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 文
(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普外一科,山東 濟南,250022)
痔瘡出血為臨床上一種常見的肛腸科疾病,致病原因主要為局部刺激、肛門部不潔、職業、遺傳、腹壓、解剖等。該病具有較大的危害性[1]。基于出血方式、出血時機、出血頻度差異性,也呈現不同的臨床癥狀[2]。近些年來,痔瘡出血發病率呈現逐年持續增長的趨勢,對患者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3]。肛門周圍皮下靜脈和直腸末端黏膜發生屈曲或擴張,靜脈團(柔軟)形成,而靜脈團則因柔軟、脆弱,一旦發生排便等外力作用會導致出血,會加重感染[4]。痔瘡手術一般認為是臨床工作中患者痛苦程度較大的手術之一,肛門部位的神經末梢分布較為密集,術后又需要反復的換藥以及維持正常的排便,對手術部位造成持續的刺激[5]。對于痔瘡手術方法的更新探索,也一直是備受關注的問題。在近些年醫療科技持續發展的背景之下,將微創手術方式應用到臨床治療中,獲得滿意的效果[6]。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在臨床實踐中發現自動痔瘡套扎術可獲得滿意的效果,本研究為進一步評價其手術效果,選擇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就診的78例痔瘡出血患者實施對照研究,以期為痔瘡出血手術治療提供一種可靠的手術方式,現將本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收治的78例痔瘡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治療組(40例)和對照組(38例)。治療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21~60歲,平均年齡(47.20±5.35)歲;病程:0.5~7年,平均病程(4.86±1.20)年;內痔16例,混合痔24例;臨床分期:Ⅰ期8例,Ⅱ期19例,Ⅲ期13例;體質量指數(BMI)19.84 ~29.13 kg/m2,平 均BMI(24.16±2.21)kg/m2。對照組男20例,女18例;年齡22~61歲,平均年齡(47.25±5.30)歲;病程:0.7~7年,平均病程(4.78±1.22)年;內痔15例,混合痔23例;臨床分期:Ⅰ期9例,Ⅱ期18例,Ⅲ期11例;BMI 19.76 ~29.27 kg/m2,平均BMI(24.26±2.04)kg/m2。兩組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通過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對研究知情同意,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臨床診斷明確為痔瘡,包括內痔和混合痔,臨床癥狀主要為便后或便前出血,顏色鮮紅,擦拭帶血或點滴狀、噴射狀出血;②與手術指征符合且可耐受本研究中所使用的手術治療方法者;③首次接受痔瘡手術治療者;⑤年齡>18周歲。
排除標準:①處于癥狀發作期內的精神疾病者;②存在認知功能障礙及意識障礙者;③血液系統疾病者;④體內重要臟器存在嚴重功能障礙者;⑤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抗血小板藥物或成癮性藥物等,可能對本研究的數據結果構成干擾者。
對照組采用傳統套扎術手術方式。手術方法:在手術前,做好備皮工作和腸道準備,手術體位為側臥位,采用局部麻醉方式,麻醉滿意后,對肛管直腸下段進行消毒處理。將暴露內痔夾住,之后將內痔基底部夾住,利用7號絲線實施結扎,內痔采用以上方法實施處理,手術每次僅能對3枚及以下痔核進行套扎。外痔的處理方法:觀察突出的外痔,根據患者癥狀,選擇性將脫出的外痔組織提起,做一“V”字型切口于肛門邊緣,切除外痔,手術完成。
治療組采用自動痔瘡套扎術手術方式,即利用自動痔瘡套扎器手術。手術方法:在手術前60 min予以患者清潔灌腸或自行排便,使其肛管和直腸排空;手術體位為左側臥位,不但可使患者隱私得以保護,同時具有較好的舒適性;對皮膚常規消毒,鋪設無菌洞巾;對肛管黏膜和直腸消毒,明確套扎和出血部位;對準套扎器與套扎部位,對負壓扳機反復扣動3~5次(負壓值達到0.08 mPa),向槍管中吸入套扎組織;扣動套扎扳機,將套扎乳膠圈推出,對病變組織準確套扎,套住基底部;扣動復位按鈕,釋放套扎組織。外痔的處理方法同對照組。
兩組患者完成手術后告知患者要保持大便通暢,禁食油膩、辛辣食物,可予以藥膏涂抹、坐浴等,促進患者康復。
①比較兩組治療有效性。判斷標準:通過治療,完全控制患者臨床癥狀,恢復良好,不存在并發癥判斷為顯效;通過治療,患者出血情況改善明顯,但并不完全,傷口良好愈合,偶爾有并發癥為有效;患者治療前后臨床表現無變化,傷口愈合不佳判斷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②比較兩組手術指標。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創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均由研究小組工作人員以及醫師共同記錄,并以患者的實際病歷數據為準。
③比較兩組治療安全性,即術后發生并發癥情況。常見并發癥主要為水腫、胸悶、惡心、嘔吐、感染、術后出血,并發癥發生率=(水腫+胸悶+惡心、嘔吐+感染+術后出血)例數/總例數×100%。
④比較生活質量。WHOQOL生活質量量表進行評價,包括物質狀態、心理、社會、軀體功能總共4個維度,每個維度的滿分均為100分,分值與生活質量呈正比。由患者的責任護士對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進行一對一的量表測評,其中“治療前”定義為患者入院后3 d,“治療后”定義為患者出院前1 d。
應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患者治療有效率97.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9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性比較 [n(%)]
治療組各項手術指標(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創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各類手術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各類手術指標比較 (±s)
住院時間(d)治療組40 14.58±0.55 16.10±4.50 8.28±2.55 7.10±0.78對照組38 28.40±10.25 25.25±4.10 15.48±4.70 10.05±2.40 t 8.517 9.372 8.467 7.377 P<0.001 <0.001 <0.001 <0.001組別例數 術中出血量(mL)手術時間(min)創面愈合時間(d)
治療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安全性比較 [n(%)]
治療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物質狀態、心理、社會、軀體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生活質量(物質狀態、心理、社會、軀體功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s,分)

表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s,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物質狀態功能 心理功能 社會功能 軀體功能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40 58.87±12.75 82.05±10.30* 54.20±10.45 81.06±9.45* 51.50±11.35 82.03±10.30* 59.13±8.45 82.75±12.35*對照組 38 59.11±12.80 65.20±10.25* 53.70±10.36 69.70±10.25* 51.53±11.20 64.06±10.35* 57.75±8.35 68.60±12.60*t 0.083 7.239 0.212 5.092 0.012 7.683 0.725 5.008 P 0.934 <0.001 0.833 <0.001 0.991 0.001 0.471 <0.001
近年來,由于人們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化,痔瘡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7]。妊娠、便秘、久坐、久站等均可致病[8]。在臨床上針對痔瘡的發病機制仍有爭議,主要為靜脈曲張說,也有觀點認為與肛墊下移相關,即肛墊組織存在癥狀和發生異常所致[9]。痔瘡常見癥狀為出血,便血會影響患者情緒,導致恐慌情緒發生,嚴重者會噴血,甚至會導致貧血、頭暈情況發生[10]。因此,需對痔瘡出血進行積極有效治療。
自動痔瘡套扎術為一種常用的微創手術方式,應用到痔瘡出血治療中獲得滿意的效果。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患者總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各項手術指標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創面愈合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明顯較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自動痔瘡套扎術的應用,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較高,可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創面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對促進患者康復意義重大,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說明自動痔瘡套扎術的可行性較高。
自動痔瘡套扎術來源為傳統中醫結扎法,利用自動痔瘡套扎器,于齒線上1.5~3 cm處對痔基底部利用膠圈套住,利用膠圈絞勒、鎖緊,將痔瘡血供阻斷,使靜脈倒流減少,血流發生瘀滯,使痔瘡發生壞死和缺血,實現治療目標[11]。自動痔瘡套扎術的優勢主要為自動化操作,省時省力、簡便,短時間內可完成手術,且無需麻醉,適合于各種醫療機構,值得臨床應用[12]。在自動痔瘡套扎術治療后7~10 d需警惕各種并發癥,如膠圈滑脫或繼發性大出血等[13-14]。相關研究表明,在實施套扎術之前可將硬化劑注入痔塊中,可使痔內血管閉塞,避免套扎過程中發生移位,同時可避免或減少發生遲發性出血[15]。自動痔瘡套扎術創傷較小,在傳統套扎術基礎上實施改良,避免復雜操作,縮短治療時間,可有效、及時止血,在手術過程中不用切開痔瘡組織皮膚,切除痔塊后,較小的創面,幾乎不用處理即可愈合。因此,手術損傷較小,也降低術后發生并發癥的風險[16-17]。自動痔瘡套扎術便捷、損傷小、安全性高、治療速度快、效果更佳,然而該治療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并非所有痔瘡均可治療,針對混合痔(內痔為主)和單純內痔,自動痔瘡套扎術具有明顯的效果,應用價值較高,然而針對混合痔(外痔為主)或單純外痔者,需依據患者病情和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手術方式,以保證治療效果[18-19]。另外,自動痔瘡套扎術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患者健康和生活,尤其是膠圈發揮作用時,會阻礙肛門血液循環,出現排便困難、疼痛、水腫等情況,進而,在治療前需告知患者以上情況,提升患者認知程度[20]。
綜上所述,痔瘡出血治療中自動痔瘡套扎術效果突出,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較高,可縮短康復時間,改善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