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供銷社重出江湖”的消息被圍觀,并引發“供銷合作社回歸,對老百姓是不是一件好事?”的討論。
事實上,供銷合作社雖興于新中國初期,但并未因時代飛速變遷而落幕塵封,它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從未離開。從罐頭、點心、糖果、種子、化肥、鐮刀、散白酒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到今天的土地托管、統防統治、收儲加工、配方施肥、電子商務、農村合作金融等,每一次改革,都未改“姓農、為農、務農”的底色,每一輪創新,都在對標農村群眾的現實期盼。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供銷合作社改革一直在深化,取得了巨大成績,服務“三農”能力不斷提升。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對供銷合作社改革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供銷社要持續深化綜合改革,加快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綜合平臺,成為黨和政府密切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為推進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供銷合作社要按照黨中央指明的方向、繪就的藍圖乘勢而上,牢牢堅持“為農服務”根本宗旨,穩妥理順體制機制,在改革發展中激發新動力,牢記服務農村農民、融合城鄉的使命,補上服務縣鄉村基層短板、弱項,扎根縣鄉村基層,在“促進現代化農業建設、農民增收致富、城鄉融合發展”等方面發揮作用、擔當重任。
供銷社:蟄伏欲飛
期待供銷社再次走紅
洛陽偃師:求新創新 為農愛農
廣東:當好農村市場“穩定器”
供銷社要辦成真正農業合作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