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煙臺高新區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聚焦重點工作、重點項目、重要事項,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穩中有進、進中躍升的良好態勢。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4.7%,稅收占比90%,收入增幅及稅收占比均列全市首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6%,列全市第5位;規上服務重點行業營收增長30.3%,列全市第6位。
工業設計小鎮和世界設計公園兩個重大項目,事關煙臺創建“世界設計之都”戰略。高新區主動擔當規劃建設責任主體,組建項目建設指揮部,推動項目取得實質進展。今年6月份全面完成了工業設計小鎮功能定位、項目布局及建設方案研究。同時招引知名央企進駐,細化建設施工方案,開展投資平衡測算,同步展開招商。7月23日,總投資12.6億元的工業設計賦能示范區簽約落地,劃分為智能制造、總部經濟、電子信息3個主題示范園區。

目前智能制造賦能示范園區已進場施工。工業設計小鎮核心區,正由香港嘉年華團隊深化建筑和公共設施施工設計,計劃引入生態合作伙伴,打造以設計元素為支撐、技術服務與文旅消費相融合的新型園區,于年底前啟動建設。世界設計公園既有建筑改造和烽火公園一期建設已于8月中旬完工,世界設計產業組織和國家智能制造工業設計研究院近期將入駐辦公,目前正在籌備世界工業設計大會。
圍繞生物醫藥、航空航天兩大主導產業,高新區加快布局產業鏈條,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新引進生物醫藥產業項目14個、航空航天產業項目6個。組建了城市更新公司,高標準規劃了3平方公里航空航天產業園和7平方公里生物醫藥產業園。
一方面,依托現有航天院所的科技創新優勢,按照“管委平臺融資、區屬國企建設、項目拎包入駐”的模式,全力推進鏈主企業牽引建設航空航天產業園,二期180畝已完成用地拆遷、土地性質變更,正在制定項目規劃建設方案,爭取盡快開工建設,同時另外選址規劃500畝煙臺航天產業園,已啟動征地拆遷和土地平整,明年開工建設。目前全區已累計集聚培育航空航天及電子信息產業上下游企業近300家。
另一方面,依托綠葉制藥,加快推進生物醫藥產業園規劃建設,依托煙臺賽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賽達醫療科技園、聯合市國豐集團打造的藍色藥谷·IVD國際產業園,都將于年內開工建設。博安生物爭取年內上市,綠葉新冠疫苗將于年內完成Ⅱ期臨床試驗,明年在國內和老撾上市,目前全區累計集聚培育各類生物醫藥企業近600家。
高新區始終堅持項目為王,圍繞生物醫藥、海洋工程、航空航天、工業設計等重點產業,積極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不斷延鏈、補鏈、強鏈,增強區域經濟活力。
招商引資方面,目前已開展線上線下“雙招雙引”活動20余次。上半年,新引進過10億元項目11個,實際使用外資9360萬美元、同比增長84%,完成全年任務的78%,列全市第3位。
重點項目建設方面,目前總投資49.58億元的27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省、市重點項目開復工率均達到100%,投資完成率分別達到90%、75%。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及重點項目推進綜合評價列全市第4位。
政策支持方面,出臺突破發展工業經濟、鼓勵發展總部經濟、培育市場主體3項招商惠企扶持政策,實現了對新招引項目和區內所有企業的政策支持全覆蓋。落實企業服務專員制度,兌現產業發展扶持資金6100多萬元,落實減稅降費3.06億元。
放眼全區,創新平臺建設成效顯著。藥物高研院改建和新建項目工程進展迅速,完成投資約8億元,獲建設新藥創制山東省實驗室,成為全市兩家獲批單位之一,被認定為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大創園獲批國家級眾創空間,煙臺高新區韓國海外孵化器項目簽約落地,1號創客空間獲批全國版權示范園區。新增省級工程研究中心3家,總數實現翻倍。綠葉制藥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獲評優秀,是全省唯一一家獲評優秀的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新增市級工業企業“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9家、市級工業設計中心3家,獲批數量列全市第3位。


企業孵化培育實現突破,推進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啟動“送智賦能、創享未來”創業企業能力提升工程,4家企業入選省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白名單,新增省瞪羚11家、省“專精特新”16家、市“專精特新”27家,創歷史新高。
創新能力實現提升,全區兌現科技扶持和人才補助資金2700余萬元,引進大學以上人才1215人,新增發明專利370件、增長16.7%,2項專利獲中國專利優秀獎,航天513所、東方藍天鈦金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71%,研發經費內部支出占比達6.9%、提高1.5個百分點,技術合同成交額6.9億元,科技創新指標均居全市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