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招遠市聚焦中共煙臺市委“1+233”工作體系,錨定“聚力共同富裕、打造現代金都”奮斗目標,統籌推進“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三件大事,克難攻堅、務實作為,有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穩進提質。
上半年,經濟恢復重振有力有序,實現5個“好于”,分別是生產總值增長4.6%、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6%、外貿進出口增長42.9%、實際使用外資增長34.7%,全部好于煙臺平均水平;2個“超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固定資產投資超額完成任務,分別超時序進度12.3個、15.9個百分點,反映出招遠經濟正加快恢復、強勢反彈,呈現向上向好、企穩回升的積極態勢。產業轉型重塑快速突破,研究確立了建設中國金都、綠色能源名城、植物基名城“一都兩城”的產業定位,明晰了“做好金、延伸金、超越金、不唯金”的轉型發展路徑,一批具有標志性、引領性的重大產業項目成功破題,最多3-5年時間,這些項目將成長為招遠的“第二個黃金產業”,全面改善招遠“一金獨大”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
黃金是招遠發展的“根基”,地位舉足輕重,提振招遠經濟首先必須提振黃金產業。為此,招遠成立了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的礦山復工復產領導小組,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快馬加鞭推進礦山復工復產,整合后的20個礦區中,符合條件的12個礦區實現應復盡復、能復盡復,上半年完成黃金產量34萬兩,產能恢復到正常年份的80%。同時,圍繞黃金全產業鏈發展,招遠謀劃布局了總投資130億元的黃金科創產業園、瑞海礦業等一批“拓鏈”項目,目前進展順利,持續為黃金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賦能。
著力培育新興產業,在保持對輪胎及汽車制造服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支持力度不減的前提下,集中更多精力推動綠色能源、大健康產業快速突破,總投資7.3億元的華達農光互補項目開工建設、明年建成投運,總投資110億元的光儲氫多能互補試點和25億元的海上光伏等重點項目、年內有望全部開工,高品質功能性蛋白、白蛋白、蛋白肽、低聚糖等一批大健康項目落地實施。著力激發產業活力,組建注冊資本100億元的金都國投和1億元的農鑫公司“兩大融資平臺”,新設立5支總規模65億元的產業發展基金,爭取專項債券及政策性融資65.4億元,引導銀行機構推出系列政策性貸款,全市本外幣貸款余額首次突破400億元大關,增速列煙臺第二位。
快字當頭抓推進,對重點建設項目,逐一明確市級領導包幫,每月在市級媒體晾曬“成績單”,推動89個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全部超額完成投資計劃,其中22個項目納入省級盤子、32個項目納入煙臺市級重點項目,數量均列煙臺第2位。精準施策抓招引,精心編制6條重點產業鏈“一圖五庫”,成功簽約青島綠天使集團、打造國家級科技孵化器,累計引進總投資380億元的“拓鏈”項目35個,其中過10億元項目14個、“三類500強”項目7個,儲備總投資249億元的在談項目72個。

針對招遠實際,推出市場主體培育、重點項目建設、工業企業發展、黃金深加工、生物醫藥發展等“政策包”,出臺房地產市場去庫存穩增長九項舉措、惠民消費券、旅游惠民卡等一攬子促消費舉措。全面推行服務企業專員制度,將144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13戶重點培育的“小升規”企業納入幫扶范圍,并向重點企業派出323名駐企督導員,累計幫助企業解決問題565個、辦理退稅9.47億元,新培育省級瞪羚企業、山東省新材料領軍企業50強各1家,68家企業上榜省市級“專精特新”、創歷史最好成績。

上半年民生支出占比突破80%。提速推進城市更新,16條城區道路、6條背街小巷改造面積達到前三年總和,9大片區老舊小區改造全面啟動,濰煙高鐵建設、大萊龍鐵路擴能改造按計劃順利推進。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完成農村公路達標改造117.6公里,水夏線大修工程路基完工,新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4個,持續對663個村莊開展環境集中整治,招遠入選第三批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省級示范創建名單。精神康復醫院、新婦保院建成投用,19處城鄉學校、幼兒園改擴建工程有序推進,城鄉低保、基本生活補貼標準提高10%以上,新增城鄉就業3065人、企業參保職工1936人,半年群眾滿意度測評繼續保持煙臺前茅。
堅定不移推進各類風險隱患的排查治理,安全生產、信訪維穩、防火防汛等底線工作穩扎穩打、走在前列。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優化“四個源頭”,做強擦亮“三個探頭”,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扎實有效;4月份,面對突發本土疫情,盡銳出戰、以快制快,7天時間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將疫情損失降到了最低,這才有了上半年全市經濟穩進提質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