學校共分享32篇家書故事,有年輕教師寫給已故父母的家書,真實感人,催人淚下;有老教師寫給大學兒女的書信,字字有力,引人共鳴;有老師寫給恩師的書信,表達永恒的師生情誼;有新手父母寫給幼兒的家書,分享初為人母的艱辛和幸福,感恩年邁父母的養育等。通過寫家書活動,踐行優良家風,讓師德在不知不覺中提升,潛移默化,春風化雨。
3.重視優良家教,營造文明之風。“國富兵強,人民安居樂業,增強幸福指數”,這不是口號,而是要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的美滿上,家庭和睦,國家才能更加繁榮富強。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影響孩子的一生。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將家庭教育從“家事”上升到“國事”,這象征著“依法帶娃”已成為每個家長必須承擔的責任。
好的家庭教育、快樂的童年影響人的一生。古往今來,有許多名人的家教傳記,其中最出眾的家庭教育家非曾國藩莫屬。曾國藩的家教嚴格,讓后世子孫受益無窮。《曾國藩家書》值得每一位父母細細品讀,同樣值得每一位教師研究,他教育孩子勤儉節約、寬容待人、戒驕戒躁,并言傳身教予以引導,影響整個家族。家教家風一頭連著家庭,一頭連著社會,好的家教家風使家庭和睦、夫妻恩愛、父慈子孝,其樂融融,促進形成尊老愛幼、為人行善、誠實本分、寬以待人的社會好風氣。傳承好的家教家風,并與時俱進,賦予其新的內涵,讓無數個家庭的“小氣候”形成社會良好的“大氣候”,形成社會主義文明新風尚。
冰心曾說:“一個美好的家庭,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教育大計,德育為先,優良家風與立德樹人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傳承優良的家風,就是在立德樹人,引導學生修好品德、錘煉意志,成為有大愛大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