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樂天,彭玥,羅爽爽
(湖南工業大學,株洲 412000)
城市化體現的是社會的進步,這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雖然在很大程度上為經濟增長創造了較好的條件,但是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例如大量建筑占用土地,人口流向城市形成密集區,隨處可見的高樓,使大自然植物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生態環境日益惡劣,空氣質量急劇下降。所以現代化城市發展中,國家以及人類開始呼吁保護環境,綠色出行。在城市建設中,屋頂綠化景觀設計逐漸成為一種時尚,主要是由于其符合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理念,將城市有限空間合理利用,構建自然生態體系,城市熱島效應大幅度減輕的同時,綠化率提升,空氣得到凈化,城市環境得到改善。
基于此,本文將研究的重點放在了城市建筑屋頂綠化景觀設計層面,旨在為綠色城市建設提供些許有價值的參考與借鑒。
在城市建筑屋頂綠化景觀設計規劃時,必須要有統一性的設計原則,屋頂綠化設計包含的環節較多,不管是內在聯系,還是外呈現均要站在統一化視角,由最開始的規劃,到后來的借景、點景、組景等,目標、主體明確的同時,以此為依據統籌設計[2]。比如植物造景時,通過將具有當地特色的植物運用到綠化中,模擬生態環境,突出景觀凈化作用,進而能夠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生態圈中。屋頂綠化景觀設計遵循統一性原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城市環境經濟效益的提升,避免重復且過度開發,從而使城市資源高效利用。
屋頂綠化景觀設計初心就是擴大綠化面積,促進生態環境保護,所以生態性應該是設計中的重點。屋頂景觀設計中將綠色植物優勢充分利用,打造花園式景觀,其中蘊含的生態價值要比經濟價值高出很多,不僅能夠實現城市環境的美化,空氣凈化,而且擴大了綠化面積,緩解了城市發展中帶來的生態破壞問題。所以屋頂綠化景觀設計基于生態性原則,充分利用屋頂資源,使城市隨處可見綠色盎然之景,為城市發展、生態環境保護二者協調共處創造更加優質的條件。
為了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當前城市建筑屋頂綠化景觀設計的具體情況,此次通過寧波市實地考察并采用問卷以及訪談的形式了解市民對屋頂綠化景觀設計的需求以及滿意度進行了調查,本次共發放及回收調查問卷107份,以下進行了詳細說明。
在對屋頂綠化景觀使用需求的調查中發現,90%的市民表示希望自己居住的小區能夠充分利用屋頂資源,增加綠化面積;7%的市民則表示屋頂承重能力有限,如果在屋頂綠化會影響到頂樓住戶陽光攝取;3%的市民認為屋頂綠化沒有必要,只需要將小區內綠化工作做到位即可。由整體數據可以看出,大多數市民對于屋頂綠化還是有需求的,他們希望能夠將有限的資源利用起來,擴大綠化面積。
在對屋頂綠化景觀滿意度的調查中,大約70%的市民表示如果在小區屋頂進行綠化,擔心綠植存活的時間較短,初期整體綠化效果可能非常不錯,但是后期無人維護會導致屋頂綠化大面積枯萎;60%的市民則表示,屋頂綠化景觀設計單一,只是簡單地種植了一些易活草木,類似于亭子、廊架等一些供人們休憩的設備并沒有很好地融入其中;80%的市民表示,屋頂綠化景觀的設計最為擔心的就是防水、排水與澆灌,而且這些工作并未做到位,屋頂綠化與地面綠化有著明顯的差異性,很多屋頂綠化景觀設計并未將排水、防水工作做到位,進而導致綠化功能不僅未達到標準,而且還對日常居住造成困擾。
通過與市民的交談,借助問卷調查的形式充分了解了當前屋頂綠化景觀設計的情況,由此可以看出,人們對于屋頂綠化景觀設計需求較高,并且希望能夠將屋頂這一資源利用起來,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卻存在諸多問題及隱患,反而導致市民對屋頂綠化景觀設計滿意度較低,并未將綠化價值充分發揮。
4.1.1 基質的合理選擇
屋頂綠化景觀設計環節,綠色植物的種植需要有利于生長的基質,除了要保證種植土能夠提供充足的養分以外,還要符合建筑屋面負荷、結構等要求,以穩定性好、重量輕、緩沖、滲水、吸水性能好的種植土為主[3]。根據屋頂綠化植物基質要求,設計人員還要在普通種植土中添加一些草灰、珍珠巖物質,保證屋頂植物種植要求得到滿足。屋頂綠化景觀設計時基質配置方案具體見下表所示。
合氣道是一種利用攻擊者動能、操控能量、偏向于技巧性控制的防御反擊性武術。這種“以退為進”的武術很好的被哈佛導師、應用到溝通難題的處理上,它的精妙之處在于更多的關注認知,不詢問、不責備,以非攻擊性語言化解沖突、解決問題,這里筆者以小月的親身經歷為反面教材,帶大家認識掌握這門技巧對于溝通難題處理上的重要性。

表1 屋頂綠化景觀植物基質配置方案
4.1.2 植物配置的優化
植物是屋頂綠化景觀設計中的重點,不僅發揮著美化環境的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凈化功能,可對生態系統、空氣進行有效調節,降低噪音,減少粉塵,有些植物殺菌效果非常不錯。所以在設計環節需要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建筑屋頂特點,精心挑選植物類型,合理搭配,將植物作用發揮最大值,設計中的重點主要包含以下兩方面:
一是鄉土樹種作為首選,這些植物存活率高,比較適合種植在條件相對惡劣的建筑屋頂上,后期養護負擔減輕的同時,成本減少。選擇鄉土樹種時以耐寒、耐旱為主。二是根據建筑屋頂特征合理選擇植物品種,屋頂區域本身較為特殊,不僅陽光普照的時間較長,而且光照面積較大,光線較強,所以在設計時應該以喜陽的植物為主;屋頂種植土厚度低,要比土壤深度低出很多,可以以根系較淺的植物種植為主;屋頂無遮擋物,風力較大,特別是在強降雨天氣,植物極易受到較大的沖擊,而此時就需要種植一些抗風、耐水性較好的植物,將基質全部覆蓋,做好相應的加固工作,可以種植一些紅綠草或者地柏等植物。
4.2.1 鋪裝設計
鋪裝設計是屋頂綠化景觀設計中的關鍵節點,對于屋頂屋頂環境優化具有促進作用,通過鋪裝的形式能夠將植物與建筑間的協調性體現出來,綠化景觀的欣賞價值更高。由于屋頂面積小,鋪裝結構設計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色彩的選擇及控制,盡可能保證在5種之內,以免色彩太多給人一種混亂之感,以屋頂植物配置為依據,對尺寸、形式進行合理設計。
4.2.2 構筑物設計
當屋頂面積較大時可在綠化景觀設計環節融入一些構筑物,例如亭子、廊架、石路等,亭子以木質材料為主,質量輕、施工方便的同時,能夠體現綠化景觀的功能,同時還可以用來休息,一般情況下亭子和木質地板合理搭配,使屋頂整個空間的呈現是連續且延展的;廊架在屋頂綠化景觀中是重點,可設置為高低錯落的造型,將植物景觀層次感突出,選用質量輕、穩固性能好的節能環保材料,保證安全性,也可在廊架周圍種植一些附著性較強植物;石路除了具有裝飾功能以外,還便于行走,更突出了屋頂綠化景觀設計的自然之美。
4.2.3 水體設計
水體設計在屋頂綠化景觀中發揮了較強的生態效益,更具觀賞性。但是由于屋頂環境較為特殊,所以在選擇水體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面積、深度問題,以安全為重點[4]。一般情況下,屋頂綠化景觀水體以靜態、動態兩種形式為主,靜態水設計時可以小型小池為主,水池中間種植植物或者搭配小型假山;動態水設計時可將噴水、跌水水景作為重點,需要注意的要點是水景面積必須要和屋頂面積保持良好的協調性。
4.3.1 防水系統設計
屋頂綠化景觀設計首先要對防水設計充分考慮,根據建筑特征,采用合理的防水方法,主要以剛性、柔性防水為主,保證屋頂具備較強的抗滲、抗漏功能。剛性防水時,將剛性防水結構鋪設在屋面,此結構高強度優勢突出,主要材料有混凝土、鋼筋網片,以免出現植物根系將屋頂穿透;柔性防水時,可采用不同類型柔性防水材料,既要保證密封性,同時還要具備較強的抗滲性,常用材料有聚氯乙烯、SBS改性瀝青等等,設計師可結合當地氣候從中選擇最適合的防水材料[5]。
4.3.2 排水系統設計
屋頂綠化景觀設計時既要考慮到屋面排水,同時還要解決植物澆灌時排水問題。這就需要設計人員設計好排水系統,以免屋面過多積水,對植物正常生長帶來影響的同時,出現嚴重的滲漏情況。例如平面屋頂綠化時,可考慮設計2%找坡層,排水溝中添加滲水性較好的鵝卵石、珍珠巖等,對屋面防水內存留的泥沙進行過濾,以免出現排水管堵塞問題。另外,排水盤鋪設的時候要合理安排好檢查口,以便后期查看排水情況。
4.3.3 澆灌系統設計
建筑屋頂日照時間長,水分蒸發快,為了能夠確保綠色植物更好的生長,就要設置澆灌系統。根據建筑屋頂負載、防滲具體要求,可以選擇噴灌、滴灌形式,種植層的上面鋪設相應的澆灌管道,借助噴頭、調節開關對澆灌區、水量大小進行合理控制,一方面能夠使植物獲取到充足水分,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預防滲水現象的發生。
建筑物展示的是一個城市經濟實力,而融入綠色環保元素的建筑物則在經濟實力基礎之上,更能夠體現城市文化內涵。所以越來越多的城市在建設過程中開始結合本地發展需求,站在全局以及可持續發展視角下重視特色的突出。特別是最近幾年,國家加大了對綠色建筑建設的支持力度,并且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城市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有效融合,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并舉。屋頂綠化景觀設計便充分體現了這一點,但是要想獲取更好的設計效果,設計人員依然需要在此方面加大研究的力度,做到精心選擇綠化植物的基礎之上,創新景觀設計以及工藝手段,采用新型材料,例如玻璃輕石、綠地貼等,打造極具地方特色的城市屋頂花園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