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蓬萊迎來了千載難逢的三重機遇疊加——
2020年撤市設區,蓬萊擁入了煙臺整個大城區一體化發展的懷抱,并且承擔了建設煙臺未來城市副中心的重大使命;
蓬萊擠入了省級黃渤海新區,創新的理念、優惠的政策、高端的產業都將在這里集聚;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被列入2021年至2035年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項目一旦實施,蓬萊將成為面向東北亞、擁抱環渤海、連接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的交通樞紐城市。
面對這些機遇,蓬萊區委、區政府提出了“11288”工作思路,奮力打造“新時代的人間仙境”。今年上半年,全區各項經濟指標平穩向好,保持在合理區間。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3%,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5%,實際使用外資增長9.1%,外貿進出口增長23.6%,在上半年高質量發展考核中排在全市第4位。
在招大引強上求實效。今年以來,全區新簽約10億元以上項目19個、“三類500強”項目12個。其中,僅萬華、萬潤、泰和三個項目總投資近1500億,并且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同時,大力抓好在建項目的服務和要素保障,友誼膠帶、愛博諾德等省市重點項目都實現了提前試生產。
在現有企業的培大育強上下功夫。為全區160戶企業配備服務專員,將50家具有倍增能力的企業列入骨干企業倍增計劃,真正走到企業中間去,與各位企業家共克時艱、共謀發展。截至目前,全區市場主體總數突破5萬戶,增長14%;新增“四上”企業28家,新備案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23家,獲評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3家、瞪羚企業7家,大金重工入選2022年省“雁陣型”領軍企業。
蓬萊區把文旅產業放到最為重要的戰略地位。從7-8月份的數據來看,蓬萊區接待了游客380.9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45.7億元,分別恢復到疫情前同期的78%和82%。為了應對后疫情時代的報復性消費,聘請院士級別的規劃團隊對蓬萊閣、登州古城、老北山公園(田橫山)等一體規劃打造。啟動了丘山谷省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工作,這將是全國首個以葡萄酒文化為特色的旅游度假區。今年蓬萊還被評為首批山東省文旅康養強縣。
把葡萄酒產業作為特色產業來抓,真正將“小葡萄”釀成“大產業”。今年成功注冊了“世界海岸葡萄酒協會”,開展了“又到葡萄花開季”等主題活動,瓏岱酒莊、龍亭酒莊入選“中國年度十大精品酒莊”,蓬萊海岸葡萄酒在柏林大賽等世界知名大賽中獲得獎項62枚,其中金獎19枚、銀獎20枚。
抓好新興產業的培育,蓬萊區把新能源、生物醫藥、綠色建筑等作為新興產業進行重點培育。目前,上海電氣風電主機開工建設,智慧家具板材、海洋生物制品等項目主體已經完工,北大高科新廠區項目已投產運營,華能半島北海上風電開發、中廣核儲能電站等項目落戶,鼎馳木業研發中心等4個項目榮獲“山東省工程建設泰山杯獎”。

不斷提升行政審批效率,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截至目前,“不見面審批”率、電子兩證支持率均達到100%,辦理時限壓縮了40%以上,4個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國企改革的步伐也不斷加快,對區內的國有企業進行重組,健全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構建了“一核兩翼七主體”的組織管理架構,切實提高國有企業的增值保值能力和造血功能。持續加大“三爭”力度,累計爭取專項債券19.2億元、政策性資金5.6億元,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針對企業資金難題,開展“一對一”精準性的紓困幫扶,減稅降費6.9億元,新增銀行貸款48.5億元,為3800余家企業降低社保費。持續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新注冊市場采購企業14家、電商企業33家,實現市場采購額7億元、跨境電商6.6億元,累計實際使用外資1.24億美元,實現外貿進出口104億元。
作為煙臺未來的城市副中心,蓬萊區聘請了參與過上海五大新城和雄安新區規劃設計的團隊,對48.8平方公里的城區進行深化設計,按照“西游、中城、東產”定位,規劃了古城復興、蓬萊之心、人居提升、新城攬勝四大片區,謀劃了280億元的城市更新項目包,總的時序安排是“一年定規劃、兩年大變樣、三年換新顏”。
古城復興區將以畫河為軸,以歷史文化為魂,保護好西關、萬壽、戚繼光歷史文化街區,恢復蓬萊縣衙、文會館,先期啟動畫河生態濕地公園、老北山海洋公園、鎮海門公園建設,構筑“一河三園三街區大古城”格局。
城市之心區將以小皂河為綠軸,以通山達海為特色,規劃建設新人民醫院、游客集散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沿小皂河兩岸布局圖書館、大劇院等功能場館,貫通“兩橫兩縱”道路。截至目前,裕民路、登州東路等道路已啟動,預計年底通車。
人居提升區將抓住“更新”這個關鍵,統籌推進“五大改造”,即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造、城中村改造、沿街風貌改造和綠化亮化景觀設施改造;另外,還將有4個棚改安置區年內交付,26個老舊小區改造全面啟動,登州市場、農貿廣場完成改造。
新城攬勝區緊扣“港口、高鐵”兩大發展契機,加快功能、產業、人口的同步導入,易三學校、蓬城華苑人才社區等項目已啟動建設,30萬噸深水大港等重大項目正在加快推進。
全力發展現代農業,培育壯大蘋果、葡萄、海參、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改造老劣果園3.9萬畝,建成蘋果示范園12處、現代蘋果矮砧集約栽培示范基地4處、應用數字與智慧蘋果示范基地5處,5家企業成為市級農業產業龍頭企業。

全域打造美麗鄉村,丘山谷、東方海岸果谷示范引領作用初步彰顯,4個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開工項目13個,蓬萊膠東豐收節、丘山谷萬畝葡園入選“好客山東·鄉村好時節”年度優秀案例,劉家溝鎮、劉家旺村、磕劉村等1鎮8村入圍山東省第三批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范創建名單。
全面改善基礎設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初步成效,40戶農村危房完成改造,1.6萬戶清潔取暖改造、1280戶農村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正有序推進;蓬萊還將承辦第三屆中國·山東國際蘋果節。
截至目前,新疾控中心、中醫院改擴建、農村急救站等項目正在加快建設,10處城鄉學校、幼兒園提升改造工程正在有序推進;9類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標準提高10%,發放各類救助金4100多萬元;新增城鎮就業4154人,開發城鄉公益性崗位1800多個,發放創業擔保貸款7404萬、失業金2111萬。開展文明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1500多場次,全民健身志愿服務項目入選全國項目庫,半年群眾滿意度測評繼續保持煙臺前列。同時,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一把不松地抓好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生態環保、信訪維穩、防火防汛等“一排底線”,營造了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