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日,河南新鄭市發生一名女教師上網課遭“爆破”后猝死事件,再度引發公眾對網暴話題的關注和討論。
而在此前,惡性網暴事件時有發生:杭州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女子曬訂婚照被造謠為“技師”、上海女子給騎手打賞200元被罵打賞太少……
截至2022年6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統計的中國網民數量已達10.51億人。隨著網民數量的增加和平臺功能的不斷升級,網暴也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比如發酵的時間開始變短,形式變得多元化,傳播范圍越來越廣,發起者挖掘他人隱私和“黑料”變得更容易,啟動一場網暴的成本不斷降低。
而在一場又一場的網暴事件中,不時能看到網絡水軍的身影,以及越來越完整的黑色產業鏈。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
相關監管部門對網暴始終保持高壓態勢。中央網信辦最新印發的《關于切實加強網絡暴力治理的通知》提出,要建立健全網暴預警預防機制,強化網暴當事人保護,嚴防網暴信息傳播擴散,依法從嚴處置處罰。
要整治網暴,需要各級監管部門、各大平臺企業以及相關的社會力量合力圍剿,并全力清除其存在的經濟社會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