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
2022年10月12日,南非豪滕省,挖礦工人在南深金礦操控機器作業。
南深金礦的煉金廠,工人手持一塊28公斤的金磚。
煉金工人轉移裝有液態金的模具。
工作前,挖礦工人在佩戴設備。
1870 年代早期,在南非一個農場附近,當地居民發現了一塊會發光的石頭,后者被鑒定為鉆石。消息傳出后,人們紛紛到南非淘寶。世界上黃金蘊含量最豐富的礦脈,也因此被發掘,掀起了一股淘金熱潮。
在淘金者的一刨一鏟中,數十個礦井接連建立。其中“皇冠金礦”的產量驚人,在1897 年至1977 年間,就產出了約128 噸黃金。一車接一車的金子,從非洲大陸運往了歐洲。
數據顯示,1970 年,全球75% 的黃金來自南非,南非也順理成章坐上了黃金生產大國的寶座。在此期間,鐵路公路等基建行業大肆興起,南非迅速成為非洲大陸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
雖然黃金產自南非,但真正擁有這些資源的,卻是英國人。當時,作為南非的前宗主國,英國牢牢控制著南非的采礦業、工業和金融業。黃金、鉆石等礦產資源所帶來的收益,大多進入了歐洲人的口袋,而此時南非的黑人仍處于極端貧困狀態。
這種狀態在曼德拉政府建立后才被打破。1994 年,南非組建了多民族政府,趕走了英國人,這些資源才真正歸屬當地人,但此時的黃金儲量已快速走向枯竭。
根據南非政府的統計數據,自1980 年以來,南非全國黃金產量下降了約85%。如今,南非的黃金產量僅占全球開采總量的6%。
目睹無數礦井關張倒閉后,南非的金礦從業者,都將希望寄托在約翰內斯堡一個名為南深(South Deep)的金礦上。有媒體指出,這座金礦壽命高達70 年,能夠減緩南非黃金產量下降的速度,它的成功對南非金礦行業的未來至關重要。
但問題是,這座金礦的所有者Gold Fields 公司已為此投入23 億美元,卻還未獲得任何利潤。不過,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Nick Holland 對南深的潛力充滿信心,因為南深金礦很有可能是世界上僅存的兩個巨型礦體之一。
采礦機作業現場。
一名挖掘機技術人員坐在控制室工作臺,遠程操縱挖掘機。
等待運輸礦石的車輛。
礦工和管理人員乘坐車輛前往南深金礦的作業區域。
金礦入口處,準備作業的礦工。