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場現代戰爭,都有其寶貴的軍事經驗和啟示。今天,在歐洲東部的地面戰場上,陸軍之間首次大規模超視距作戰,顯示出科技左右戰爭天平的強大實力。
高效的戰場感知能力,強化了制導炮彈對于裝甲集群的防御威力。察打一體無人機等便宜好用的武器,更是沖擊著傳統的作戰方式。盡管目前的主流無人機技術仍未徹底脫離遙控范疇,但加裝“大腦”的智能化無人機,作為“忠誠僚機”,可按自主規劃執行命令,乃至成為不同類型載人五代機之間的數據交互中繼站。
而業已在軌3000多顆通信衛星的“星鏈”,在如今的歐東戰場上,證明了自身作為現代戰爭“保底”通信手段的價值。更具想象力的是,其新版本的重量級衛星,被賦予了搭載各類太空武器的可能性。
網絡空間早已殺機四伏,促使著德國、新加坡直接組建軍種級網軍,而不是像美國、以色列那樣滿足于成立跨軍種的網絡司令部。更多的國家成立愈發專業的網絡部隊,顯示今后網絡戰的殘酷性:高速的作戰行動以分秒計算,毫厘之差便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戰役失敗。
未來,智能化武器或會引發現代戰爭的徹底變革。而在大國相爭的今日,無論是現實還是虛擬的戰場,在軍用或民用高技術領域,都有看不見的敵人蠢蠢欲動,不可不防。
策劃 | 本刊編輯部? ?統籌 阿 吳陽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