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功
摘 要 農田水利工程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命脈。為全面優化農田水利設施,提升農田灌溉效率,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以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為例,介紹了當地農田灌溉現狀,分析了農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配套設施不完善、缺乏完善的技術服務體系、管護經費不足、農田灌溉方式相對落后、農民參與度較低等問題,并提出了完善農田水利工程配套設施、優化農田水利技術服務體系、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引入先進的農田灌溉方式及提高農民參與度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 農田水利工程;灌溉;措施;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
中圖分類號:S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8.066
農田水利工程是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的農田水利工程能在防洪防災的同時滿足農田灌溉需求。農田灌溉是農業發展的基礎,完善各類農田水利設施能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滿足農田灌溉需求,進而促進糧食穩產增產。我國大部分水利工程修建在丘陵、山地等區域,但這些區域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導致水利工程項目投資不足、配套設施不完善等農田水利灌溉問題突出。
1 現狀
甘肅省特殊的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使甘肅省成為我國水資源最短缺、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區域之一,水旱災害頻發。甘肅省多年平均自產水資源量289億m3,居全國倒數第4。定西市安定區位于甘肅省中部,年降水量稀少,呈南多北少的分布特點,年內降水量分配不均,作物播種期及幼苗生長期的降水量僅占全年降水量的20.8%,因此農田水利灌溉工程對定西市安定區具有重要意義。1)灌溉工程。2014年12月,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建成通水,有效改善了安定區水資源短缺問題,優化了區域生態環境。目前,定西市安定區的農田灌溉工程已形成了基礎性架構,主要包括引洮一期灌溉支渠工程、引洮一期田間配套工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等。其中,引洮一期灌溉支渠工程涉及內官鎮、香泉鎮等6個鄉鎮,田間配套工程的灌溉面積達8 166.67 hm2,惠及7個鄉鎮,為農田灌溉奠定了堅實基礎。2)灌溉管理。安定區實行農村供水管理辦公室、鄉鎮管水委員會、鄉鎮水利工作站、用水者協會、用水戶五級管理體系。其中,農村供水管理辦公室能從宏觀角度制訂灌溉工程管理辦法,對農田灌溉用水量進行合理調配;鄉鎮管水委員會能協調工作關系,調解水事糾紛;鄉鎮水利工作站能貫徹國家法律法規,審批分配水量,依法治水,組織防汛搶險;用水者協會能統一組織收繳水費,按規定預購水票;用水戶能參與用水管理,踐行節約用水理念[1]。
2 存在的問題
2.1 配套設施不完善
定西市位于甘肅省中部,農業發展面臨資金不足、基礎薄弱等困難。同時,定西市地處溫帶,具有明顯的大陸性氣候特征,干旱少雨,地表水資源短缺;境內溝壑縱橫,梁峁起伏,西南為山地,北部為丘陵,農田面積狹小,導致該地區的水利建設工程以小型水利工程為主,工程規模較小,受益范圍有限,且存在一些小機井被隨意挖掘,建筑質量較差、易坍塌淤平等問題。在安定區引洮一期工程中,受自然條件、技術條件等因素制約,大部分水利工程勘測設計不標準、長遠規劃不足、工程配套設施不完善、工程質量不達標等問題突出,且引洮一期田間配套工程在建設完成后閑置四五年,造成部分小型水利工程損壞,難以充分發揮工程效益[2]。
2.2 缺乏完善的技術服務體系
完善的水利管理服務體系是發揮農田水利工程設施作用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需及時做好鄉鎮防汛抗旱、農業用水管水等工作。在整個服務體系中,鄉鎮級水利工作站直接管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承擔技術推廣、管理服務的責任。但安定區各鄉鎮的水利工作站屬于自收自支單位,存在責任劃分不明確、管理制度不健全及工作人員專業素質較低等問題,尚未建立完善的技術服務體系[3]。
2.3 管護經費不足
甘肅省定西市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在水利建設方面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后期的農田水利管護經費不足,且當地農民收入普遍偏低,難以為水利工程建設募集資金。1)對水利管理部門而言,資金匱乏會導致新型水利工程建設開展困難、人才引進困難、維護設備無法及時更新,造成水利工程設施缺乏先進性,應用效能低。2)農田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當地水資源灌溉收費標準較低,定西市部分地區的灌溉收費標準低于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維護成本,導致水利工程項目收益較少,后期管理和維護費用不足[4]。
2.4 農田灌溉方式相對落后
當前定西市大部分農田使用土渠,通過大水漫灌的方式完成農業生產,漏水、跑水等問題頻繁出現,缺乏科學節水措施,浪費了大量的水資源。而落后的農田灌溉方式不僅不利于提高農業生產技術,還會造成區域農業生產不平衡。1)對農田水利工程而言,上游地區的用戶采取落后的灌溉方法會造成水資源浪費,導致下游地區面臨水資源匱乏的問題,不利于農田灌溉和農業發展。2)大水漫灌會造成土壤鹽堿化,使土壤板結,不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因此,為解決落后的農田灌溉方式對農業生產造成的不良影響,政府部門需積極建設節水灌溉工程,依靠節水灌溉工程發揮農田水利工程作用,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進而提升糧食產量。
2.5 農民參與度較低
農民參與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不僅能增加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勞動力數量,提高建設速度,在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管護工作中,還能通過加大對水利工程設施的維護力度,及時發現水利設施存在的老化、故障等問題,并進行處理,保障農田水利設施的運行效果。但當前定西市農業生產條件較差,農業產業收益較少,導致農民參與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積極性較低。以定西市臨洮縣為例,臨洮縣共有耕地12萬hm2,但由于境內丘陵分布密集,造成平均每塊耕地只有0.082 hm2,戶均地塊在9塊以上,土地碎片化現象造成農業規模化發展不足,農民收益有限,大部分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選擇外出務工,勞動力流失嚴重,造成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勞動力征集數量較少,水利工程建設進程緩慢[5]。
3 對策建議
3.1 完善農田水利工程配套設施
完善的農田水利工程是鄉村振興的基礎。1)政府部門需開展渠道清淤,加強對渠道、管道和配套設施的檢查,以確保渠道暢通。發現渠道漏水、坍塌、渠系建筑物損毀等問題時,工作人員需及時進行上報和修復。2)全面加強農田水利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工作。針對設備老化、損壞等問題,相關管理人員需及時進行替換和維修;定期檢查泵站、機電設備及計量設備,確保配套設施正常運轉。完善農田水利工程配套設施能有效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的應用效果,全面加強對農作物的灌溉管理,進而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
3.2 優化農田水利技術服務體系
農田水利工程對農業發展具有重大作用。1)在農田水利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地方政府部門需做好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運行管理工作,確保農田水利工程能持續利用,為區域經濟發展帶來長期穩定的經濟收益。2)農田水利工程技術服務體系的建設關系到農田水利工程的實際應用效果,地方政府部門需構建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完善農田水利工程的信息檔案,提高服務體系建設的科學性。3)政府部門需組建一支技術過硬、素養較高、道德品質良好的農田水利專業技術服務隊伍,以提高農田水利工程的管護技術,保障水利工程可持續利用。
3.3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資金不足是當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維護的重要問題,政府部門需加大對農田水利工程的資金投入、建立“一對一”的資金規劃,確保資金落實到位。1)地方政府需確定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實際資金投入,健全資金投入機制。2)在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維護中,地方政府需加強對項目資金的管理,做到專人專賬,嚴格按照農田水利工程的施工進度報賬和支付資金,確保資金安全,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3)為解決農田水利設施管護經費不斷增加的問題,政府部門可通過加大金融扶持政策擴寬資金來源,對地區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管護工作提供信貸優惠政策,開展水利工程政策性貸款業務,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增加資金投入。4)當地政府部門需聯合銀行、涉水利工程企業,聚焦農田灌溉中存在的重難點問題,優化農田水利工程的配套設施,續建農田水利工程,滿足農村用水需求,提高水利工程建設質量。
3.4 引入先進的農田灌溉方式
1)為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優化灌溉模式,有關部門需積極引入先進的農田灌溉技術。例如,定西市安定區近年來實現了石門水庫水資源和引洮一期水資源的互聯互通和高效利用,同時應用“田間自來水”灌溉模式,通過引入數字水卡,采取辦卡交費、刷卡用水的方式精準計量用水量,實現了用水智能化管理,提高了農田灌溉用水效率,使農田得到了精準灌溉,使農民實現了高產增收。2)地方政府需采取規模化節水措施,大力建設節水項目,完善供水網絡,秉持“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水資源調配原則,全面優化水資源分配措施,滿足各地區的用水需求。3)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引入滴灌、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進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3.5 提高農民參與度
農民是農田水利工程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全面提高農民參與水利工程建設的積極性,增強農民對水利工程的維護意識,有利于進一步發揮農田水利工程的價值。1)在農田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有關部門可通過電視、廣播、微信公眾號和黑板報等途徑宣傳農田水利工程的積極作用,增強農民對水利設施的保護意識。2)水務局需安排專門的負責人,指導農田水利工程的受益農民,開展田間配套工程設施的維護工作,定期對田間配套工程設施進行巡查,防止設施損壞。3)針對農村青壯勞動力流失問題,政府部門需優化傳統農業產業發展模式和灌區的農業種植結構,提高農民種植收益。例如,受光照等自然條件影響,安定區高原夏菜只能在夏秋兩季種植,農民冬春兩季缺乏種植收益。為此,政府有關部門可通過引導、扶持農戶建設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實現高原夏菜等特色蔬菜可四季種植,使農民全年都能獲得收入,減少勞動力外流,進而帶動區域農業經濟發展。
4 結語
農田水利工程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工程,是農業發展的命脈所在,農田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行,不僅能為農業生產提供資源保障,還能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甘肅省定西市是我國缺水問題較為嚴重的地區,且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維護還存在諸多問題。定西市有關政府部門需高度重視農田水利工程,開展系統化、科學化的水利工程管護工作,解決農業生產缺水問題。在實踐中,政府部門需將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農戶增收、鄉村治理、產業發展相融合,以滿足農田灌溉需求,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產業發展,進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美杰.水利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督管理問題及對策分析[J].北方建筑,2022,7(3):72-75.
[2] 王樂正.水利工程監理平行檢測及改進方法[J].建材發展導向,2022,20(12):73-75.
[3] 鄒志豪,馮維,肖義根.農田水利工程運維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鄉村科技,2022,13(11):156-158.
[4] 鄭祺榮.信息網絡技術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應用[J].長江信息通信,2022,35(5):162-164.
[5] 連亦健,毛瑞喜.數字化管理在水利工程運行中的應用[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22,51(3):76-77.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